支付行业加速整合:年内8家支付机构被注销,行业机遇与挑战交织

代曼追踪 2024-11-28 06:01:43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更新的支付牌照注销名单显示,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银联商务”)的支付牌照已被注销。

被注销的北京银联商务成立于2002年7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最大股东为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达到75.5%,第二大股东北京京融信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75%,北京世冠方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建投科信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5%。

自2011年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以来,北京银联商务一直持有银行卡收单(北京市)、预付卡受理(北京市)、互联网支付(全国)等牌照,其支付牌照的有效期至2021年5月2日。北京银联商务的股权与资产经历了多次转让,最终在2022年11月以6605.9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行业持续出清背后,是行业竞争加剧,支付机构也面临着更高的合规要求。

多家支付机构牌照注销

不仅是北京银联商务,从整个行业来看,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经历加速整合和出清的过程。

年内被注销支付牌照的机构已增至8家,3月15日,上海纽斯达科技主动申请注销支付牌照;4月4日,上市公司海联金汇拟将旗下支付公司联动优势转让给抖音;5月17日,银视通信息科技牌照被央行注销;5月20日,因经营问题,上海申鑫电子停止支付交易业务;7月15日,湖北首家持牌支付机构武汉市金源信正式注销支付牌照;9月12日,曾经的知名收单机构卡友支付决定暂停存量银行卡收单业务。

十年前各方资本涌入第三方支付行业时对其了解不足期望过高导致供给过剩竞争激烈。自2011年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截至发稿,已累计注销94张支付牌照,已获许可的支付机构现有177家。

近期,持牌支付机构广东银结通电子支付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结通支付”)发布公告称,出于业务调整考量,将正式终止收单支付业务,这一决定已向监管部门提出业务终止申请并获批准。

银结通支付宣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公司将不再受理新的收单支付业务。对于现有交易,银结通承诺将在15个工作日内妥善完成所有清算工作,确保客户利益不受损害。

一波支付行业“退场潮”再次掀起。

数据显示,2018年~2023年期间,支付牌照注销数量分别为9张、1张、4张、9张、23张、15张。其中,预付卡类业务机构占比逾八成。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从行业角度来看,支付牌照注销多发生在预付卡发行和受理机构身上。主要原因在于移动支付兴起带动整体商业逻辑的变化,同时备付金相关管理规定、税收政策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原有模式的预付卡持牌机构的业绩,同时叠加持牌机构的合规压力,预付卡机构在综合考虑后选择退出。

大额罚单频现,严监管继续

近日频现支付机构被罚,其中包括数百万元的巨额罚单。机构被罚主要包括反洗钱不力,以及违反账户管理、清算管理、信息披露规定等,另有机构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被开出罚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年内支付行业被罚没金额已超2.3亿元。例如,通策支付,从违规行为来看,该公司主要因违反预付卡管理规定,被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罚款6万元。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因违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未及时发现处置可能存在的特约商户支付接口转接情况,未严格落实开户实名制审核要求,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超地域经营预付卡业务,违规进行非同名划转操作,被警告并罚没共计2787.35万元等。

从整体罚单内容来看,处罚集中在支付结算管理和账户管理领域,体现出监管重点关注第三方支付机构运营合规部分,强调提高支付安全性,着重加强资金流向监管。

与此同时,支付领域延续了严监管态势,合规治理与交易安全不容忽视。

今年5月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正式施行。4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实施细则》的披露意味着金融监管部门旨在提供清晰、具体的监管规则指导业界,以推动新旧支付业务分类方式平稳过渡。

从细则来看,支付机构准入门槛提高。对于支付公司而言,如何在遵守监管要求的同时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用户体验,将是决定其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支付机构的‘离场’是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深度洗牌期的重要表现,且预付卡类支付机构优胜劣汰提速。对于中小支付机构而言,在支付减费让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需要摆脱对传统手续费收入的依赖,通过打造多元化业务乃至生态圈拓展支付手续费以外的收入,增强市场竞争力。”

如何破局?多元化经营在路上

在业内看来,第三方支付机构面临着两个主要难题:一是聚合支付在线下场景的激烈竞争,二是在全球范围内较低的费率水平。整体来看,依靠商户收取服务费或者通道费实现盈利,目前还是支付机构主要的利润来源。如何找到更稳健可持续的盈利之路迫在眉睫。

“第三方支付企业破局之路在于支付主业的精益运营与多元服务赛道拓宽。”艾瑞咨询认为,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当下,针对B端企业的产业链支付、产业链数字化业务尚有进一步渗透的空间,将驱动第三方企业支付规模进一步增长。

支付行业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代理商倾向于选择头部平台合作,以求得更加稳定的发展路径。

然而,这种趋势虽然短期内为部分企业带来了优势,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小规模支付平台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渐退出市场,最终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前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已达白热化阶段。一位行业从业人员分析表示,传统金融巨头如银行,凭借其深厚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长期积累的品牌信誉,在支付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不断加大在支付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方面的投入,以巩固和拓展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大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强大的生态系统整合能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线和广泛的线下场景布局,形成了较高的市场壁垒,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交易流量。在两大巨头的夹击下,众多中小支付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获客成本持续攀升,利润空间日益收窄。

随着市场出清,优质头部企业的集聚效应将愈发显著。支付行业也将如传统行业一样最终形成“强者恒强”的格局。经过此次洗牌许多从业机构将更深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价值的体现点,三方支付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姜林燕/文)

0 阅读:6

代曼追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