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权结构与母公司关系
控股方:屈臣氏为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981年被收购后成为其零售板块核心资产。
IPO计划:2024年屈臣氏宣布计划启动IPO,目标提升全球市场估值并优化资本结构。
二、盈利表现与财务数据
全球业绩
2023年全球营业额达230亿美元(约1800亿港元),覆盖28个国家超16,500家门店。
中国区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降6%至164.53亿港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骤降55%,连续6年利润下滑。
盈利模式
加盟商分成:加盟商承担租金与运营成本,获得46%的营业额分成,总部保留54%。
自有品牌高毛利:自有产品(如卓沿、睿致肌)毛利率超60%,但依赖代工模式导致质量争议频发。
三、核心商业模式
轻资产扩张
加盟商需预投200万元(100万装修+100万货品押金),总部提供选址、供应链及运营支持,5年保障最低100万元利润。
全球超5500家加盟店实现零自有资金投入,整合9000+供应商现货直供降低库存压力。
产品战略
覆盖美妆、个护、健康食品等全品类,自有品牌占比约30%,通过差异化定价(50-200元区间)吸引年轻消费者。
四、市场表现与挑战
中国区困境
线下门店受电商冲击严重,2024年销售额同比下滑18%,质量问题(如郭晓婷曝光的一次性内裤霉斑事件)加剧品牌信任危机。
多次因虚假宣传、擅自配制化妆品遭监管部门处罚,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千例。
转型举措
推行“O+O”(线下+线上)模式,2023年会员数突破6500万,通过AR试妆、智能导购提升体验。
计划2025年底前升级3000家门店,增设健康检测、定制护肤等新场景。
五、全球布局与未来规划
区域分布:亚洲市场贡献超70%营收,欧洲、中东增速显著。
IPO目标:上市融资用于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与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扩张,预计估值超500亿美元。
以上信息综合反映了屈臣氏在盈利、股权、商业模式及市场挑战等方面的核心动态。
屈臣氏李嘉诚一早就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