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6月1日,2024高校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论坛在上海同济大学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创造学会主办,同济大学、上海市计算机行业协会协办,上海市创造学会学校建设创新专业委员会、BEED Asia必达亚洲、智慧树网承办,会议以“面向未来的新大学”为主题,旨在探讨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校高质量建设。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包括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杜平皆、上海市创造学会监事长朱建新、上海高校后勤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耿政松,还有来自本科高职50多位校长以及150多位相关领域老师。
上海市创造学会理事长、原同济大学副校长李国强,上海市创造学会学校建设创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孟彧发表开幕致辞,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会议期间,上海市创造学会副会长杜平皆为新一批学校建设创新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颁发了聘书。
2024高校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论坛由4场论坛组成,分别为“未来大学校长论坛”、“未来灵活大学校园论坛”、“数智化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论坛”和“产教融合路径实践论坛”。论坛上,众多教育行业大咖纷纷亮相,为与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未来大学校长论坛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规划与建设
张东晓,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常务副校长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一所国家重点支持、省市共同建设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注重基础研究、强化工程技术、突出前沿交叉,形成以理学、工学、信息、商科为主,兼备特色人文社科的学科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宽厚基础、创新能力、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本次论坛上,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常务副校长张东晓为与会嘉宾介绍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建设情况。
从1.0到3.0——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西浦案例
谢波,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在本次论坛上,西交利物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谢波为与会嘉宾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
面向未来的“X大学”——深圳理工办学探索
赵伟,深圳理工大学(筹)/澳门大学,筹备办副主任/第八任校长
深圳理工大学(筹)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双方依托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有基础共建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办学策略:世界在交叉中迭代,人类在交叉中进步,创新在交叉中萌芽。会上,赵伟,深圳理工大学(筹)筹备办副主任、澳门大学第八任校长为与会嘉宾分享了深圳理工大学(筹)建设情况。
双碳战略下我国高校校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谭洪卫,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同济大学,秘书长/教授
高校如何服务“双碳”目标?高校校园可持续发展如何?本次论坛上,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教授谭洪卫为与会嘉宾分享了双碳战略下我国高校校园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情况。
面向未来的院校建设:以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刘淑芸,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
面向未来的院校是什么样的?又该如何建设?作为上海首个本科职业大学,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在进行哪些创新探索?会上,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刘淑芸分享了学校相关建设情况。
未来灵活大学校园
论坛主持:朱建新,上海市创造学会监事长
未来灵活大学校园
服务面向未来的教育实践——校园空间里的诗与远方
谢承红,泰山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
作为国内全员书院制大学的领跑者,泰山科技学院以“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改革创新底气,依托完满教育平台构造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全景式育人场域。会上,泰山科技学院常务副校长谢承红分享了泰山科技学院的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
新校区规划策略的几点思考
姚仁忠,上海交通大学,校建办主任
崇明校区是上海交通大学为进一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需要。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校建办主任姚仁忠分享了对于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新校区规划策略的几点思考。
音乐院校校园的声学修养
石慧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校园建设总负责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是深圳重点建设的“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也是深圳市“十四五”期间将大力推进的重要文化工程。音乐院校校园的声学如何设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校园建设总负责人石慧斌在会上分享了相关设计探索实践。
活力•数智•永续——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研究报告
江立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
面向未来的大学校园呈现出哪些特点?又改如何设计建设?会上,规划设计了诸多高校案例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江立敏为与会嘉宾分享了他个人及其团队在高校设计建设方面的探索实践。
西湖大学科研实验室建设实践与思考
李阳春,西湖大学,基本建设部主任
西湖大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学者和专家,那么西湖大学科研实验室如何建设?会上,西湖大学基本建设部主任李阳春为与会嘉宾分享他的实践与思考。
圆桌对话:变化世界中的大学校园新角色&定位
分享嘉宾(从左到右):
谭洪卫,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大学工作委员会/同济大学,秘书长/教授
李阳春,西湖大学,基本建设部主任
江立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集团,总建筑师
未来灵活大学校园
论坛主持:李阳春,西湖大学基本建设部主任
数智化赋能高校教育教学
聚焦个性化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数智化培养实践
姚建林,苏州大学,副校长
高校要破除传统教育评价强调统一性和标准化的做法,改变“唯分数论”,摒弃“求同思维”,探索适合不同类型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本次论坛上,关于聚焦个性化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数智化培养实践,苏州大学副校长姚建林分享了他的见解与看法。
数智化赋能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杨旭东,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
高校如何以数字化驱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升级?东华大学推动基于大数据的顶层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数字化评价平台,为学业和生涯发展提供个性化督导。会上,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旭东分享了数智化赋能东华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AI+应用”赋能课程、专业、学校的智慧教育新模态
钱海,智慧树,知识图谱事业部总经理
智慧教育助力高等教育,AI赋能新型态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会上,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知识图谱的建设模式探索、知识图谱在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景、AI技术在校内教学场景的应用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智慧树知识图谱事业部总经理钱海分享了“AI+应用”如何赋能课程、专业、学校的智慧教育新模态。
数智化背景下高校“教学评改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曹杰,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
精准化的评价有助于更精细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改进,推动其个性化发展。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全面化。数智融合驱动的评价模式注重教与学的双向关注。会上,徐州工程学院副校长曹杰分享了数智化背景下高校“教学评改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基于数智课堂的文化遗产课程建设
黄松,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职业院校可担负起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借助数智手段对非遗教育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升级。基于数智课堂的文化遗产课程如何建设?会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黄松教授分享了他的见解与看法。
AI助力智慧教学的趋势和应用实践
肖君,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办主任
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的迭代升级和加速应用,促使教育行业发生深刻变革。AI如何助力智慧教学?会上,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办主任肖君为与会嘉宾分享了AI助力智慧教学的趋势和应用实践。
数智化赋能高校教育教学
论坛主持:陆伟,同济大学本科生学院副院长
产教融合路径实践
打造四个共同体,助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鄢烈洲,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湖北省第一所职业本科即将诞生,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到底是怎样一所学校?产教融合工作如何开展?会上,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长鄢烈洲分享了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产教科协同融合 推进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蔡福海,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瞻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相关专业,以战略性、引领性举措实现学校师资、课程、科研及人才供给全方位转型升级。会上,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蔡福海分享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国企办学高职产教融合如何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
王佑镁,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长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温州市人民政府、归口国有企业——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国企办学高职产教融合如何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会上,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佑镁分享了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中外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探索——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
胡晓晖,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9年,是由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混合所有制办学。会上,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校长胡晓晖分享了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中外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探索。
“拥抱”,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探索和思考
孙云立,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PICH现代服务学院,院长
PICH现代服务学院是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彼途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创办,委托管理”模型,建立的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在会上,PICH现代服务学院院长孙云立分享了一个“非职业”职业教育人的十年产教融合探索。
产教融合路径实践
主持人:柳学斌,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主任
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区参访
6月1日下午,论坛会后,组委会组织安排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区的参访活动,希望能通过参访交流,帮助行业同仁更好地了解当下学校建设现状,从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于201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市及浦东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合作创办的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研究型大学,也是纽约大学全球体系中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三大校园之一。
上海纽约大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依托纽约大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致力于奉献卓越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当中具有变革意义的“试验田”,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世界公民。
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园于2023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园总建筑面积约11.4万平方米,地面以上共九层,采用四栋建筑合围的布局形式,将现代建筑与古典庭院的风格结合。启用后,前滩校园不仅成为上纽大的学术中心,也将成为前滩新的文化地标。
中央庭院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色,既借鉴了美国大学校园里常见的中心 广场设计,又呼应了传统中式园林的风格外观,日光全年可射入庭院内。
伴随着彼此间的欢声笑语,为期两天的2024高校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论坛就此落下了帷幕。最后,再次感谢来自国内各地的嘉宾、行业同仁的到来,期待未来,能为各位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更好的参会体验,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