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河南小伙“河南槟榔王”在短视频平台上掀起热议。
画面里小伙脸颊两侧的咬肌都直愣愣地凸了出来,硬是把整张脸衬得像个四四方方正方形,看起来有点不正常。
路过的网友都还以为是什么平台新出的丑脸特效。
毕竟这年头,见过把自己从方圆脸整容成瓜子脸的,但还没见到过这种反向“变脸”。
可等画面里的故事看完后,才明白原来这么怪异的方块脸是嚼槟榔惹出的祸。
这位仅仅18岁的河南小伙,竟有着8年的槟榔咀嚼史,接近40多万的槟榔消费金额。
曾经他也是面容清秀,如今却被贴上“电视机”的外号,咀嚼槟榔已经成瘾,就是最惨痛的代价。
河南小伙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能不吃就尽量别吃,他直言,自己就是个被槟榔害惨了的典型案例。
明明价格也不便宜,还对人体有各种危害,为什么槟榔还是那么受欢迎呢?
1、河南小伙8年吃掉40万元槟榔
这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在10岁那年,因为看到家中父亲经常嘴里嚼点东西,他也好奇心上了头,偷偷去买槟榔吃。
没想到,从此便陷入了槟榔的 “温柔陷阱”,这一吃就是八年。
一开始,他只是偶尔嚼上一颗,享受那种嘴巴里独特的刺激感。
但渐渐地,他对槟榔的依赖与日俱增,直到后来,每天不嚼上几包他就浑身难受不自在。
8年的时间转瞬即逝,长年累月地吃槟榔,他在这上面的花费如同流水一般。
他称累积消费达到了40多万,简直就是掏空了他的积蓄。
大家说说8年要是存下40万,那生活不得美滋滋的啊,车房都能买一买了。
平均算下来,每个月都要花费四五千块钱在购买槟榔上,他因此也没攒下什么钱。
长期的槟榔咀嚼使得他的脸部肌肉异常发达,尤其是咬肌,变得格外宽厚。
他的初中同学看到他时,都惊讶得合不拢嘴,还给他取了个十分形象搞笑的外号 ——“电视机”。
时至今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嘴巴几乎没有停歇过,还是在嚼着点东西。那熟练的动作仿佛已经成为了他身体的本能反应。
“河南槟榔王”说现在为了拯救颜值,已经不嚼槟榔了。
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嚼东西,现在嚼的不是槟榔,而是葛根。
相比起槟榔,葛根不具有严重的致癌性,但它作为一种中药材一般也是不能拿来随便嚼的。
一辈子的咀嚼习惯因嚼槟榔改变了,而这种上瘾感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缠在这位小伙身上。
所幸的是,他嚼了八年槟榔暂时还没有危害到生命安全,发现嘴巴存在开合困难就及时戒除了。
18岁的小伙啊,颜值被槟榔毁了,40万也打了水漂,现在这样整天嘴巴里嚼东西也很影响观感。
或许是因为这小伙还年轻,口腔黏膜生长速度比较快,但像他这样幸运的实在是少数。
在嚼槟榔这件事上,已经有很多因此不幸割脸甚至丧命的事情出现。
2、割脸人?上嘴瘾?槟榔实乃“毒品”
槟榔的危害,绝不仅仅局限于对咀嚼者脸部外貌、饮食习惯的改变。
它更像是一个潜藏在黑暗中的恶魔,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健康。
单单是槟榔的致癌性,就足以毁掉咀嚼者的一生。
就拿36岁的彬彬小哥来说,他曾有十几年的槟榔咀嚼史,最终不幸被检查出来患上口腔癌。
为了保全性命,他不得不接受割脸手术,也就是将癌变的大半边脸给切除掉。
然后由医生用他手臂上的肉来修补脸上那残缺的部分。
手术后,他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触目惊心的缝补痕迹。
无论是照镜子还是外出见人,都会让他一遍一遍重复这种痛苦回忆,那是槟榔给他带来的沉重伤痛。
于是在他割脸之后,便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自己的痛苦经历。
想要用这样的前车之鉴告诫大家不要再贪嘴嚼槟榔了。
但他畸形的脸吓跑了很多网友,当然也收到了很多人的冷嘲热讽。
但他心里很清楚,多一个人听到就少一个家庭被毁掉。
他联合了更多被槟榔毒害的患者,来传播正能量。
用幽默地表达呼吁大家远离槟榔,让那些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及时止损。
可惜的是,在不久之后彬彬小哥在医院被查出肿瘤已经蔓延到了肺部。
仅仅二十多天,他就永远离开了人世。
直到最后,他还是在奉告更多仍在咀嚼槟榔的人都尽快戒掉。
彬彬小哥的故事让人唏嘘,曾经多么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因为嚼槟榔,毁掉了好相貌。
心理脆弱一点的可能这就想不开了,张彬已经算是很坚强的人,还坚持着挽回那些槟榔爱好者的美好未来。
还有另一位正值花季的女孩,25岁的小焦,同样是槟榔的受害者。
她因嚼了8年槟榔,患上舌癌并在持续恶化。
在治疗过程中,她的牙齿、牙床甚至舌头都被割掉,脖子上也布满了手术留下的刀疤。
如今的她,不仅失去了品尝美食的能力,连正常说话都变得异常困难,只能依靠流食维持生命。
三天两头就得往医院跑,曾经充满活力的生活早已离她远去。
就连歌星齐秦也是,因为长期嚼槟榔,牙龈萎缩。
苏州演唱会上,他身材走样,面容沧桑,而且很明显能看出他的嘴巴瘪下去了。
吃槟榔上瘾为啥那么多危害?
长期嚼槟榔,会对我们的口腔黏膜造成严重的损伤。
槟榔粗糙的纤维在咀嚼过程中不断摩擦口腔内壁,再加上其中的槟榔碱等化学物质的刺激。会使人的口腔黏膜逐渐纤维化。
许多患者的口腔因此失去弹性,嘴巴慢慢变小,形成所谓的“樱桃小嘴”。
逐渐出现嘴巴开合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着日常进食和说话。
为了能够恢复正常的口腔功能,他们不得不选择进行痛苦的手术,将嘴巴割开。
而且,槟榔碱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使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就如同毒品对人的控制一般,直到让人成功吃上嘴瘾,再也戒不掉。
研究表明,嚼槟榔人群中,颊、舌部位癌变的风险比普通人高约8.4-9.9倍。
因为嚼槟榔出现槟榔渣致使胃穿孔的案例也有不少。
比如在印度这个国家,槟榔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嗜好品。
但随之而来的是该国极高的口腔癌发病率,目前印度的口腔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
在印度的一些医院里,经常能看到因槟榔导致口腔癌而面容凄惨的患者,他们的遭遇令人痛心疾首,不忍直视。
3、槟榔有害为何不能停售?
实际上,槟榔的危害早已被科学研究确凿证实,它被列为1类致癌物。
早在2021年9月17日,国家就已经全面禁止了槟榔的广告宣传。
禁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试图切断槟榔对大众的诱惑途径。
也就是从这时起,槟榔品牌不能再赞助电视节目了。
但该举动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
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也未将“食用槟榔”纳入其中。
这使得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失去了明确的依据。
一方面是槟榔市场和产业链足够庞大,受众范围颇多。
另一方面,咀嚼者上了瘾后就像“吸烟”一样很难戒掉。
甚至在一些地区,槟榔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现象。
比如在湖南等地,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常常会互相递上槟榔,将其视为一种友好的表示,就如同其他地方递烟、敬酒一样自然。
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很多人对槟榔的危害选择忽视,依旧沉迷于咀嚼槟榔带来的短暂快感之中。
也有部分不良商家为了追逐利益,更是推出了各种所谓的“养生”槟榔。
商家打着健康的幌子,声称这些槟榔经过特殊处理,或添加了“枸杞”等养生成分。
宣传这些产品能够减少对身体的危害,甚至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但实际上都是些骗术,哄着消费者一次又一次上当,所以槟榔要想被“消灭”,还真是件复杂的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