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特殊的微电影来了,义乌北大女博士拍的

义乌商报 2024-05-29 15:25:02

“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宣传微电影上线,再也不用一个文化礼堂接着一个文化礼堂去给公众讲PPT了。拍了3天,从脚本到拍摄、制片,我还客串了一下演员……”

几天前,义乌市上溪镇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陈智雅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

陈智雅是义乌人,出生于1989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生,读博期间从事老年痴呆的病理机制研究。2019年,她在义乌上溪镇创办医养结合的养老院,迄今收住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上千人。今年5月中旬,她邀请杭州一个团队拍摄了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微电影《雪绒花》,希望社会各界能科学看待这个特殊的群体,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质量和尊严。

戏里——

曾经教孙女吹《雪绒花》的爷爷,

不认识孙女

陈智雅剪着一头干练的短发,会与各种老人打交道,编起故事来也不逊色。

《雪绒花》是经典的儿童歌谣,被陈智雅拿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科普微电影的名字。她编的故事,紧紧围绕《雪绒花》展开。故事里,孙女在6岁那年失去爸爸,爷爷教她用口琴吹《雪绒花》,鼓励她像高山上的雪绒花一样勇敢坚强。22年过去了,孙女长大成人,爷爷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他不认识儿媳和孙女,随手拿着口琴,脑海里残存的记忆是孙女6岁时的片段:接孙女放学,给她做爱吃的蛋炒饭。

然而,他出门时不与家人打招呼,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做米饭时不放水,吃饭时把醋当成酒,找不到口琴就发脾气怀疑家人,晚上失眠,大小便失禁,还一度摔倒受伤……

在疾病的影响下,他活得磕磕绊绊,家人陪得提心吊胆。好在,儿媳和孙女始终不离不弃,孙女带爷爷回忆过去,教爷爷吹《雪绒花》。

一首歌谣,贯穿起祖孙两代人的生活,也贯穿了整部微电影。这是陈智雅的一次尝试——用中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增进他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曾经,为了宣传阿尔茨海默病,她做好PPT,多次到文化礼堂讲解,台下的听众多是老人。在陈智雅看来,更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的是中青年,当家中的老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知道该如何应对。考虑到中青年喜欢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她决定拍一部5分钟的微电影,义乌市慈善总会资助3万元,她自己拿出2万元。制作团队先剪了部10分钟的版本,陈智雅想压缩到5分钟,甚至想剪成几个低于1分钟的版本,这样更利于网络传播。

戏外——

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送来时,

状态不佳

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做点事,不是陈智雅的一时冲动。

养老院在5年前创办以来,收住的基本是失能失智老人,平均年龄87岁。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失智老人中占了八成。不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被送到养老院时,身上有伤痕,或在家中摔倒,或在山野中跌落,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都不佳。

由于认知功能有限,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经常会有一些出格的行为,不知道厕所在哪里,甚至会在桌上大小便。护理员们照料这些群体,就像大人照料新生儿一样,从他们的表情变化来判断是否要方便。一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被害或被盗妄想症,一件东西找不到了,有时会直接指着护理员说:“你是小偷。”这给护理员和养老院的管理都增加了压力。

曾经,有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声称一条银项链不见了,养老院四处帮忙寻找,好在家属出面澄清,那条银项链在老人入住养老院前已遗失。“如果家属没有澄清,会很麻烦。”陈智雅说。

在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属打交道的过程中,陈智雅发现不少人存在误区,一是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以免他们走失或闯祸,二是纠正患者的言行。“其实,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以更平和的方式来照顾患者,不限制,不纠正,用良好的陪伴,陪他们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去年9月20日,人民网·人民健康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群痴呆患者约有1507万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达983万人,有超过六成的患者所在的社区未进行过早期认知筛查,12.8%的社区不了解认知筛查的情况。

陈智雅和团队的这部《雪绒花》,能飘落到多少地方,唤醒多少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了解?

0 阅读:15

义乌商报

简介:《义乌商报》由中共义乌市委主管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