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都城人口,西方学者:人口超过百万,每平方公里5万人

诸史 2025-01-06 22:13:08

如今,因为高楼大厦的缘故,城市可以容纳更多人口,接下来先看几组数据,统计的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

上海虹口区为2.9万人,纽约曼哈顿为2.7万人,香港市区为2.1万人,澳门市区为2.06万人,新加坡市区为1.6万人,东京都23区为1.55万人,首尔市区为1.5万人等等。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如今的城市人口密度根本不算什么奇迹,因为早在1900余年前的罗马帝国时代,古罗马已经实现了每平方公里超过5万人口的密度。

罗马都城人口密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备受赞誉,相信不少中国人都读过,其中关于罗马都城的描述,有一段这么写道:“当然,帝国最伟大的城市是罗马。它占地5000英亩,其人口据估计,公元二世纪时有100多万。”

其中,一英亩大约等于4047平方米,1平方千米等于100万平方米,因此5000英亩相当于20.235平方公里。因为“公元二世纪时有100多万”,换算下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则超过5万。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做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罗马皇帝还建设了大量配套设施,让罗马成为一座花园之城、娱乐之城、休闲之城。比如,700多个水池、500多个喷泉,无数面包房,宽阔的马路,无数个澡堂,可以容纳25万人的竞技场,还有若干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等。

因此,留给平民、贵族、皇帝、军人的居住与办公面积,肯定不到20平方公里。其中,除了庞大的皇宫之外,罗马城内有1780个贵族豪宅,每个宅院犹如一座城市,占地面积肯定不小。至此,留给上百万普通人的面积就更少了。

总之,以全球通史描述看,罗马城必然要有大量高层建筑,否则塞不下100多万人口。更为重要的是,罗马城生活100多万人口,那么城外要有大量人口供应物资。据此,罗马城与城外周边,理应生活着不低于200万的罗马人。

罗马人口密度背后

上述罗马古城的人口密度,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显然是不可信的数据,因为严重违背常识,同时期的中国长安也可以佐证其错误。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为何会出现如此夸张的人口密度,以及为何可以长期存在,甚至还被人深信不疑?

斯塔夫里阿诺斯对罗马城人口描述,与18世纪英国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有关,因为吉本书中说“按这一不很严密的估算来看,那罗马帝国的总人数便将升至一亿二千万。”即便再打折扣,罗马帝国的人口也要在上亿左右。基于这一全国人口数量,再加上西方史书对罗马城的描述等,由此自然会得出“罗马城人口超百万”的结论。

但问题有二:其一,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否可信?显然是不可信的,因为“罗马帝国衰亡史”厚厚几大本,基本没有引证任何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下写出的;其二,罗马人口密度如此之高,显然是不正常的,“全球通史”作者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说他认为古罗马已经发达到如此地步?

更大的问题不是写的如何荒唐,而在于读者的态度,但我们都知道,西方对古罗马的叙事,被很多人深信不疑,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直接将之视为“信史”。即便罗马都城人口密度违背规律,对此却依然深信不疑,背后的心态可想而知。

上个世纪20年代,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说”,以此质疑中国古史,但以罗马都城人口密度来看,西方历史恰恰需要“层累说”来质疑、来辨析真伪。甚至,有些都不需要“层累说”去质疑,只用常识就可以判断真伪。

当然,也没必要滑向另外一个极端,认为西方历史都是假的,其中部分或是真假参半,乃至九假一真,还以本文话题为例,20平方公里的面积,连殷墟、周原遗址面积都不如,可能实际仅数万人的小城,却被“水”成了超百万人口的花园之城。

总之,西方历史水分太多,不可尽信,读之当慎,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吧。

4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5-04-06 08:29

    以当年的农业水平,供养百万非农人口,需要多少耕地?多少农民?

    红茶不能撒 回复:
    更正,经进一步考据,2000万摩迪折公制应该是13-14万吨。结合前面各地区产量,拿阿特巴换算下比如法尤姆地区就是十多万吨。所以推断埃及一百多万吨的小麦产量是合理的。个人猜测可能是印刷错误也可能是引用错误(文中的一百万出处来自中世纪经济史)一会就下单买来看看。以这个标准看,埃及地区产粮无法支持整个亚平宁半岛,但即使取13万吨这个数据,结合后面1/3的谷物税,共计39万吨,够养活175万三哥。作为整个亚平宁的补充加供罗马城的老爷们免费发面包还是足够的。用埃及的耕地面积和平均产量计算,公元一世纪埃及的农作物产量应该是220万吨左右,到了二世纪,每阿路尔农作物产量增加了20%。达到260万吨左右。可以养活1200万三哥。
    不老肥猫 回复:
    可信吗?当年埃及自己有多少人?运那么多多粮食需要多少运力?多大的消耗?还不如直接运人去就食。唐皇就这么干过。
  • 2025-01-08 16:54

    小时候见识少,认为西方历史特nb,现在看来西方历史漏洞百出。严格来说西方的历史只能从近六百年来算。

    一手木头 回复:
    后汉书写罗马上百万人了,写他们全是十层楼?
    用户10xxx45 回复:
    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C831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所居城邑,周圜百余里。城中有五宫,相去各十里。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宫,听事五日而后遍。常使一人持囊随王车,人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室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刺金缕绣,织成金缕罽、杂色绫。作黄金涂、火浣市。又有细布,或言水羊毳,野蚕茧所作也。合会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
  • 2025-01-08 22:08

    历史作者胆子还是太小了,什么百万人口,直接一个亿!反正都是造假,多做点

    不老肥猫 回复:
    印度史诗中,和缅甸的大战,双方参战士兵过亿了。
  • 2025-01-07 20:16

    游牧不定居与农耕定居有天然隔阂!古罗马不可能有城!

    用户12xxx94 回复:
    小山寨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