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着家用和商用,理想L7配1.5T增程系统+449马力!值得拥有吗?

汽车星中星 2023-09-05 04:34:16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出现了新的汽车品牌,以新的技术和不错的产品力吸引了诸多消费者,比如纯电车型、增程式车型以及插混车型。

那么如果预算在40万左右,主要考虑续航能力、空间舒适性和配置的丰富性,都有哪些车型值得拥有呢?我们通过综合分析,带给大家的是理想L7,定位于中大型SUV,基于理想汽车增程电动2.0平台打造,一共推出Air、Pro与Max三个版本,指导价区间为31.98万-37.98万,全系标配1.5T增程式动力系统,我们一起从多角度体验,来看看这款车的表现怎么样?

市场表现

通过了解发现,这款车在懂车帝平台的周销量榜上排名第一,在新能源中大型SUV领域周销量2794辆,从月销量的趋势来看是处于上升的状态,综合表现还是不错的。

推荐车型:2023款 Max 版(指导价37.98万)

购车预算

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7.98万,因为各地方的优惠政策不一样,因此我们以厂商指导价37.98万为例进行计算,首先作为新能源汽车是免除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的,交强险950元,上牌200元(各地方有差异,要以实际为准),第三方责任险1270元,车辆损失险5400元,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和乘客一共75元,车身划痕险585元,最终算下来一共是8480元,全款落地为388280元。(需要注意的是各地方的裸车价有差异,还有保险也是有相应不同的折扣,不过保险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因此最终的落地价也是有区别的,我们要以实际为准)。

先来看动力组合

搭载的是1.5T增程式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3千瓦,并且配备的是永磁同步双电机,电动机总功率为330千瓦,电动机总扭矩为620牛·米,三元锂电池容量为42.8千瓦时,快充0.5小时,慢充6.5小时,纯电续航里程为175公里,传动方面匹配的是电动车单速变速箱,底盘方面搭配的是前双叉臂式独立悬架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还有双电机四驱系统。

试驾感受

我和同事一起进行试驾,路线包括城市道路、郊区道路和乡镇道路,一共行驶了101公里左右,首先在市区我们选择的是纯电优先模式,起步明显比较快,对动力的松紧把握挺均衡的,行驶途中没有感觉到迟疑,对于经常跑市区的朋友来讲,可以节省用车成本,在郊区我们使用的是油电混合模式,电动机和发动机相结合的情况下,动力输出依然激进,在超车的时候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虽然是中大型SUV,但是我们在中途82km/h的情况下急踩刹车,车身姿态控制平稳,没有左右大幅度晃动的情况,在乡镇道路上,我们在石子路面上的速度为55km/h,底盘悬架的配合有种动静相融合的感觉,可以将大部分细碎的震感过滤掉,坐在车内静谧性不错,路过减速带时底盘配合软硬兼施,没有那种上下摇晃的情况。

纯电续航和油耗测试

通过懂车帝官方实测,纯电续航里程为160.9公里,亏电下百公里平均油耗为7.17L,首先电量充满,模式选择纯电,仅记录纯电模式下的续航里程即可,测试环境温度为2-4度,按照懂车帝综合路线进行测试,全程平均车速为50km/h,最终纯电续航里程为160.9公里,百公里平均耗电量为26.6千瓦时,亏电油耗测试中,首先要将电量耗至发动机需要一直启动,能源模式选择燃油优先,动力模式选择舒适,测试路线包括城市和高速路况,通过200.4公里的实际测试,亏电下百公里平均油耗为7.17L。

油耗费用计算

每个人的用车场景不一样,里程也是有所不同,比如有的朋友主要工作使用,有的经常跑长途,还有的是城市和高速相结合,如果我们每天按照35公里来计算,一个月按照30天来统计,那么一年的行驶里程为12600公里,其中我们纯电行驶和燃油行驶里程各算一半,分别是6300公里,通过车友圈了解百公里平均耗电量为26.6千瓦时,一般我们常见的充电桩一度电为1.5元左右,民用一度电为0.5元左右,我们取中间数字0.8元来计算,百公里需要花费21.28元,那么需要花费1340元,亏电下百公里综合油耗为7.17L,以甘肃目前油价95#汽油每升8.67元来计算,需要花费3916元,那么最终一年的能耗费用为5256元。

因为每个人的行驶里程不一样,因此一年的花费也是有所不同,我们要以实力为准,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中大型SUV花费并不高,相比同级别燃油车型可以节约使用成本。

加速测试

通过懂车帝官方实测,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79秒,在环境温度为10度的情况下开启弹射起步模式,并且在后段加速的过程中动力输出积极,坐在车内感受明显,相比同级别车型表现还是不错的。

配置部分

安全/驾驶辅助配置:前方碰撞预警、主动刹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疲劳驾驶提示、后方碰撞测试、DOW开门预警、全车八安全气囊、全速自适应巡航、前后部倒车雷达、自动泊车入位、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电子手刹、动力模式选择等配置。

在体验的时候,这款车的配置实用性不错,我们在郊区道路上,利用一片空地进行主动刹车系统测试,首先放置好障碍物,然后我们将车速控制在30km/h-60km/h之间,每次制动的距离大概在1米过一点,通过3次的不同速度测试,发现制动距离挺稳定的,还有透明底盘功能,我们在石子路面上打开以后,在屏幕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地面情况,对于驾驶员而言,可以避免发生剐蹭。

外观设计

在外观方面,整体显得沉稳大气,笔者觉得可以家用也可以商用,首先虽然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但是下部的进气口是贯穿式的,内部使用黑色镀铬饰条进行填充,辨识度不错,两侧大灯组像一双眼睛显得炯炯有神,还有贯穿式的头灯组,夜间点亮颇有几分动感。

从车身侧面来看,显得修长,散发着商务气息,看起来挺大气的,采用细腻的腰线进行点缀,用手摸上去质感不错,并且在车窗边缘加入了银色镀铬亮条进行包裹,还有隐藏式的电动门把手和后排隐私玻璃,下部则采用风车样式的轮毂,不会显得过于沉稳,也有年轻的一面。

尾部造型饱满厚实,采用当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组设计,内部光源类似于一条细线,夜间模式辨识度不错,品牌标识立于中间,下部则采用黑色包围进行包裹。

内饰设计

用料布局

整体呈现出环抱式座舱布局,主要以浅色为主,显得清风脱俗,并且加入了大量的软性材质进行填充,比如座椅尺寸比较宽,坐在上面对臀部和腿部的支撑力挺不错的,值得一提的是摸上去给人一种明显的下陷和包裹性,综合来讲可以增加乘坐舒适性,真皮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握感挺舒服的。

车机系统

搭配了4.8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5.7英寸的中控屏幕和15.7英寸的副驾驶屏幕,内置双高通骁龙8155智能芯片,首先4.82英寸的仪表盘虽然小,但是显示挺丰富的,比如动力模式、综合油耗、挡位、续航里程、耗电量等,全液晶的材质清晰度不错。

还有中控屏幕融合了手势控制功能、导航系统、车联网、OTA升级、语音识别控制系统、道路救援服务、多指飞屏操控、K歌功能,笔者觉得觉得其中的手势控制功能不错,打开以后通过手指向左做出滑动姿态,屏幕上的页面会自动变化,如果做出点击手势,则为确定打开状态,在行驶途中挺方便的,还有内置21个扬声器,我喜欢轻音乐,打开以后坐在后排给人一种天籁的感觉,音质挺清晰的,值得一提的是副驾驶屏幕集合了娱乐功能,比如看电影、打游戏等,增加了乘坐体验感。

空间部分

座椅调节和乘坐空间

整车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050mm、1995mm、1750mm,轴距为3005mm,定位于中大型SUV,座椅采用真皮材质,布局为2+3,主副驾驶座椅和第二排座椅支持电动调节,主副驾驶整体支持前后移动、高低调节和靠背角度调节,主副驾驶座椅还拥有头枕和腰部调节功能,第二排座椅也拥有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我的身高为1米80不过体重有点胖,坐在后排腿部剩余空间还有两拳四指半左右,头部剩余空间还有一拳左右,作为中大型SUV,纵向和横向空间都挺宽敞的,综合表现不错。

后备箱容积

后备箱容积为801L,可以平着叠放2个28英寸的行李箱和2个20英寸的行李箱,也可以竖着放置5个20英寸的行李箱,剩余的空间还可以放置鱼具、水果箱等物品,笔者觉得可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最后总结

通过综合体验分析,笔者觉得表现还不错,首先从外观来看,整体有沉稳也有年轻的一面,符合大众审美,内饰布局大气,也可以说是一个智能化座舱,比如其中的娱乐功能挺丰富的,体验感明显,还有空间挺宽敞的舒适性不错,搭载的1.5T增程式系统,可以降低使用成本,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大家觉得呢?

0 阅读:0

汽车星中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