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一名自称为深圳极氪009着火事件车主姐姐的微博账号发布消息,该账号表示,深圳极氪009着火,人命关天,车牌号为苏ADR4448极氪009光辉电车,3月18日在深圳龙华高架因智驾发生车祸,电瓶立刻爆燃,导致车内三个人烧伤,和3月29日小米SU7事故一样,唯一的区别是车内三个人逃了出来,如果晚几秒我弟弟就烧没了。根据国家电池安全GB38031-2020规定,在事故发生5分钟内电瓶不得爆炸或爆燃。电瓶几秒钟内爆燃,明显违反了国家规定,要担责。现在极氪厂家要等官方鉴定出来,再承担责任,但我弟弟治疗费用需4,5百万,每天都要几万元医疗费,等不到那个时候了。请广大网友伸出援手,帮我们转发,帮帮我们。
紧接着该账号第二日再次发布消息表示,3月18日极氪009光辉电瓶瞬间爆燃事件中我弟和弟媳妇是后排乘客,刚新婚九天,弟媳妇怀孕4个多月,新生活刚开始,就遭遇如此劫难,刚出事极氪车企就第一时间说会负责,谁知背地公关,在4月3日突然拒绝垫付治疗费用,致使我们视频图片都发不出去,维权无门,恳请广大网友伸出援手,帮帮我们。
两天发两次消息,每天一次,可以看得出这些姐姐的无助以及对于厂家的谴责态度。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3月18日那场事故现场。
3月18日下午,多名网友发布视频称,深圳一辆极氪009撞护栏起火,现场黑烟滚滚,烧到仅剩车架,引发关注。
当日晚间,极氪汽车发布该起事故的情况说明称,根据现场信息反馈,事故发生后,车上乘客不幸受伤,已及时送往医院,正在接受检查和进一步治疗,其将全力协助用户妥善处理后续事宜。现场火情已被消防人员扑灭,车辆已拖离事故现场。结合后台数据及现场信息,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在高速行驶,与高架道路中间的金属护栏连续碰撞后出现火情。此次交通事故以相关部门的调查认定结果为准。
相关信息显示,极氪009光辉版的官方指导价为78.9万元。该车型是极氪汽车打造的高端MPV车型。动力上,搭载前后双电机四驱系统,前电机最大功率270kW,后电机最大功率310kW,总功率788马力,最高车速可达230km/h。0-100km加速时间仅需3.9秒,是全球加速最快的MPV之一。此外,车辆还支持3.3kW的对外放电功能。
对于事故车辆姐姐在网上的求助,有网友怀疑,80万元的车辆都买的起,医药费就付不起。
其实有这些疑问,很正常,接着我们看看一位自称车主岳父发微博消息,就知道里面的原因了。
4月7日一位自称是深圳极氪009着火事件车主岳父的账号发布消息,他在微博中表述,4月2日,交誉部门再次召集3.18事故相关方在深圳龙华交警中队事故处理中心召开协调会,极氪方除文女士、段(音)先生参加外,增加祁(音)先生;涉事车驾驶员坐着轮椅参加。当受伤者家属提出有关方承担医药费和赔偿费时,驾驶员表示无力承担,文女士代表极氪表示:上次(3月21日)我们已作顶格处理,以关爱基金的名义支付100万,现在在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前,我们不支付任何费用。说完了人扬长而去,全然不顾伤者的生命安危。
现在,极氪支付的100万元用于医药费殆尽,面对后续庞大的医疗费用无处着落,面对每天徘徊在鬼门关(医生语)的周宣和已中孕4个多月、每天在疼痛中煎熬的姜舒,我们欲哭无泪,欲喊无声:谁来救救孩子?!谁来救救这两个来自单亲家庭的苦命孩子?!救救孩子吧!!!
同样我们也能看到这位岳父的一些无助。
可以肯定是极氪汽车目前已经提供了100万元关爱基金,不过这种烧伤花钱如流水,有个几百万元的家底也等同杯水车薪,车主除非卖掉房子也不一定能解决。
4月9日,深圳极氪009着火事件车主姐姐,账号“周家周洁”再次发布消息以及视频图片消息,由于画面看着非常渗人,我就不附上了。
在这条消息里,这位事故受害者家属对极氪公司提出了三点疑问。
第一问,何时能提供完整的后台数据。第二问,就是工信部颁布《电动车安全要求》里面要求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客预留安全逃生时间。极氪董事长安聪慧先生在极氪009光辉新车发布会上多次使用极限词:最安全,最坚固,零燃烧,全球第一等词汇。存在虚假营销。第三点,就是表示极氪不负责,3月22日需手术救命,极氪厂家给垫付了部分费用,说先救人,待一步处理,要求我们不能在网上发声,我们也按照要求做了。现在从各方筹集的资金已快用完。4月3日司机、厂家和我们在事故大队调处,厂家突然说他们没有理由付款,等官方相关鉴定结果出来,如有责任就承担相应责任,拒绝商谈。
截止4月17日,深圳极氪009着火事件车主姐姐依旧在社交媒体发布消息。
在这里我想说几句公道的话。在正式调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我们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个体的发言永远带着情绪以及片面性。极氪汽车拿出100万元关爱金,等待调查结果,没有错。虽然事故车主的姐姐一再强调国家法规5分钟电车不能起火,但现在没有真正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还不能确定是电池起火还是其他物品起火。同样事故车主的姐姐也没有错,面对病床上烧伤的亲人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只能不断的去发布消息诉求,希望公众关注,带来舆论压力解决当前的难关。
看似谁都没有错,但谁都不会从中受益。对于厂家来讲,做事虽在规范之内,事故车辆的姐姐不断在网络上发言,品牌形象肯定会受到影响。对于事故者而言,如果调查结果出来了,不是车辆本身的问题,厂家为其垫付了几百万元的医药费,事故者家庭会归还吗?相信很难。其实目前对于谁都是不利的,厂商在透支品牌形象,就我个人而言,这个品牌的电车我是肯定不会碰的。这就是显而易见的品牌受到影响了。同样,事故者的家属也没有受益,事故者会因为医疗费用耽误诊治的最佳时期。
看似这种没有对错的事件,也让公众再次对电动汽车的安全产生顾虑。不过还是有好消息,近期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规,将于明年7月正式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这次修订主要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试验项目,加强热扩散等安全要求,将动力电池起火、爆炸前5分钟报警提升至不起火、不爆炸,从产品设计端降低动力电池自燃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
电动汽车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长远计划,安全问题不解决,何谈发展,这次工信部的新规的出台来的及时,预计新规实施后,将倒逼车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强化底部防护盒热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