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寒假于2025年1月22日始,2月13日止。2月14日(正月十七)开学。
寒假余额已不足,这一阶段是师生们调适身心的关键节点,小编整理了一份提醒,请收好。
教师篇
教师可以围绕新学期的教学计划,系统地梳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知识内核,精心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并提前准备丰富的教学素材。此外,参加线上教育研讨会、专业培训课程也是提升自我的不错选择。
在余下的假期里,教师享受悠闲惬意时光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安排饮食,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养。享受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从亲情和友情中获取温暖与支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通过电话、微信、家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假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学习建议和鼓励。这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形成更为紧密的教育共同体,为新学期的家校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不仅要回顾过去,更要积极展望未来。不妨思考一下新学期的教学目标、班级管理计划,明确工作的方向与重点。可制定个人成长规划,设定短期与长期目标。同时,定期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反思,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
学生篇
开学后,很多学生会出现“节后综合征”。
儿童青少年“节后综合征”的表现主要为头晕、头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还有一些儿童青少年出现入睡困难、情绪低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瑛表示,这些症状一般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个体差异较大,在这个群体当中,大部分孩子可能很快地去调整自我,但是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可能会存在一些困难。
“节后综合征”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伴随电子产品使用过多的情况。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情绪,很重要的一步是开学前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李瑛介绍,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创造更有趣的时间,去占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强有力的管控。
专家介绍,帮助孩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经过三到五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症状,适应规律生活。
开学前,家长多陪孩子阅读、运动、出去散步,多陪孩子聊天,说说心里话,说说学校的趣事,以此缓解孩子的开学焦虑。
同时,调整作息,饮食清淡,检查作业,制定计划,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新学期,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