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一房地产项目虚假宣传事件深度曝光:教育承诺成空谈,业主深陷困境

云南身边事 2025-04-30 10:23:25

近日,多名市民向我们反映,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的大华锦绣山海项目自启动以来,开发商昆明大华春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便以“全学龄教育配套”为核心卖点,吸引了大批购房者。其在宣传资料、沙盘展示、销售话术中反复强调“家门口的百年名校”——书林一小春雨路校区和昆一中西山校区将入驻项目,并承诺配建公立幼儿园。然而,四年过去,这些承诺不见踪影。

虚假宣传铁证:从标语到文件,层层造假

曾经大华锦绣山海二期项目(星萃苑/锦明花园)的建筑物外墙上,曾张贴着“百年公立名校,书林一小已签约”的巨幅广告(附宣传图)。置业顾问声称“2025年9月开学”,但业主发现,所谓的“校区用地”至今还未完成征地工作,连地基都未开挖。

伪造政府文件背书:更令人震惊的是,开发商为增强可信度,竟虚构昆明市西山区体育局文件,声称“经区政府批准,书林一小春雨路校区将于2025年8月交付办学”。然而,西山区体育局早在2021年机构改革中已被合并,文件公章和落款时间(2023年2月)明显造假。

此外,置业顾问提供的“捐资助学批复”显示开发商捐赠2400万元用于办学,但资金流向和建设进度从未公开。

学校建设零进展,入学被迫舍近求远

面对业主的质询,开发商代表始终以“征地手续未完成”等借口搪塞。而西山区教育体育局2023年10月在人民网留言板回复称“项目预计2024年6月完成前期手续”,但截至2025年4月,工地仍无动工迹象。

更讽刺的是,开发商声称“已协调解决业主子女入学问题”,但所谓的“就近入学”竟是4公里外的学校。

家长血泪控诉:一期业主李女士表示,每天需早晨骑电动车往返8公里接送孩子,“开发商宣传的地铁盘、名校盘全是假的!我们花光积蓄买房,结果孩子上学比租房时还远。”另有业主反映,开发商声称“安排公交接送”,实则要求家长支付交通费。

公办幼儿园承诺落空

如果说小学的遥远距离让业主愤怒,那么幼儿园的“消失”则让无数家庭陷入绝望。幼儿园移交无限期拖延,开发商甩锅“自行解决”。

销售阶段,开发商承诺“配建公办幼儿园”,并声明“幼儿园位于售楼部位置,会尽快移交政府”。然而,2025年4月了幼儿园也不见移交踪影。面对今年适龄幼儿家长的追问,开发商竟回复:“请家长自行联系周边幼儿园。”

另一位家长哽咽道:“开发商毁掉了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开发商的不作为直接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公。原本承诺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今年无望入学,沦为泡影,隐性成本全部转嫁给家长。而开发商对此毫无愧疚。

胖编从西山区教育体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得知:目前售楼部暂定是9班幼儿园,大华公司计划2025年年底才移交西山区教育体育局,202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小学学校所在地块未完成供地工作,项目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连环欺诈:虚假宣传与回迁房隐瞒形成“组合拳”

教育配套失信仅是冰山一角,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还涉嫌刻意隐瞒关键信息,进一步加剧业主的损失。

1. 商品房变回迁房,业主权益遭二次侵害

二期业主在收房时震惊发现,小区内竟有百余套“房票房源”被指定为回迁房。昆明市房产信息网公示显示,项目709套房源属“回迁性质”,开发商从未提及此事。业主刘先生愤怒表示:“我们以市场价购买商品房,却要和回迁户共享资源,这属于赤裸裸的欺诈!”

2. 虚假宣传形成完整证据链

从教育配套到房屋性质,开发商的欺诈行为环环相扣:

虚构名校入驻,伪造政府文件;

隐瞒回迁房信息,违反销售原则;

利用“地铁盘”“教育盘”概念抬高房价,实际配套严重缩水。

维权困境:开发商回避责任,政府监管缺位

面对业主的集体维权,开发商始终采取“拖字诀”:

拒绝提供书面承诺,仅口头敷衍“正在推进”;

而相关部门的回应也被批“避重就轻”:

西山区教育体育局承认“学校建设滞后,开发商未完成征地工作,但也未能提出肯定的时间表;

市场监管部门对虚假宣传的调查仅告知已处罚,具体怎么处罚需要委托律师来调取处罚记录;

住建部门以“合同未约定教育配套”为由,未认定开发商违约。

业主诉求与反思:还教育公平,严惩失信企业

立即对学校及幼儿园建设,确保入学前孩童顺利开学;

就近安排公办学位,开发商承担过渡期接送费用;

严查伪造公文行为,追究开发商刑事责任;

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监督承诺落实并补偿业主损失。

社会反思

大华锦绣山海事件暴露了房地产行业虚假宣传的痼疾。购房者轻信开发商的口头承诺,却因合同未明确约定而维权无门。建议政府完善法规,要求教育配套写入购房合同,并建立“失信开发商黑名单”制度。同时,业主需提高法律意识,留存宣传证据,避免落入“美好承诺”的陷阱。

结语

教育是民生之本,住房是百姓之基。当开发商将二者作为欺诈工具时,损害的不仅是业主财产,更是社会的公平与信任。望相关部门以本案为鉴,重拳整治行业乱象,莫让“安居乐业”沦为一句空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