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笔勾勒生态和谐新画卷

凌青开心趣事 2024-10-17 01:57:18

缓缓流淌的河水碧波荡漾,绿色的枝叶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天空中传来阵阵鸟鸣声……走进内蒙古呼伦贝尔,河湖两岸一派生机,处处呈现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秀美的生态画卷。这是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实施一系列水生态保护项目后的真实写照。

民生为本,治水为要。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着力在“水”上做文章,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如今的呼伦贝尔,绿色成为坚强底色,河流湖泊碧波荡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为谱写现代化呼伦贝尔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呼伦湖。(来源: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

扎实推进河湖长制 做好河湖长效管护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力点。呼伦贝尔市全面建立“四级”河湖长,全市河湖长体系继续实现动态管理,积极开展巡河巡湖督导检查,充分发挥各级河长、湖长履行巡河、管河、护河、治河的职责,继续大力完善基层河湖管护队伍,着力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在省级流域协调合作机制平台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了与毗邻的兴安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跨市河流管理保护协调合作机制,河长联手、行动联合,对跨界交叉管理节点进行联合共治,形成上下游同心、左右岸共治、多辖区齐管的闭环治水链,全面提升跨流域治理保护的综合协调能力。

呼伦贝尔市在加强河湖整治管护的同时,不断创新智慧手段应用,让大数据、高科技为智慧河湖建设赋能,通过与第三方合作构建市级管理河湖三维河道管理数据库系统,为岸线保护、管理利用提供研判支持,通过卫星遥感平台研判疑似“四乱”问题,反馈到相应旗市区进行核实,探索卫星遥感、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融合应用,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助力实现河长“智”、河长“治”。

从造福两岸的家乡河湖,再到碧波粼粼的无名溪流,近两千名河湖长上岗守水、携手治水,合力守护“水清河畅、鱼翔浅底”的美丽图景。

位于牙克石市西北郊的尾水生态综合利用池。(来源: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

坚持节水为先 加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控,是“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生动实践。2024年1月,呼伦贝尔市水资源节约利用专项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实施了《呼伦贝尔市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方案〉分工方案》,全面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确保节水措施落到实处。

呼伦贝尔市在全面加强取水口计量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补齐取水计量监测短板,目前,79个中小型灌区取水口实现计量设施全覆盖,6个5万亩以下中型灌区渠首实现在线监测,全市22个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全部实施在线监测,完成农业用水“以电折水”复核工作,全面提高计量精准度。监测实现“全覆盖”,农业水价改革也取得新成效。通过全链条、各领域的集中发力,全市用水总量、地下水用水量均在管控指标范围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治水兴水,久久为功。呼伦贝尔市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报道节水工作、向广大市民宣传节水小知识、用水小妙招,在线下深入开展“四进”宣讲活动、在公共场所电子屏滚动播放视频和海报广泛宣传,持续开展中小学生“节水大使”、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评选工作。营造出人人关心水、人人珍惜水的良好氛围,结出了累累硕果:海拉尔区等10个旗市区已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全市建成率达71%,建成数位于自治区前列;全市4所高校全部完成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全市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到81%,进度均排在全区前列。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持续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和饮用水安全保障、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一项项关于水的措施扎实落地。呼伦贝尔市将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视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以治理与修复并举的扎实举措,努力书写天蓝水清岸绿的生态答卷,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呼伦贝尔筑牢生态底色。

0 阅读:0

凌青开心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