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竟为中国带来了无尽的后患

江山社 2021-11-02 15:46:51

康熙的历史地位很高,很多人在评选“千古一帝”时首推康熙,甚至有学者称他是“汉文帝以后第一个明君。”当然,本文并不讨论康熙究竟是不是“圣君”。但是,如果从“迁界”及“迁界”带来的民族后遗症来看,康熙的“圣君”之名就十分值得怀疑。

康熙完成了统一,收复了令满清统治者头疼不已的台湾岛,这是值得肯定的功劳。1683年,施琅受到康熙的指派,率领两万大军,乘战舰三百艘,浩浩荡荡地抵达澎湖,与台湾郑家的军队爆发激战。这场战斗持续了七天,最后以郑经布置在澎湖的守军败退告终。没过多久,郑克塽便派使者与清军交涉,表示愿意归顺大清。就这样,施琅成功进驻台湾。

至此,清军收复了流落在外的台湾,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这份功劳的确可以算在康熙头上,不过在这份功劳的背后,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的惨痛事实。

认真回顾一下,澎湖、台湾之所以分裂,过错在于明朝。自明文宗、明宣宗以后,所有的明朝皇帝,都忽略了在大海之上隐藏的巨大商机,同时对与日俱增的海上形势视若无睹。外国殖民者就像串门一样,屡次光顾大明海岛,明朝统治者根本没把这些“蛮夷”当回事。

直到荷兰人从朝廷眼皮子底下,抢走了偌大的台湾岛,还抱着“明朝天下第一”的朱皇帝这才慌了神。然而,这时的明朝别说和西方世界对抗,连自家后院的火都熄不灭。于是,崇祯被大顺军逼死在景山之上,给朱元璋留下的数百年基业画上了屈辱的句号。

按理说,以康熙的聪明才智,在规划如何收复台湾时,理应汲取明朝的前车之鉴,好好琢磨一下郑成功为何能偏居一隅与大清分庭抗礼这么久。在思考的过程中,好好揣摩向海而兴的治国道理。如果说,康熙是一个“圣君”,那他只有这么做了,才算名副其实。

康熙的表面工作做得不错,至少他对外高度赞扬了郑成功对明朝的忠心耿耿,并以一副挽联聊表心意:

“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不过,康熙却没有更长足的战略眼光,去学习郑成功这个老对头在海洋上的成功。实际上,康熙心里对郑成功还是恨意居多,否则他不会反其道而行,郑成功重视海洋而他仇视海洋,郑成功将海洋视作转机,他将海洋视作绝境。

在与台湾郑家打仗的过程中,康熙做过什么错误的决策呢?

康熙受了降将黄梧的蛊惑,不但杀掉了郑成功的老爹,使郑成功与清朝的矛盾更加激化,还沿用了前朝禁海的弊政,干出“迁界”这种蠢事。

什么是“迁界”呢?

就是为了让郑成功无法从沿海地区得到补给,然后将老百姓像赶牛羊一样赶到内陆,制造绵延百里的无人区。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分析,“迁界”这种政策,不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荒唐的。

为什么清朝统治者不遗余力地禁海呢?

唯一的解释是,这些出身于白山黑水的满人,对大海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我们知道,满人生活在大兴安岭,靠山吃山,以打猎作为主要生计来源。或许,满清皇帝都觉得,只有将沿海地区圈成无人的猎场,才能像猎兔子一样解决狡猾的郑家军。在康熙、顺治父子眼中,大海就是屏障,是阻碍,殊不知对于郑成功而言,大海是任人驰骋的通途。

顺治十三年,清廷被郑成功打出了真火。郑家军就像滑溜的鱼儿一样,清军使出浑身解数,仍让其屡次逃脱。

这时,满清皇帝拿出了什么愚蠢的对策呢?

禁海。

顺治朝的禁海沿袭自明朝,却比明朝禁海力度更大。当时朝廷的规定是这样的:一片木板、一片船帆都不许下海,违令者杀无赦。不但禁止老百姓的渔船、商人的货船出海,也禁止外来船只进入。满清皇帝天真地以为,这样能将郑家军困死在海上。

“禁海令”推行之初,虽然没有强制沿海百姓迁徙,但沿海居民失去了生计,只能放弃家园迁入内陆。

1661年三月,郑成功成功登陆台湾,一路高歌猛进。清廷就像被逼得炸了毛一样的野猫,立马变本加厉地颁布了“迁界令”。为了规划“无人区”,朝廷先是派人勘测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地势水势,制定了一张“迁界图”,然后命令涉及到“迁界”地区的地方官着手开始进行“迁界”。

在这次的“迁界”中,所有沿海百姓一律向内陆迁徙五十里,官兵焚毁了所有民用船只。随后,朝廷安排兵力把守,只要敢越界的百姓,一律杀无赦。

次年,占领了台湾的荷兰总督向郑家军投降,郑成功正式接手了台湾岛。消息传到朝廷后,满朝皆惊,立即加大了“迁界”的力度。在第二次“迁界”中,包括饶平、澄海、揭阳、潮阳、惠来、廉江、合浦、钦州等二十四个州县的老百姓再次失去家园,内迁五十里。为了让老百姓无法出界,朝廷烧毁了界外的所有田地、房屋。许多沿海百姓世代居住在此地,不想离开祖地,这些不肯配合搬迁的老百姓,无不遭到清军的屠杀。

据记载,仅粤东八郡一地,朝廷下令在三天之内完成“迁界”,在三天后对滞留于界外的老百姓进行屠杀,在这场屠杀中总共有数十万平民丧生。哪怕是做到这种程度,康熙仍然觉得不满意。1664年五月,朝廷再次以“时以迁民窃出鱼盐、恐其仍通海舶”的名义,胁迫老百姓再次内迁。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的戏码再度重演。说起来,清廷的“迁界令”,比暴力拆迁更令人发指。

官差们手持朝廷的公文,来到边界的两侧,用绳子划定界线。一些民房若不幸位于界线上,官兵会立即毁掉在界外的那部分民房,也不管剩下的另一半能否继续居住。这条绳子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生与死的分界线,只要敢朝绳外跨出一步,官兵的刀就会立即砍来。

起初,福建官府在边界上竖起旗子,用这种方式界定界线。后来,公差又在界线上搭建篱笆。到了后来,朝廷的“迁界令”越来越严格,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拦住出界的老百姓,官兵在界线上挖出深深的沟壑,或用泥土搭建隔离墙。

到了最后,官府干脆征调民夫大兴土木,在边界上用砖石修建界墙。每隔一段时界墙,还要修建用于观察的寨和墩。据说,每个“寨”的造价是三千两银子,“墩”的造价是前者的一半。更可恨的是,朝廷根本没打算支付这笔工程款,修建界墙的费用均由老百姓自掏腰包。

在近年来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一幕其乐融融的“迁界”场景。朝廷称迁界是利国利民的壮举,并下达了一系列拆迁补贴政策,来体恤老百姓的迁徙之苦:

首先是每个内迁的家庭能得到比界外多一倍的耕地,且免除三年的赋税;

其次是若搬家时没有牛车马车,官府会负责出车马帮助搬迁;

最后是老弱病残均由官府“车接车送”,公差抬着轿子送他们进入界内。

在荧幕之上,六十多岁的老太太笑眯眯地坐在公差抬的轿子里,看着轿外欢天喜地忙着搬迁的人们。

现实是怎样的呢?

清廷根本没拿出任何安置政策,老百姓进入界内后,吃什么,住在哪,一概不管。非但如此,朝廷还制定了不少防止老百姓逃回界外的阴招。老百姓前脚搬入界内,官兵后脚拆掉他们的祖屋,有时屋中尚有滞留的老人,会立马被压死在倒塌的房屋中。至于赖在房子里不肯走的“钉子户”,公差会放火烧屋,将房子连同房子里的人一并烧成飞灰。

其实,“迁界”所带来的影响远不止此,“迁界”使大清王朝作茧自缚,国民思想和眼界被彻底局限在界内。一个拥有广袤领海的国家,竟沦为内陆国,像是蜗牛一样在而后的几百年里躲在壳中。面对日新月异的西方世界,朝野上下视若罔闻,所有人都抱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侥幸心理,活在封闭的小世界中。

如果说,朱皇帝围绕“田园意识”来颁布的“禁海令”,使中国的航海事业停步不前,那么,康熙围绕“游牧意识”来颁布的“迁界令”,直接导致中国被西方列强打得文明倒退。

康熙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愚蠢与狭隘,竟为后世遗祸无穷。用不了多久,那些想要将中国变成殖民地的西方列强们,就要用先进的科技和开明的海洋思维,与那些固守自封的清朝皇帝来一场“面对面”。

参考资料:

【《清史稿》、《康熙皇帝的“迁界令”》】

15 阅读:20950
评论列表
  • 夜雨 33
    2021-11-05 20:32

    康麻子,还千古一帝有病吧!

    用户99xxx96 回复:
    不错,思想冥顽不灵,固步自封,愚蠢狭隘的思想害的文明落后西方多少年
  • 2021-11-08 23:01

    满清就是中华历史倒退英雄

    用户90xxx47 回复:
    是真的倒退了
  • 康蔴孑千枯一地

  • 2021-11-09 02:48

    "千古一蒂"?哈哈哈[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汉臣为了保命拚了老命也要给康麻子戴上的一顶大绿帽子而已,笑掉大牙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1-11-17 22:08

    他不是蠢,他就是单纯的坏

  • 2021-11-09 01:24

    禁海的目的是对海岛的经济封锁,和后期的武力攻打做伏笔,而不是无休止的闭关锁国,大清国皇帝和明朝皇帝都没明白。

    一水隔天 回复:
    自己去搜搜再说,清朝收台湾后就恢复通商了。中国主要是人多,劳动力便宜,没动力工业化改革。
    用户80xxx68 回复: 一水隔天
    普鲁士农奴改革,沙俄农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废奴,美国和东南亚买“猪仔”下南洋,都是因为缺人,没有人,怎么发展工业?
  • 2021-11-09 20:02

    草原大汗晋升为农耕皇帝,骨子里是对商业、工业的无知和敌视,他们如何看得懂海上霸主是个什么东东

  • 2021-11-12 21:00

    清朝皇帝,没有一个有作为的,都是井里之蛙,根本没有大局意识,用现代的话说,都是一群圣人蛋

  • BOAT 8
    2021-11-19 16:10

    清狗,天天还有清吹的。过大于功,只是来窃取了历届朝代的果实。

  • 2021-11-10 09:08

    现在为什么不禁海如果禁了台湾也回来了怎么不学学

    wk梦在前方 回复:
    只禁台湾周边谁过谁掏钱你有实力就行,台湾没有资源自然就回来了
    侠之大者 回复:
    人家说康熙蠢,你是看完了文章还这样说,是愚蠢之极。
  • 2021-11-09 00:35

    着暴力拆迁历史悠久啊!

    爱得浪漫 回复:
    有样学样呗
  • 2021-11-14 15:29

    康熙康麻子第一个卖国贼卖国条约尼布楚条约,不教子孙满堂效防签了那么多卖国条约。

  • 2021-11-28 06:56

    愚昧,无知,无耻,黑烂之圣

  • 2021-11-17 23:28

    我看你也是马后炮,你把现在的说一下,你能判断出来大家才佩服你是个活神仙

  • 2021-11-11 18:27

    奉献精神呢?

  • 2021-11-18 23:21

    一个国家内斗不止、内乱不断,哪有功夫对付外敌?哪有精力考虑拓疆开土?内斗内乱不断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 2021-11-29 00:08

    没有好皇帝的

  • 2022-08-11 23:59

    哪来的明文宗[笑着哭],瞎编出来的?

  • 2022-08-22 21:03

    台湾不是我明的吗?怎么叫清军收复

  • 2021-11-08 16:49

    明朝版图有台湾吗?和琉球一样。

    缘随心起 回复:
    郑成功了解一下
  • 2022-08-15 22:40

    从当时及人事角度考虑他的确做的不错,但从长远及将来的角度来看,他做了很多违反历史潮流的行为,也就是利在当时和本族,错在未来

  • 2021-11-13 15:21

    康麻子就是垃圾,千古一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