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无托步枪潮行的年代,多个国家跟进了无托步枪的研制。回看知名的无托步枪,他们在结构方面都是无托,但在组合方案中有很大差异。按照枪管的拆卸与否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AUG为代表的可拆方案,另一类是以FAMAS为代表的固定方案。对比两种无托结构方案的生成现实,采用类似AUG方案的较少,绝大多数都走了枪管固定方案(备注:主要是枪管与枪身之间的关系,是否固定)。对于两种方案的优劣,一两句说不清,也许永远也说不清。
AUG的分解图
FAMAS的分解图
在众多无托步枪之中,枪管可拆换的型号相对较少,其中最为著名的两款便是AUG和FN F2000。关于AUG步枪在单兵装备公众号内已有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关于FN F2000步枪的科普文章却显得较为稀缺。今天,就让我们来弥补这一遗憾,对FN F2000步枪进行一番详细的介绍。
F2000 模块化武器系统由 FN公司在90年代中期开发, 2001 年在阿布扎比举行的IDEX展览会首次向公众展示,成为该期展会聚焦的热点话点,当时传媒远不及现代及时,但凭借科幻的步造型很快引起世界的关注。作为无托步枪的,他解决了所有无托步枪先天性不足,整个建造方案成为国际首创。
1 设计理念F2000在设计中全面贯彻模块化设计理念,借鉴了P90冲锋情的研制经验,协调的解决了全枪必须模块和周边模块的关系,这在2000年前后,是非常领先的。F2000由枪管组件,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机匣组件、弹匣组件和握把等,枪械系统内的拓展模块比较全面,包括枪械必须模块外,还有可拓展的榴弹模块,光瞄模块,火控系统等。
2 金玉其外的成功从全枪结构来看,总体采用流线风格,大面积应用工程塑料,长款高三维结构显得比较丰韵,给人一股没有地方抓的抓狂感。全枪广泛采用隐式设计风格,枪体为两半拼合而成,从枪体两侧看,除了螺钉孔外,看不出组件的结合边界,也看不到显眼的操作按键或旋钮。整个枪体几乎全部被工程塑料包裹,外表缺少纹理,表面光滑且面积较大。看它的组成比例、线条特征和模块过渡等美学要素,合适的挑不出丝毫的不和谐。这是25年前的设计,放在今天,也是没有人超越的,这样的的工业设计水平,绝对是世界领先的,没有之一。
该枪的枪管和自动机从机匣上前方向后装入,他通过一个横销锁定,能从枪体的两侧看到方形的锁定销(在拇指孔上方)。在枪管的上方,设置有皮卡导轨接口。在枪管上设置了机匣上盖,依旧采用对半拼合后用螺钉固定的结合方案。拉机柄设置在机匣上盖的左侧,可以折叠收起,也具有挂机功能。在护圈的前方,设有纵向握把,两侧有施力的凹槽,内部可以容纳强光手电、立式握把或战术通讯器材等,前握把的接口是标准的,可以换装榴弹模块。握持的位置离枪管很低,远离拉机柄。
F2000的快慢机设置在护圈底部的纵梁上,是一个可以摆动的旋钮,设有三个档位,食指可以方便的操作,提供了一个完整且巧妙的“双向”操作方案,而且它的安全性非常高。快慢机有且仅有食指可以操作,要实行转换,食指必须离开扳机,这就出现了快慢和扳机的串行机制,在只有食指才能才做的条件下,快慢机和扳机没有同步的可能,这个方案的创新性不亚于GLOCK定义手枪保险系统(扳机保险)。当前步枪过于追求快操性能,拇指控制快慢机,食指扣动扳机,有没有两者因步调不一致而产生发射问题呢?有的,而且是非常高。很多枪因这样的操作而爆出意外或失控问题,但仔细排查,又找不出任何故障。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认为它属于设计问题呢?还是操作问题?
3 不可靠的抛壳机构F2000最大创新是抛壳机构,看完结构原理,感觉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抛壳问题而展开。为了给抛壳让位,采用了导气系统侧置方案,短行程活塞设置在左侧,中间位置设置了弹壳导管,用于排泄。导气系统侧置,这个在AUG上就已成功应用,对后来者F2000来说,没有风险,就是完成实现。
F2000在常规步枪上多出了退壳机构,在自动机工作时,枪机将弹壳抽出后随枪机后移,在后坐行程末端处拉壳钩受到挤压,释放对弹壳勾抱。在枪机复进时被推弹杆前推,在弹壳瓶口位置运动到转臂处时,抛壳转臂受到强制转动,将弹壳的瓶口扬起,随着推杆的跟进推动,弹壳被顶入导管。在机匣的上方机瞄后部有一个可以翻开的罩杯,用于给抛壳臂让位或抛壳故障排除。
看自动机的运行过程,两点因素决定它的不可靠,一个是弹壳过长的后坐行程,另一个是对弹壳的解抱与推进,第三个是弹壳上扬与后退抑制。常规枪械机构中故障最高的是供弹, F2000在复进时不但要供弹,还要推壳,复进的能量是常规步枪的近2倍。供弹时弹药从弹匣内推出,弹头是尖的,易于引导,但是弹壳就没有这个优势。在高速过程中对弹壳的控制要点太多,最后的结果是不可靠性能被指数倍放大。
这个解决方案有效的解决了无托步枪的抛壳问题,但是故障率太高,尤其是特别姿态下的连发故障率问题,这也是制约其性能的关键问题。F2000已在多个国家使用,并不能说明它就可靠,有的国家认为一个弹匣(30发)卡一次正常,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有的国家1000发里最多卡两次才算可靠。再就是对故障的分类尺度不同,对致命故障、严重故障,一般故障和轻微故障等级别的划分不同,如果将F2000卡壳后能排除不认为是故障,那么他也就是可靠的,没有故障。
4 可挖潜的发射机构F2000的发射机构参考了AUG的设计理念,采用了平移式控制机理。在发射机构中,我们见到最多的是转动式控制机构,有扳机、阻铁、连发机和弹簧实现控制,扳机多为转动。但F2000采用了平移方案,并且避开了AUG存在的不足,在可靠性,发射模式等方面有显著提升。它的击锤为转动构件,与常规步枪相同,但是扳机、阻铁座和阻铁都是平移的。在扳机和阻铁座之间通过一个长杆连接,扣动扳机向后移动,推动阻铁座向后运动,解除对击锤的限制。
AUG步枪的发射机
无托步枪的扳机原理发射机构,必须通过连杆行程关联,这无形降低了对发射机构控制的快捷性性,如何解决发射机构的问题对无托步枪来说就是一项必须攻关的关键技术。95式步枪在这方面就不是特别好,在95-1步枪上推倒式重来,但结构很复杂,玩枪的人看了都迷茫,很多时候想拆开看看实况,但也没法拆。AUG的发射机构通过扳机行程来自动选择发射模式,与汽车的自动挡很相似,但是存在绝大多数都以连发方式输出的问题,而且操持者很意外。F2000设置有快慢机,通过快慢机的转动来控制扳机的行程,让扳机的发射模式变得好控可知。
F2000的发射机构和快慢机设计巧妙的解决了无托步枪在发射机构与扳机之间的技术问题,非常有创新思路,但很少有人去借鉴。
5总结当我们把F2000突击步枪与AUG突击步枪放在一起进行深入对比,探究它们的结构与运作机理时,可以发现这是借鉴与创新的集成。在总体技术路线的规划方面,F2000的设计似乎采取了一种“偷精生子”的策略——他们不仅充分借鉴了AUG步枪的精华所在,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改良,旨在全面解决AUG存在的所有不足之处。通过对外观进行大胆创新,最后得到极度吸引眼球的和谐外形。无论是从图片上欣赏,还是通过各项指标进行比对,F2000都仿佛是一件挑不出任何瑕疵的展品,堪称最佳无托步枪的典范。
它的外观设计之精美,线条之流畅,无不让人为之赞叹。现实是残酷的,它在可靠性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F2000恰恰印证了这句俗语。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美外观之下,却隐藏着抛壳可靠性不足以及快速排除故障能力欠缺的严重问题。要笔者来说,它属于把玩的武器,而非战场上值得信赖的伙伴。
个人收藏品,设计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