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毒杀堂兄通奸堂嫂案

第五仁哥 2024-03-06 17:30:45

1974年,在河北涿县豆庄乡赵家庄的深沟地里,一具男性尸体被发现。法医鉴定结果显示,他是中毒身亡。而在附近的一处坟地,又挖出了一具高度腐烂的男性尸体,但并非墓主人。这两具尸体究竟是谁?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请随我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70年代,河北涿县却接连发生了三起情杀案,震惊了当地社会,人心惶惶。其中,1974年豆庄乡赵家庄的村支书谋杀堂哥的案件尤为恶劣。此案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是一起有预谋、有计划的高智商犯罪。凶手赵海,不仅是村支书,还身兼涿县县委委员和党委委员等职务。谁能想到,这位表面光鲜亮丽的积极分子,竟会犯下如此罪行。

这起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一段复杂的历史。要揭开这疑云密布的案情,还得从解放前说起。在我国封建时期,有一种落后的婚姻包办方式叫童养媳。这种制度让年幼的女孩在婆家生活,长大后与婆家儿子成婚。本案的女主角温丽华就是这种畸形婚恋形式的受害者。她在十岁时,因家庭贫困被送到被害者赵渊家做童养媳。赵渊与赵海是堂兄弟,但年龄差距使得他们之间缺乏共同话题。反而是年龄相近的赵海和温丽华,从小就成了知己。

然而,这段看似美好的友谊,最终却演变成了悲剧。温丽华与赵海之间的情感纠葛,成为了这起案件的导火索。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了这一切?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探寻真相。赵氏兄弟两家同村而居,自从温丽华踏入赵渊的家门,赵海便频繁造访,与温丽华嬉戏玩耍。他不仅热心帮忙家务,更在温丽华受欺负时挺身而出。童年的纯真情感,在岁月的流逝与长久的陪伴中,悄然转化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纽带。

然而,温丽华的命运似乎早已注定。十五岁那年,正值国家解放之际,为了避免可能的变故和招冤,她的父母匆忙为她与赵渊操办了婚事。从此,温丽华的身份从赵海的儿时玩伴转变为他的嫂子。但婚后的生活并未如她所愿,与年长十几岁的赵渊之间缺乏交流,赵渊的木讷与温丽华的活泼形成鲜明对比。

温丽华天生丽质,皮肤白皙,气质高贵,与农村环境格格不入。这也成为了赵海对她心生情愫的原因之一。而赵海风华正茂,担任村支书,地位显赫,与温丽华在妇联工作中频繁接触,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升温。然而,这种关系在道德上备受争议,因此他们只能私下偷偷见面。

然而,事情终究难以长久隐瞒。村民们的流言蜚语开始传播,赵渊虽然心知肚明,却选择沉默。他感激赵海为他安排的生产队饲养员职位,但这种沉默并未为他带来尊重,反而让他显得软弱可欺。为了扫除感情道路上的障碍,赵海开始采取行动。赵海与温丽华之间,竟然萌生了一个骇人的念头——除去赵渊。两人不谋而合,立刻开始了周密的谋杀计划。要如何才能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结束一个人的生命呢?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想到了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计策,那就是仿效潘金莲与西门庆毒杀武大郎的手法,采用投毒。

然而,他们的谋杀之路并不平坦,历经三次尝试,才终于成功将赵渊毒杀。第一次,他们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方式,即在赵渊的日常饮食中混入玻璃纤维。传闻中,玻璃纤维能损害人的胃功能,长期摄入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于是,赵海秘密地获取了玻璃纤维,交由温丽华每日悄悄混入赵渊的饭菜中。然而,两个月过去了,赵渊依旧精神矍铄,毫无异样。

第二次尝试失败后,两人认为可能是玻璃纤维的毒性不够强烈,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更强烈的毒药。最终,他们选择了老鼠药。但赵海担心事情过于明显引起怀疑,特意叮嘱温丽华要少量多次地投放,以制造出赵渊自然死亡的假象。然而,这一次赵渊的反应却异常剧烈,每次进食后都会恶心呕吐,腹泻不止。这种明显的症状使得他们的计划再次落空。

第三次尝试时,赵海已经变得焦躁不安。他原本打算悄无声息地解决赵渊,但每次计划都出现变故,让他担心事情会败露。即便他心理素质强大,城府深沉,也不禁被接连的变故打乱了阵脚。他最担心的是,在成功毒杀赵渊之前,他们的阴谋就已经暴露。这样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他决定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在两人为某件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咒冤却意外地感冒了。得知此事的赵海心中一动,迅速有了一个计划。他迅速安排温丽华去村卫生所为赵渊抓来中药,而自己则设法搞到了一些砒霜。赵海将砒霜交给温丽霞,让她在熬制赵渊的中药时偷偷加入。

1974年阴历八月十六这天,毫不知情的赵渊接过了温丽华递来的中药,一饮而尽。然而,就在当晚,赵渊离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温丽华假装悲痛欲绝,大声痛哭,并召集赵家的亲戚们商议后事。作为赵元的堂弟,赵海自然也被请到了现场。由于他是村里的村支书,且在家族中威望颇高,因此大家一致推选他主持这场丧礼。

赵海在家族会议上表示,赵渊因病去世,将尸体停放在家中并不吉利,应该尽快下葬。家族成员们觉得有理,便没有人反对,迅速开始筹备丧事。很快,赵渊的尸体被下葬了。处理完尸体后,赵海和温丽华都松了一口气,以为这样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解决掉赵渊,他们之间便不会再有任何阻碍。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们的预想发展。

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电视的年代,村民们晚上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聚在一起闲聊家常。赵渊下葬后不久,村子里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觉得一个只是感冒的人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再加上人们喜欢八卦的心理,很快就把之前关于赵海和温丽华关系不正常的传言联系起来。大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开始公开或私下议论赵渊死因的蹊跷之处。

起初,村民们因为害怕赵海利用职权报复他们,对于他和温丽华的事情只敢私下议论。但如今事情已经闹出了人命案,性质完全不同了。于是,大家从私下议论转变为当面议论赵海和温丽华的事情。一时间,整个村子都陷入了对赵海和温丽华的指责和议论之中。关于赵渊离奇的死因,乡间流传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赵海,深感事态严重,开始精心策划如何撇清自己与这桩命案的关系。他心思缜密,很快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

趁着县里要求召开土地平整会议的机会,赵海故意挑选了一个人头攒动的场合,宣布自己将进城开会三天。会议结束后,他连夜秘密返回村庄,除了温丽华,无人知晓他的行踪。

夜深人静时,赵海携带铁锹和塑料袋悄然来到赵渊的坟地。在确定四周无人后,他开始挖掘坟墓。坟墓被掘开后,他撬开棺材,将赵渊的尸体移出。尽管心中恐惧,但他仍硬着头皮继续行动。

随后,赵海用塑料袋将赵渊的尸体包裹起来,扛往村子北边的大山沟里。在那里,他找到了一处五六米深的大沟,并在沟底的地里挖了一个两米深的大坑,将赵渊的尸体掩埋其中,用土填平。

之后,赵海来到村东头邻村的坟地,挖出一具因疾病去世两个月的年轻男性尸体。由于这具尸体没有棺材装殓,已经开始腐烂,面目难辨。赵海将这具尸体扛到赵渊的坟墓,放入棺材中,恢复了原状。

完成这一切后,赵海不敢稍作休息,立刻返回城里开会住宿的地方洗漱一番。第二天,他照常参加会议,仿佛一切如常。三天会议结束后,他光明正大地返回村庄。

赵海之所以如此费尽心机,是为了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即便有一天事情败露,甚至开棺验尸,也无法找到确凿的证据。而赵渊尸体的藏身之处,只有他一人知晓。没有尸体,公安机关也难以定罪。

然而,谣言终究是谣言,最终还是传到了豆装乡党委书记的耳中。他深知无风不起浪,村民们之所以如此传言,必然有其原因。于是,他立刻派人以平整土地的名义进行调查。秘密调查在赵家庄展开。经过三天的细致走访和证据搜集,调查人员感到事有蹊跷,于是立即向上级报告。豆庄乡党委书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向县公安局反映了情况。县公安局接到案件后,立即派出经验丰富的办案组前往赵家庄进行深入调查。

办案组迅速了解了村里的状况,并发现赵海并非寻常人物。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决定暗中搜集证据。然而,一向谨慎的赵海还是察觉到了异常,这让他感到极度不安。他找到温丽华,告诉她自己的担忧,两人商量着要逃离此地以躲避风头。

没过多久,温丽华回到了她的老家高官庄。但办案组早已预料到赵海会有所行动,提前安排了人员监视温丽华的动向。通过暗中调查,他们得知赵海和温丽华计划逃往温丽华妹夫所在的沧州。然而,办案组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而是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搜集更多定罪证据。

在办案组的巧妙安排下,赵海和温丽华的出逃计划未能成功。而这次失败的出逃恰恰成为了他们犯罪的直接证据。在办案组的审问下,赵海和温丽华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然而,由于土地平整的原因,赵渊的尸体所在的深沟已被填平,难以找到具体位置。为了找到尸体,公安机关动员了三百多名群众和民兵进行挖掘。最终,挖出了赵渊的尸体。经法医鉴定,确认该尸体正是赵渊。

最后,公安机关将赵渊和那具被赵海盗用的男子尸体分别安葬回各自的坟墓。犯罪分子赵海和温丽华因故意杀人罪被法院定罪,并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两人均被判处死刑。至此,这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虽然赵海和温丽华之间的感情看似深厚,但这种建立在犯罪基础上的感情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他们的行为不仅在道德层面造成了伤害,更触犯了法律。爱情本身没有错,但当它成为犯罪的催化剂时,便失去了其美好的本质。爱情应建立于尊重与理解之上,而非以伤害他人为基石。温丽华虽然婚姻生活充满坎坷,但她选择将自己的痛苦转嫁于他人,最终既伤害了别人,也让自己深受其害。赵海身为党员,不仅与自己的堂嫂关系不正当,更是犯下了杀人害命的严重罪行,这无疑是错上加错,令人难以宽恕。真正的幸福,应当是通过正当途径、以正直之心去争取的,而非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来掠夺。

32 阅读:54899
评论列表
  • 2024-03-07 07:13

    编也要看好时间,1974年哪有村书记的称呼,那时叫大队书记。

    一世花儿 回复:
    叫大队支书
  • 2024-03-07 09:46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2024-03-08 00:09

    很多称呼与历史不符

  • 2024-03-07 15:26

    编故事也要编真实点!那时候有感冒吗?

  • 2024-03-09 02:54

    虽然是故事,但是老话说的是对的,奸出命赌出贼[鼓掌]

  • 2024-03-07 15:04

    [得瑟]

  • 2024-03-07 13:40

    妈的,错字一大堆

  • 2024-03-08 14:44

    杀光潘金莲

  • 2024-03-08 21:11

    童年的纯真情感,在岁月的流逝与长久的陪伴中,悄然转化为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纽带。写的真好。

  • 2024-03-08 00:13

    学习了

  • 2024-03-07 03:34

    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