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常的水面之下,往往藏匿着深不见底的未知。当我们换一个视角直视那些日常之物,可能会惊叹于未来留给今天的痕迹。
这是2024年的第一期新书月榜。在这期榜单中,我们侧重于补充去年遗漏的好书,以及开年这两个月值得关注的新书。这15本书大都以独特的视角聚焦看似熟悉的话题,并从中洞悉出当下的内核与来日的趋势。
2024年的前两个月,全球科技行业的“裁员潮”仍在继续。卡丽·莱恩的《一人公司》描绘了目前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资关系与就业文化,科技圈“打工人”的选择未尝对其他行业没有启示意义。尽管我们都很熟悉“笑”,但什么事情好笑,以及何时可以笑却一直都是门学问,《大不敬的年代》独辟蹊径回溯近代中国的新笑史。“性权利”“母职惩罚”等议题近年来颇受关注,我们还能从中收获怎样的思考?这份书单中囊括了一些最新的尝试。文学方面,青年作家林戈声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纷纷水火》颇有新意,透过一个个悬案般的故事在人类有限的感知中寻找答案;《文学之冬》则聚焦希特勒上台后,文学家、艺术家们各不相同的遭遇,当人们对未来命运做出选择时,必然要承担相应后果。
在未来,我们会继续每个月向读者推荐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书名单。这份书单由王府井书店、新京报书评周刊联合推出。在选书时依旧坚持了书评周刊“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一贯标准。更多书单的详细内容会在新京报书评周刊与王府井书店的微信平台上陆续更新,同时我们也开始在多个城市的书店对书榜进行了线下的展出(展出信息见书榜后),欢迎读者朋友们关注、前往。
《纷纷水火》
作者:林戈声
版本:单读·铸刻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林戈声擅长构思故事,同时擅长把故事讲得如同一桩悬案,吸引读者解谜一样读下去。在她的故事世界里,总有一些所谓不现实的因素,一些所谓怪诞的设定,比如一个人爱上一头猪,一个有通感能力的人,外星人绑架事件,前世今生,太空天梯……然而这些看似不日常的元素,却牢牢扎根在这难以名状、水火纷纷的人间。重要的是,荒诞与日常并非隔阂的两个世界,而是在作者笔下成为相辅相成的圆融一体,像一根线两端的两颗球,缺一不可。
在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中,在或坚实或缥缈的痛苦中,除了极端暴力(小说中多有自杀或杀人事件),人总会试图找寻另一种可能,甚至另一种现实,来给自己一个解答。小说《窃窃》中说,“或许她连那是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那是从她十七年的人生里生长出来的一种无比可怕的东西。”也许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这种“无比可怕的东西”,而想要从此脱身的欲求让人开始思考时空的真实性,思考“我是谁”。同样是《窃窃》,结尾有这样一段话:“我的行为把我带到了人类文明框架边缘。框架里面,物理法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可到了这个边缘,是非对错、时空秩序,一切都暧昧不明,伸出手指尖,我也许触碰到了什么,但超出了我的感知范围。”稍作探究即可知人类感知是多么局限,而答案没准儿就在这“超出”中。
《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
作者: 左丘萌/末春
版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随着汉服成为风行热潮,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从小众专业领域的研究走上前台,逐渐向大众常识迈进,尤其是世人心目中被誉为中国美学巅峰的宋代,更是成为聚焦的热点。宋词中那些娉婷婀娜的女子作何穿着,“薄罗衫子透肌肤”是何等媚态,“玉燕垂符小,珠囊结艾青”又是何等娇容,倘光是空对文字,恐怕还是难以揣度一二的。因此,像《中国妆束:宋时天气宋时衣》这样一本图文并茂的绘画图册,一卷在手,自然省却了悬空虚想的苦恼。
尽管这是一本图册,书中人物也为现代美术画手所绘制,使这本书看起来更像是一本人物服饰绘本而非一部严肃的专著,但事实上,比起那些服饰史研究专著,此书所下的工夫绝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譬如宋人首饰的插戴,即使是专业服饰史研究论著,也只是根据史料和图像进行一番文字上的描摹,而本书则通过绘图栩栩如真地还原了如今只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那些出土首饰的插戴方式。一些常被忽略的女性贴身衣物,譬如抹胸,本书也经过了严谨的考证而再现了宋代女性这种内衣的穿着样式。
书中引用了五代时期《中华古今注》中提到的“蹙金丝合胜袜肚”与北宋理学家程颐追忆往事时,提到自家早年间伯祖母曾有一件“珠子装抹胸”,让人知道仅仅是一件内衣,犹然可以华贵精致到这般地步。书中更参考了诸如被称为“南宋一姐”的福州南宋黄昇墓等考古出土衣物服饰,经过精心复原,书后所附的梳理宋朝女子的穿衣顺序、化妆步骤,及宋朝三百余年时尚变迁的长图,更让人可以直观地看到宋代女性衣着由内而外、由上而下,由早至晚的变迁过程。仿佛那些早已逝去千年的女性,就像今天的模特儿一样,再度梳理穿着,走上前台。让普通读者也可以穿透时光与宋代前辈目光交错,看清她们的头上的冠子簪钗,衣裳裙褶,鞋上珠翠——历史本该如此明了而清澄,一如灯火阑珊处认出了她的容颜。
《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作者: 杨素秋
版本: 译文纪实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关于筹建图书馆的故事,一次理想主义者与现实的碰撞。作者杨素秋本是一位教文学的大学老师,在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挂职期间,她用半年时间建了一座图书馆。筹建碑林区图书馆的过程中,她不得不与各方周旋:书商、装修队、各级部门大大小小的领导。
去文旅部门挂职,是杨素秋的主动选择。她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象牙塔中,对校园之外的事件参与甚少,习惯了通过文字去想象社会。在她的想象中,新工作不外乎策划演出剧目、研习琴棋书画、宣传风景名胜。到岗之后她才知道,记住酒店后厨烟道清洗规范,熟悉新挖工地文勘进展,检查鼠药和垃圾摆放,答复市民热线投诉……这些毫无诗情画意的繁琐事务才是日常工作——除了建设图书馆。
但建图书馆也在她的意料之外。她从没想过,这个位于十三朝古都西安市中心的城区,从前一直没有图书馆。当地居民对公共图书馆的茫然,临时场馆只能选在无法采光的商场地下室,书商与馆配书目之间的潜规则,图书馆成为某些书商的库存倾销处,领导对图书馆功能和投入的质疑……筹建的每一步都让杨素秋错愕。
“我希望图书馆是这个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图书馆这个地方永远是免费的,向大众无限开放的,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来获取知识的地方。”最终,她以一种知识分子式的执着,守住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图书馆”。
杨素秋认为“图书馆的灵魂是书目”,但为公共图书馆选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放下知识分子的傲慢、爱书人的痴迷,兼容并包各个群体的需求。需要打开自己,和外界碰撞。更不必说书目背后还牵涉着各方千丝万缕的利益。她坚持为读者负责,拒绝粉饰太平。
也许是因为性格平和,在杨素秋笔下,这段经历并没有显得苦涩、无奈或者愤世嫉俗,反倒有许多乐趣和感动。与对官僚系统的观察相比,书中更动人的部分是那些爱书之人的故事:爱借碑帖的书法爱好者;摸着《世界通史》读出声的视障读者;迷恋武侠小说、想扭转职高阅读风气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回应了: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
《文学之冬》
作者:[德]乌维·维特施托克
译者:陈早
版本: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只需一段年假的时间,独裁者就能摧毁民主。”《文学之冬》作者维特施托克在后记中如此开篇,这句话也可以被视为整部作品之精神的总结。如本书副标题所示,书中所讲是希特勒上台后作家、艺术家们各不相同的遭遇,这是独裁统治下全体命运的一小部分,却足以让人惊心。他们原本在德国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创作梦想,正享受或困顿于自己当下生命中的“日常”,然而一夜之间,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总理,一切都被改变。
往昔的荣耀和未来规划一起,被独裁政治轻易地碾压至粉碎,犹如地面薄冰。托马斯·曼、布莱希特、亨里希·曼、戈特弗雷德·贝恩、恩斯特·拖勒、汉斯·约斯特……这些人在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时,反应截然不同,有的犹豫不决,有的果断抵抗,有的则顺势向当局投怀送抱(比如汉斯·约斯特),这是他们对自己未来命运的选择,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维特施托克的写作行文简约而细节丰富、可靠,以非虚构的形式编织出1933年1月28日到3月15日期间,三十几位作家的人生。短短四十几天,原本应是几十年人生中短促的一瞥,却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决定性瞬间,“许多起步时前途无量的人生,再也没有从这几个月的经历中恢复过来。太多太多的作家沉默了,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而相比于那些死者,“沉默”和“消失”似乎又是幸运的。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作者: 周月峰
版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年11月
推荐理由:
对于近现代中国历史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复调”属性,揭示其为曾经的主流历史叙述遮蔽的面向。在早先的历史论述中,号召“民主”与“科学”的《新青年》始终占据新文化运动的“正统”,而以梁启超为领袖,张东荪、蓝公武、张君励、蒋方震等人为核心的“梁启超系”则因其在社会认知层面上的对立态度而遭到忽视。
青年历史学者周月峰的这部作品深入探究了“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与大家所熟知的那场新文化运动不同,“梁启超系”的目标重心在于“解放”与“改造”,希望创造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从而实现再造文明。
与许多温和的改革者处境类似。由于在社会问题上的渐进态度,他们难免遭到历史的遗忘。这项研究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醒读者,“梁启超系”与同时期的北大师生互为竞争者、合作者,多元化的观念,复调的声音,都并非历史叙述中“主流的对立面”,而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众神归位:中国民间诸神谱系》
作者: 栾保群
版本: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3年12月
推荐理由:
神似乎如今离凡人越来越远了,这倒也符合孔夫子那句名言“敬鬼神而远之”,只是不仅远之,连敬也少了几分。虽说“在上班与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成了网络时代的热梗,而福州游神中那位来路颇为不明的“赵世子”也凭借一张漫画脸一跃成为网红,收获了一众不下于狂热信徒的粉丝。但神究竟是什么,又作何来路,却又少有人真能说清道明。
因此,栾保群的《众神归位》就是一本中国神灵的说明书,但它并不仅仅是一本神的辞条式的百科全书,尽管也旁征博引史书野乘,考证各路神灵的来路变迁,但也并非是一部严肃的考证论著,而是一部且庄且谐的众神点将谱,其讨论的诸般神灵,虽然也在佛道经典中常常露面,但却是与平头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民间信仰的诸位神灵。民间信仰称不上哪一种宗教,但在中国却最是深入人心,其生命力也最为旺盛,从南至北,自东徂西,只要有人烟聚落,就会有当地的民间信仰,上至国家祀典中的天地鬼神,下至江河湖海乃至门户井灶,莫不有神。民间信仰中,即使是高高在上主宰自然的天神,在受人膜拜的同时,也同样可以被凡人所戏弄,就像负责雷霆闪电的雷神,其划破天穹的闪电,震耳欲聋的雷神,固然使人目眩心荡,油然生出畏惧之心,但在民间信仰中,雷公不仅可以被捕获,甚至还能当成野味享用。《唐国史补》就记载雷州地方的土人,秋冬之际可以从土中挖到蛰伏的雷公,其状类猪,大约味道也和猪肉相近。
神可以敬,可以挟,可以谐,也可以吃,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神大抵是相当实用主义的,就像掌管仓廪的仓神,每年正月二十五的填仓日,就是专为祭祀仓神而设,古人云仓廪足而知礼节,仓廪不足则是要饿死人的,因此制造出一个仓神来保佑仓廪充实,着实再必要不过。栾保群在书中特别提到近世河北天津一带农村还祭祀一种仓神,为刺猬和田鼠,刺猬为老仓神,田鼠为少仓神,名义上这两种动物善于搬运粮食,囤积窝中,作为仓神再合适不过,然而实际上,它们搬运囤积的粮食,岂不是从仓廪中来?“河北农民厚道,如此敬奉两个盗贼,把它们捧到官座上来,自然不是指望它们从外面偷来东西往自己家里运。而是求它们不要监守自盗。但此举类似于与虎谋皮,虽然忠厚,却是无用的”——人类对神灵的敬拜,就像对恶人的乞求一样,不来祸害自己,便是恩德了。
民间信仰中的神灵有诸多恶神,人们崇拜它们,是乞求它们不要作恶降祸,供品权作是保护费,但这些神灵逐渐会被厌弃,或是被遗忘,或是被降服转化为正义之神。民间信仰的正宗,是平头百姓心中再朴素不过的善恶观,这也是神之所以能神的原因。
《一人公司:失业潮中的高新技术工作者》
作者:[美]卡丽·莱恩
译者:李磊
版本: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2024年刚刚开始,全球科技行业的“裁员潮”还在延续。根据一家自新冠暴发以来持续追踪科技行业裁员情况的初创公司的最新统计,2024年的前两个月内,已经有123家科技企业进行了裁员,超过32000名科技行业工作者丢掉了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授卡丽·莱恩的《一人公司》描绘了目前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劳资关系与就业文化。
相比把责任转嫁给雇主和行业制度环境,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失业者更主张“职业生涯”管理,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来经营。这样,所有的工作都变成临时的,不再存在职业忠诚,把自己当作商品来推销,当作“一人公司”来经营。在这里,卡丽·莱恩以批判的视角,把这种理解失业的文化逻辑解读为新自由主义的矛盾,这种意识形态掩盖了职业环境中的系统性劣势,间接割断了工作价值与个体自我实现之间的联系。
的确,优绩主义认为只要做了自己必须做的事,就有能力改善自身的处境,这种观念巧妙地根植于一些高新技术公司的管理文化中,只为了公司在需要的时候能更加从容地把员工扫地出门。然而,从个体视角来看,保持个人独立性,自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这并不是对劳资关系与就业环境的被动式妥协,更是个体在认清现实后不怨天尤人,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勇气之举。面对日益不确定的市场环境,科技圈“打工人”的选择未尝对其他行业没有启示意义。
《文字奇功:梁启超与中国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
作者: 黄克武
版本: 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晚清思想界之粗率、浅薄,启超与有罪焉……启超务广而荒,每一学稍涉其樊,便加论列,故其所述著,多模糊影响笼统之谈,甚者纯然错误,及其自发现而自谋矫正,则已前后矛盾矣”。
这段对梁启超在思想界上的评价,如此尖锐,但它并非出自某位论战的对手或是某位政敌,而是梁启超自己在其名作《清代学术概论》中对自己的评价,他将自己称为“新思想之陈涉”,尽管这个称号诚然带有开创之功的荣誉,但也隐含着起身草泽而不能克竟其功的慨叹。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梁启超都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一位名副其实的“博学之士”,声名远播,也谤积丘山。他收获了从改革家到革命者的一众赞誉,将他视为启蒙导师,但对他的批评也同样不容忽视。“流质易变”几乎是打在梁启超身上一个抹不掉的深刻铭印。博而不纯、杂而不深,几乎可以说是众多学者对梁启超的共同批评,而梁启超自己,如前所述,对自己的这一学术上的“痼疾”也知之甚深。
黄克武的《文字奇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对梁启超学术思想上述争议的一个回应,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巨大存在,在近世中国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实践上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又怎会是个肤浅易变之人?从铸造国魂,到阳明、墨子之学,再到康德的引入与新史学运动的发端,无不体现出梁启超在学术思想各个领域广泛的耕耘,其百科全书式的博学赞誉,由此可见一端。但从某个角度上说,这似乎也证实了那些对梁启超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譬如梁启超对康德的诠释与评论,就能够看出其对康德学说其实所知寥寥,仅仅是从二手甚至三手的书籍中汲取数瓢加以评介而已,王国维从严格的学术标准对梁启超的康德哲学“其纰缪十且八九也”的批评其据确凿。贺麟更是批评梁启超“用他不十分懂得的佛学去解释他更不甚懂得的康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梁启超本身也并无去深入了解康德的想法,一如他自己所言“勿为中国旧学之奴隶”同样也“勿为西人新学之奴隶”——他并不在意深耕于某种学术中成为精深人才,而是将其作为纳入自己思想武器库中的一件武器。
从这一意义上说,梁启超做得相当出色,他在《自由书》中引用的那句康德所谓的名言:“野蛮之国,惟统治者得有自由,今日之文明国,则一切人民皆得有自由”——对他当时所倡导的变革运动,以及那些为他的文字所感染、所鼓舞,与他一样汲汲渴求新知,并且将其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这已足够,而对梁启超来说,他的目的也已达到。
这正是梁启超的魅力所在,他总能成功地将那些新知通过咀嚼、稀释、提炼、加工,成为合适当时国人消化吸收的思想食物,一如黄克武所指出的那样,梁启超真正着意点并非成为学术大家或是思想大家,而是从衰颓老旧的中国躯壳中,铸造能够步追时代进步的中国国魂。梁启超所面临的是一个文明古国面对强势现代文明冲击下方死方生的剧变,如果说梁启超流质易变的思想之路中真有什么一以贯之的本质,那就是在这瞬息万变的变革时代中,制造中国魂。无论是对阳明学和墨子学说的反复探究,还是引入康德等西洋学说,以及之后的科学与玄学之战,梁启超所始终关注的,都是如何铸造这一中国长存不亡的中国魂。此中国魂可以寄托于历史、可以寄托于哲学、寄托于思想、寄托于精深,贯通于世界而又有其特色,尽管这毫无疑问是个新发明的传统,但却是梁启超的思想价值所在——他始终紧紧扼住了20世纪变革中国那困厄、幽暗、紧张、不安而又激动、渴求变化的心灵,用自己的文字为它发出声音。
梁启超是时代之子,身处一个变化的时代,自然不能固守不变,身处一个不确定的时代,自然也无法做到圆满无缺,一如书中引用梁启超写给徐志摩的信中所言:“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若尔尔者?……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这番话既是劝导徐志摩,又未尝不是梁启超的夫子自道,生活如此,学术思想亦如此。而对梁启超种种以学问驳杂、不够精深的求全责备,虽然梁启超本人对其乐于接受,但这些批评毫无疑问是将梁启超当做了思想的终点,但恰恰相反,梁启超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所谓的启蒙,便是寻出这一起点,并告诉大家起点在这里,而这,正是梁启超的文字奇功。
《逃生梯上的婴儿》
作者:[美]茱莉·菲利普斯
译者:栾志超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关于母职惩罚的研究、《职场妈妈不下班》引发的讨论,近年来母性的困境被越来越多地看见。这种困境具体到某一个职业领域,又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异。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女性,也许没有苛刻的职场晋升时间表、同侪竞争,但更需要纯粹的、专注的、不受打扰的环境。她们的工作空间可能就在家中,永远有一根神经能被孩子轻易触动。生育不仅是一个生理问题,一个时间问题,更是一个有关自我的问题。
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说:“并非婴儿的啼哭,而是他们太多的欢笑,让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小说家珍妮·奥菲尔(Jenny Offill)说:“你对孩子的爱会让你忘记你曾以为自己所爱的一切。” 这本书指出了一个新问题:消磨母亲的不仅是养育的辛苦与疲累,“为人母的幸福和内疚也会合谋侵蚀着创作”。而那些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们却用作品证明了,她们似乎成功地“一心二用”。
作者茱莉·菲利普斯(Julie Phillips)试图找出母职与创造力兼而有之的情形。在一个和孩子共享的空间里创作,意味着什么?会诞生怎样的作品?一个有创造力的母亲过着怎样的生活?她试图“探索母亲的主体性”。
这些作家与艺术家描述为人母的经历时,经常说到“分裂”“解体”“断裂”。这种分裂“接近于自我抹除,令人不适。”而在母职与自我的撕裂中,有人探索出了新的观看方式。社会心理研究学者巴莱瑟(Lisa Baraitser)指出:“孩子自始至终无法预测且极端的存在”,迫使自己“理解曾经忽略了的经验”。她感受到“更高的知觉,获得对客体以及自身情感范围、情感强度的新认知......重新遇到作为说话主体的自己。” 和后来一边倒批判母职的压迫性相比,母亲的自我创造和自我修复行为,也是值得讲述的故事。
创造性的母亲的故事既无关战斗,也无关拯救和自我牺牲。它是一次自我发现的旅程。“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一个在森林里迷了路又找回方向的主人公。”
《性权利:21世纪的女性主义》
作者:[英]埃米娅·斯里尼瓦桑
译者:杨晓琼
版本:雅众文化丨上海三联书店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将“性”作为反思对象是女性主义历来的传统。这种据称“天然”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服务于某些利益的虚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扮演怎样的角色、感受到何种情绪,早在个体来到这个世界前就已被制定。这是女性主义对传统性观念的重大颠覆。进入21世纪,对“性权利”的探讨逐渐走向深水区,它开始浮现出更多的模糊性与可能性。《性权利》一书即是从“性”出发对当代性别议题的一次集中拆解与剖析。
英国哲学家埃米娅·斯里尼瓦桑在书中尖锐触及了许多最新的性别议题,并呈现出这些议题背后的伦理复杂性。例如对校园性骚扰案件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关注到未征得同意的性行为的伤害性,那么,一次双方都同意的性行为是否就毫无问题?在权力差别之下又是否存在真正的同意?
不仅在两性之间,对“性”的讨论还浓缩了近年来女性内部的分歧与撕裂。对于“性工作是否应该定罪”的分野,折射出的是“革命”还是“改良”的道路差异。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如今舆论场围绕性别议题的争议焦点之一,逐渐偏向了是否要选择让实际的女性陷入贫困,以此为名义解放所有女性。但这种逻辑假设很可能导向象征政治。
斯里尼瓦桑在书中提醒说,纯粹的“共同的压迫”凝聚了全体女性相互团结的承诺,但常常被忽略的是——“恰恰是并非所有女性共有的伤害,对遭受这些伤害的女性而言最痛苦”。如果说女性主义是一场运动,那么别忘了这场运动中历来存在、且还将持续存在无法触及权力的人。我们当然必须寻获权力,但那之后要转身追随的,是这些处于权力困境的女性。
《边缘女人:十七世纪的三则人生故事》
作者:[加]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译者: 李玮璐
版本: 望mountain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年11月
推荐理由:
边缘意味着什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边缘意味着被隔绝在中心之外,身处边缘的人,被视为格格不入的异类,就像是河流主干旁逸斜出的溪流,抑或是苍天大树伸出的枝丫,漠视湮没是常规的命运,更糟糕的结局则是被折断剪除。因此,绝大多数人,哪怕是那些身处社会边缘的人物,为了生存,都会努力让自己汇入主流之中,几乎很少有人能真正承受被主流排斥在外的边缘人的代价,但恰恰是这很少愿意努力去承担自己作为边缘人代价的人,却比那些主流从众之人,更能寻找到自我,尽管她们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或许隐而不彰,但正是她们为自己所身处的时代以及未来的时代提供了与主流不同的更多的可能。一如书名《边缘女人》,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所选取的三位研究对象格莉克尔·巴斯·犹大·莱布、玛丽与玛利亚·西比拉·梅里安这三位女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她们所身处的17世纪西方世界的边缘人。
格莉克尔是一位丧夫再嫁的犹太女子,17世纪的欧洲,犹太人本就是被限定居住在特定犹太区的边缘人群,而丧夫再嫁的女性更是边缘中的边缘,更何况她还参与商贸,亲自打理生意,甚至参与财产诉讼。她的如此所作所为本已超出了一般女性的作为,而她还亲自撰写了一部回忆录,其中虽然浸透着犹太人对宗教的虔敬,但更多的是对世俗功名利禄的现实思考。她讲述了那些超自然的异象和教义中义人,但也讲述那些能给世俗生活带来启迪的寓言故事,她试图解释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诸多悲喜遭际,为自己面对的诸多苦难,为生活付出的代价,充满怀疑主义与上帝争辩,这让她从一位女性、一位信徒虔诚顺从的桎梏中迈出了自主的一步。
而对玛丽而言,这位寡妇离开了自己年幼的儿子,选择遁身于修道院中,听从神的召唤,如果仅仅是这一点,那么,玛丽在那个时代的女性中称不上稀奇,更算不得边缘——无论是寡妇还是修女都是当时社会中常见的风景。至于聆听圣言与那些神秘的体验,更是出现在当时满坑满谷的圣徒传记中。但真正使她与众不同的,是她主动从世界的中心走向边缘,克服男性口中“性别中的天然恐惧”,前往当时刚刚发现的美洲新世界,去“教化”那些基督教文明之外的“野蛮人”——特别是“野蛮女孩”。她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在荒原上建立起修道院,用温和、宽容与慈爱以及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去吸引那些“野蛮女孩”投入神的怀抱——也就是所谓文明的“普及化”。她满怀耐心地为她们清洗涂满厚厚油脂因此寄生虫滋生的毛发和身体,教导她们卫生干净的生活方式,开办学堂教她们读书识字,并且竭尽所能从战争频繁的部落之间维系和平。尽管在后殖民者研究者看来,玛丽改变印第安人的“普及化”的所作所为无异于一种变相的文化殖民入侵,但她与她的同伴们的真诚与耐心深深地打动了新世界的印第安人,他们将她尊称为“我的母亲”。
玛利亚·西比拉走得更远,她与女儿多萝西一起乘上轮船,前往美洲苏里南,去考察并绘制那片热带土地上的昆虫、蝴蝶与植物。她是一位艺术家,也是一位博物学家,对当时的人来说,她超越了自己的性别,去观察、记录、描绘那些让一般淑女避之不及的毛虫,她像格莉克尔那样打理财务,她与格莉克尔和玛丽一样最终都是独身女子,但却并非是寡妇,而是由于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离开了丈夫。然后,她踏上了那趟博物学家的非凡之旅。
这三位女性都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边缘人,因为她们没有按照17世纪为女性设定的标准随波逐流度过自己的一生,她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走出了那条被当时社会划定的界限,或是让自己以女性的身份融入到当时以男性为主导的主流社会中,或是甘愿前往西方文明中心之外的边缘新世界,去开拓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诚然,她们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主流中被视为另类边缘人,但于这三位女性而言,她们都不认为自己是所谓的边缘人,她们只是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去加入到这个时代的主流中,那些被站在中心舞台的男性们所掌控的商贸、殖民以及学术的主流中,从这个角度上说,她们并不边缘,她们通过站在自己的中心而走上了世界的中心。
《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
作者: 杨念群
版本: 华章同人 | 重庆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中国人有一种对“中心”的执念或是癖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唯有站在以中国为中心的点上,才能找到方向感。人立于天地之中,为人处世应当中庸。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也要分析出它的“中心思想”。因此,谈论中国思想史,自然也离不开“中心”。杨念群的《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当然也有它的中心,尽管从目录来看,这本书讨论的是中国思想史中的六个主题,即天下观、正统论、儒法思想、老庄智慧、新儒学与中国佛教。当然,犹如思想纵使千头万绪、丝丝勾连,因此这六个主题总能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们在书中连贯一气。然而,如果真的探寻本书的“中心”,那么这个中心便是权力,也是一般思想史研究写作隐而不彰甚至刻意回避的关键点。
权力的制衡与分配,一直贯穿于中国整部思想史之中。无论是儒法之争中的公私之分,道术之别,还是看似以清净无为为宗的老庄,以及以诸法皆空为旨的佛禅,只要落在世俗层面,无不围绕其奔走。
道释二家更是提供了一套该体系下的生存哲学。就像书中所指出的那样,道家的无为只是帝王的专享特权,普通民众是没资格讲无为的,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则完全是为统治者代言,因此《史记》中老子才会与韩非连传。如果说道家提供的是一套消极的统治术,那么佛家提供的则是一套消极的被统治术。将来世果报替换成速成的现世现报,用业报为世间苦难提供了一个可堪承受的理由。一方面破除个人内心的“执念”,可以阻止改变外界的冲动,为既定秩序造就了一套相对静态且稳定的环境;另一方面以修行等地的果报相诱,又能推动人有目的性地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尽管在本质上,这都偏离了道释原本的初衷,但在这套秩序体系中,它们又是如此丝丝入扣,以至于成为中国最盛行的两大信仰。
行笔至此,或许要提出那个最关键的问题,权力与思想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回到这本书的书名《问道》来。
不妨还是回到汉代,这个将开国皇帝刘邦与儒家先师孔子一并神化作为后世治统与道统圣王圣人代表的时代。以“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闻名的河间献王刘德,毫无疑问可以作为“道”的代表人物,当他去朝见至高权力的统治者汉武帝时,汉武帝“问以五策”,就像是一场“问道”,而献王也应对无穷。但汉武帝只用了一句话就结束了这场“问道”:
“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
这本是儒家孟子用以阐发以德服人之道的典故,却被汉武帝用来暗示高踞权力中心的统治者对权力受到挑战的敏感。刘德自然听懂了其中的深意,于是他回到封国后便“纵酒听乐,因以终”。
《老友、爱人和大麻烦》
作者: [加]马修·派瑞
译者:陈磊
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成功者的回忆录,也是一本失落者的忏悔录。作者马修·派瑞,因为饰演《老友记》里的“钱德勒”而成为世纪之交炙手可热的演员,赚取了他本人曾不可想像的财富。命运却捉弄了这个成功者。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样或那样的医疗机构度过,为了活下去,他把自己熬成了一个职业病人,终年54岁。去世前,他不止一次在治疗过程中呼吸骤停,昏过去,或者换个词——痛死过去——有一次还断了肋骨。他为酒精和药物上瘾付出了无法承受的代价,他折磨着身边的人,也被命运戏弄着、折磨着,失去爱人,失去感知生活的能力,直至失去了他那条满目疮痍的身体。
在52岁这一年,马修·派瑞写了这本《老友、爱人和大麻烦》。他一直在为所有痛苦寻找某个最初的理由,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事件。出生次月就因为哭闹而服用了苯巴比妥,药一下去,他就昏睡过去,“消停了”。养育他的单身妈妈也才能安静地待一会。5岁时,他被送上飞机,飞向远方去寻找另一个亲人,成为“无陪儿童”。一个人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把他此生的处境追溯至童年?这恐怕是不确定的。马修·派瑞令人信服的是,他比较完整地讲述了童年、少年和成年各个阶段,不回避任何“何时如此”“为何如此”的经历。全书各章节均包括“过去”和“当下”两部分,将年少的他与被治疗的他一并置于读者眼前。“给所有受苦的人,你知道我在说你。”这是他写在扉页的话。
《根深叶茂:关于树的一切!》
作者:[英]保罗·史密斯
译者:殷茜
版本:鹦鹉螺 | 中信出版集团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树曾经是地球的主角之一,它们覆盖了全球约1/3的陆地表面。自大约3.5亿年前树木首次出现以来,树的存在几乎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树影响着从水、营养和碳循环到全球气候的一切,为种类繁多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家园,即便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树提供商品,也为我们赋予生命的隐喻。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树?树的总数是多少?该怎样认识一棵树?曾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千年种子库(MSB)负责人的保罗·史密斯试图给我们以答案。从种子、树叶、树形、树皮、花朵到木材、木浆、香料、药物、水果,再到建筑、文学、艺术,树与人类之间结成了一张庞大而复杂的共生之网。正如作者所言,“归根结底,我们都是大自然的共生体。”书中全面讲述了树木的生命周期,以新颖的视角提供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世界树木概览,也是一次人类重新认识树木与森林历程的全景式回顾。显然,我们必须要明白:怎样看待一棵树。
《给孩子的中国历史启蒙课》
主编:马勇
撰稿:刘媛媛
版本:魔法象童书馆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荐理由:
这是一套由国内知名历史学家亲自编审的面向7岁到12岁孩子的中国历史启蒙读物。本套书共13册,分别讲述了神话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和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等13个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本套书从孩子的阅读习惯出发,语言浅白简练,故事生动,使久远的历史变得鲜活立体。在历史故事主线之外,还穿插丰富的小栏目,如“想一想”“我爱做研究”“知识小站”“一起看国宝”“成语大课堂”“诗词链接”等,拓展历史知识,引发思考,顺应大语文教育,多维度提升孩子的文史素养。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国风插图和真实的历史、文物图像让孩子在读懂故事、学会思考的同时,充分打开想象空间,获得审美享受。
新书月榜,正在去往更多书店
这是2024年第一期关于“新书月榜”去往城市与书店的故事。在此特别感谢参与新书月榜的22家书店,在去年年初开启这个专栏的时候,我们从未想过可以以这样的方式遇见你们,遇见来自不同城市的读者朋友们。
站在新一年的开始,我们希望这个栏目可以更长久地陪伴大家更好地去阅读,就让我们一本一本地、慢慢地走到未来去看一看,看四季无恙,看那个更好的你!
2024,新书月榜,期待更多城市书店或空间加入我们,期待以书展的方式去往更多的活动现场!
Station 16
济南•信尚书店|从旧时光里长出新的丰茂
位于济南的信尚书店,就坐落在大明湖畔,其所在的建筑是经过旧楼改造的一个纯白色建筑,与周边其他老旧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晚来临,坐在落地窗前,不远处一簇簇矮树,荡漾的湖水,尽在眼下;远处的人看过来,昏黄灯光下的书店,像是一个思想的盒子,历史的、现在的,仿佛时间就在此凝结。
湖水沛然,历久而弥新,晚风习习,从那些在阅读里度过的旧时光里,总会长出新的丰茂。
Station 17
沈阳•呐喊书店|呐喊一整座春天的来临
藏身于沈阳居民区的呐喊书店,改造于一座废旧的锅炉房——属于上个世纪旧厂房标志性的红砖外表被白色的外墙取代,锅炉房左高右低的房屋结构也被巧妙改造为玻璃房和露天的阳台——虽然建筑不高,并被居民楼所环绕,但这里就像是整座城市的窗,一切都是飞扬的,像这座老工业城市里曾有过的沉重的,也浪漫的。
鲁迅先生曾在《呐喊》这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呐喊的由来就是“偏苦于不能全忘却”。呐喊书店的存在提醒着我们,无论有声无声,总有人在呐喊——永远不要失去内心的声音,去呐喊一整座春天的来临。
Station 18杭州•无料书铺|空间有限而无垠
简洁至极,完全淡灰色的空间,无料书铺,将这一次落地杭州富阳区的店定义为一个如美术馆一样的空间,而美术馆最大的特点大概正在于一场展即是一个世界。无料书铺想要提供给读者的大概也是这样的一个空间吧——拥有塑造各种场景的可能性,空间有限而无垠。
新的一年,你已经准备好了吗?从走进无料书铺开始,去遇见一种未曾希冀的生活。
Station 19天津•广州购书中心|在城市的森林里成为溪流
世界近在咫尺的忙碌、回旋,开在天津一家商场里的广州购书中心,却像是一条依势而过、不曾改变过节奏的溪流,给城市带去另一种质感的生活片段。
阅读,也是一条溪流,小步的,缓慢的,摸着一个字一个字,循着一本书另一本书,去到比星星更远的地方。新书月榜,希望可以是你小小的导航,分享所有在路上曾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意外的风光。
Station 20长沙•长沙十二时辰|小事物里的阔大寂静
长沙十二时辰是一个并不太大的书店,但就是在它并不庞大的身躯里却住着一个如巨物的灵魂——阔大、寂静。疏朗的陈列方式,以天光点亮圆形的活动区,以书为咖啡命名,店里从未间断的展览有时像山、有时像水、有时像橘子洲头拂过雕塑发间的风。
Station 21
上海•乐开书店|另一种的“生活在树上”
坐落在上海文定路的乐开书店,紧凑而细密——太多的书,见缝插针的展览或活动,以及太多手写的痕迹,以句子制作的装饰……这一切就像是一根根的小树枝,在店主的编织下,将这个小小的阅读空间构筑为一个“巢”一样的存在。
是的,店主蜗牛很喜欢的一本书就是《树上的男爵》,书里写着:“许多年以来,我为一些连对我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情:生活在树上”。而开书店,不正是另一种在树上的生活吗,是一种“解释不清的理想”,而比这理想更珍贵的是,对这样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的探险与坚持。
Station 22
北京•大有书馆|太阳照在书页上
作为一家以红色经典为特色的书馆,无论是高大的铜门,还是入口处6米高的书墙,都给人一种深沉与厚重感。再往里走,豁然开朗,书馆南侧全部做了大面积的飘窗,再加上陈设的书架也多有中间“开窗”式的设计,阳光就那样穿越了整个书馆,照在书页上。而沐于阳光中的书,似乎也是暖的,有力量的。在这光中,在书中,仿佛看见一种开阔,值得人大步流星地走下去。
Station 12
武汉•境自在书店|热气腾腾的“自在味”
境自在,就像生活中的一碗“热干面”,不奢华,却是日常里最“润贴”的自在——顺其自然,自生自长,就会到达想要去到的地方。
Station 07
大庆•百湖城书艺馆|找到生活的基本需要
大庆,仍处于漫长的季节中。清冷的空气,厚衣的笨重,让人们不得不简化自己的生活,找到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穿法兰绒长裤之必要”“一点点酒之必要”“懒洋洋之必要”,以及比以往都更清楚的——阅读之必要。
Station 03
成都·寻麓书馆|两个月亮爬上来
一年中的第一个满月日,位于麓湖公园水畔的寻麓书馆,看天上的月亮升起来,看水中的月亮晃呀晃。生活需要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照亮脚下的路,一个在书里,梦幻泡影,有时却比岩石更坚,比土壤更沃,漂过时间的河,总会长出某一种果实。
书评周刊•新书月榜,期待遇见更多的书店!有意合作的书店或空间,欢迎发邮件至zhangyao2023@bjnews.com.cn。“阅读需要主张”,我们相信——好的阅读过后,会有新的世界出现。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宫子 张瑶 申璐;海报设计:师春雷;校对:付春愔 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