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商代甲骨卜辞中,“羌”频繁出现,可见商羌关系密切。
羌人究竟源自何方,与商有着怎样的关系?
为何落入商人之手后,常面临“处极刑”的结局?
甲骨卜辞中“杀戮羌人”的记录
甲骨文作为我国目前已知最早且体系相对完备的文字,生动展现了殷商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
在甲骨文记载中,居住于青海河湟地区的古老民族——羌族,是与商关系最为紧密的民族。
殷商时期,人们常占卜预测吉凶。
占卜者的姓名及所询问之事等信息,会被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这类文字记录,统称为“卜辞”。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涉及“羌”的条目接近2000条,包括“获羌”、“伐羌”、“用羌”、“以羌”等。
而在所有与羌有关的卜辞中,“杀戮羌人”的卜辞占了大多数。
有考古学家对出土的殷墟卜辞进行了详尽统计,发现商人至少杀害了6800多名羌人。
不仅数量惊人,商人杀戮羌人的手段也十分骇人。
从殷商祭祀坑中出土的遗骨情况可以看出,很多羌人是被腰斩、肢解甚至碎尸的。
比如在部分祭祀坑中发现,许多骨架是被砍断后零乱地扔在坑中的。
头、大部分手指、脚趾都被砍去,肢骨和躯干骨也被剁碎。
在卜辞中,也有一些明确指出了杀戮方式,诸如“伐”、“岁”、“卯”、“俎”等。
殷商时期的“人祭文化”
商人“杀戮羌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殷商时期的“人祭文化”。
殷商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人祭”的记载。
人祭之风在殷商盛行,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商人非常信任、依赖神灵和祖先。
相比于活着的人,商人更相信他们的祖先神有更大的力量。
甚至可以主宰人间的祸福与自然的变迁。
因此,殷商人沉迷占卜。
战争结果、庄稼收成、生老病死,就连“天气预报”都要通过占卜的方式向祖先寻求指引。
第二,商王朝视异族为非常危险的存在,对异族充满敌意与排斥。
所以,商朝频繁向周边邻国和部落发起战争,主要目的就是掠夺人口资源。
在这种原始巫术观念和对异族人的仇视心理共同作用下,商朝人对于生命的态度是“漠视”。
商人认为“人牲”是获得神灵庇佑所必需的高贵祭品,是他们与神灵沟通的最佳媒介。
“人牲”的地位越高、数量越多,就越能彰显他们的虔诚。
所以,在进行人祭仪式时,由于祭祀对象和目的不同,在人牲的选择上也有差异。
殷商时期,用人牲献祭的神灵主要包括祖先神和自然神。
从甲骨文记录来看,对祖先神的祭祀活动最为频繁,祖先神也是享用人牲最多的。
包括斩首、解剖、焚烧、曝干、烹煮等,总计十一种。
从卜辞记录中可以看出,斩首是应用最为多的方式。
商人往往通过斩杀异族人,来表达对祖先的虔诚。
此外,在人祭活动中,还存在性别差异。
通常斩首、解剖、曝干等手段多用于男性人牲,而焚烧、水沉等手段则多用于女性。
时好时坏的商羌关系
据统计,羌人是殷墟甲骨文中“人祭卜辞”的主要杀戮对象。
而且也只有“羌”,有一次被杀百人以上的记录,并且次数还不少。
祖庚时期对武丁的一次祭祀,甚至杀戮了300羌人。
毕竟,商朝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用人数量也很大。
这么多的人牲资源,从哪里获得呢?
自然就是那些在战争中掠夺而来,或者臣属国贡献来的异族人了。
研究甲骨卜辞可发现,羌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少数民族。
被称为“羌方”的方国,是商的强劲对手。
据考证,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均源自西北地区的羌人部落。
炎、黄二帝,黄帝姓姬,炎帝姓姜。
“姜”与“羌”在字形上非常相近,是由同一字分化而来,二者在甲骨文中也常被互换使用。
炎黄部落融合后,形成了“华夏民族”。
黄帝被尊为五帝之首,后人更视其为华夏族的始祖。
而黄帝之后,唐尧、虞舜、夏禹等人物又相继涌现。
因此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夏王朝的主要部族就是羌族。
夏后氏是由羌族为主体,联合唐、虞两个联盟部族建立起的统一大国。
这一点,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证实。
例如,河南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的大口陶器尊等器物上,发现了20多种夏羌古文字。
四川汶川县夏禹“圣母祠”的石刻古羌文字,与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古羌文字在笔画上也颇为相似。
商汤灭夏后,羌仍然是商的重要方国。
殷商时期的羌也被称为“羌方”,主要包括北羌和马羌两大部落。
至于商与羌的关系,应该说是时好时坏的。
比如,《诗经商颂殷武》称:
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在位时,氐、羌等远方部族,都纷纷前来参与祭祀,朝贡商王。
这说明在商汤时期,羌人已经臣服于商朝的统治之下。
然而,后来的甲骨卜辞中却频繁出现与羌人交战的记录。
这既表明商羌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也侧面显示了羌人的实力相当可观。
毕竟,如果羌人实力很弱的话,商人也就不用特意在战前进行占卜了。
到了晚商武乙时期,羌商关系恶化,武乙甚至计划动用“五族”的力量去征讨羌人。
这也进一步证明了羌人的势力十分强大。
参考资料
[1]李健胜.夷夏羌东中西说[J].青藏高原论坛,2014,2(04):1-10.
[2]唐際根,牛海茹.殷墟王陵區人祭坑與卜辭所見“羌祭”及“殺牲法”研究[J].人文中国学报,2013,(00):41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