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古装剧的“蒺藜”,美颜仙方中的植草,果真有那么神奇吗

吴江野鹤 2024-11-03 14:08:46

《女医明妃传》中被后宫佳丽三千人追捧的“七白膏”美颜“仙方”之中,就有“蒺藜”这味中草药。此外,还有白芷,白蔹,白术,白芨,白茯苓,白僵蚕等6味。

图片01~02):蒺藜的花与果

“七白膏”美颜仙方源于宋代《太平圣惠方》和元代的《御药院方》。相传该美颜“仙方”具有“祛黑斑”“润肤泽”“防皱缩”的功效。

谁令她“貌美如花”?蒺藜果真有那么神奇?

在人类的眼中,杂草往往被视为无用甚至有害的植物。比如屈原《楚辞》之中就称“蒺藜”为“恶木”。然而在这些不起眼的生命体之中,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图片03~04):蒺藜地上植株

蒺藜,作为一种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干旱地区的植草,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还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和一些引人入胜的杂草趣味故事。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蒺藜”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蒺藜”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蒺藜”是木兰纲蒺藜目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图片05~06):蒺藜的花

蒺藜的茎平卧于地面,淡褐色,基部分枝,全株密生丝状或绢丝状柔毛。植株茎长80~100㎝左右。叶片为偶数羽状复叶,6~14片,对生,下面布满白色伏毛。小叶矩圆形,先端渐尖或钝圆,基偏斜生近园形,全缘无齿。

花单生于叶腋比较小,两性,黄色。花梗较为短粗。花萼片宿存,生花盘基部。

蒺藜果实为分裂果,由4~5个不开裂、带刺的心皮的果瓣组成,每个果瓣卜有长短棘刺的硬尖1对,这些刺能够刺伤人和动物的皮肤,背面有硬短毛和瘤状突起,因此得名“蒺藜”。花期5~8月,果期6~9月。

图片07~08):蒺藜的果实

蒺藜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怕涝,以阳光充足、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均有分布。蒺藜的适应性极强,能够在多种恶劣环境中生存,无论是沙地、荒地、山坡还是居民点附近,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蒺藜主要通过种子繁殖。每年8~9月,种子成熟时,人们就会选取个大、充实、饱满的绿白色果实,晒干备用。可赏可入药。播种前,需要将种子碾开,使果瓣分开,簸去果刺和壳渣,留下纯净种子进行播种。

《本草经集注》中载蒺藜:多生道上,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

图片09~10):蒺藜的果实

《本草衍义》中载蒺藜: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此正是“墙有茨”者。

“蒺藜”是古装剧“美颜仙方”中古老而神奇的中草药,具有“平肝疏肝”“解郁补肾”“祛风明目”“止痒”“降糖降脂”“抗衰老”的功效:

蒺藜在中医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运用历史和广泛的使用价值。它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等多重功效。

图片11~12):山野上的蒺藜

对于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心烦易怒等症状,蒺藜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它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风邪引起的皮肤瘙痒和风疹,促进风疹的破溃愈合。此外,蒺藜对目赤翳障等眼部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改善视力。

《神农本草经》中载蒺藜:味苦,温,主恶血,破癥结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

图片13~14):蒺藜加工前后

《本草纲目》中载蒺藜:气味苦,温,其性宣通,利肝肾。《名医别录》中载蒺藜: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瘘,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痒。《本草经集注》中说“蒺藜”还可以制作“摩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蒺藜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生物碱、黄酮、氨基酸和甾体皂甙等。这些成分赋予了蒺藜降压、抗心肌缺血、延缓衰老和增强性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蒺藜在调节血脂、降血压、保护心肌等方面也展现出积极的治疗效果。

图片15~16):蒺藜植株上的果

“蒺藜”的药材趣味故事与“草言草语”:01)“蒺藜”在《楚辞》中被称为“恶木”。

在《楚辞》之《七谏~怨思》之中,蒺藜被称为“恶木”,用以比喻小人。

“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

诗中的“江离”是“香草”,也就是今天的川芎,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药材。而“蒺藜”在这里与“江离”相对比,是用以来比喻“奸侫小人”等恶人,故蒺藜就成了“恶木”。那么“江离”就是“忠贞”“贤良”的代称。

图片17~18):蒺藜田间植株

02)蒺藜与博物学家的探险故事。

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在他的著作《杂草的故事》中,讲述了他与蒺藜等杂草的亲密接触故事。

他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著作,厘清了人类与杂草的关系,并试图为杂草洗清污名。梅比认为,杂草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它们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的这一观点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杂草在生态格局中的角色和价值。

所以“杂草”是生在了它不该生长的位置,才招人们嫌弃成了“废”物。

图片19~20):蒺藜生长发育环境

03)江湖 暗 器“蒺藜子”源于蒺藜果形。

蒺藜果实外观形象独特,带有锐刺,因此也成为了传奇文学与古装影视剧之中,江湖暗 器“蒺藜子”的来源。

这一形象不仅增加了蒺藜的神秘感,也让它成为了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常见元素。

图片21~22):古人模拟的“蒺藜”暗 器

04)“蒺藜”与子质“树人”的故事:

《韩诗外传》中载:战国初期有一个大臣名字叫“子质”。在他做官做到最得势的时候,培养提拔了一大批有才之人。

后来,子质得罪了权臣魏文侯而遭到排挤和打压,被罢免了官职。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求情,包括他提拔重用的弟子。

无奈之后,子质就离开了魏国到了赵国。赵国领导接纳了子质。

图片23~24):路旁的蒺藜植株

一次赵国领导与子质喝酒闲聊,子质就将他在魏国的这个“憋屈”事,一股脑儿地给领导讲了。而且埋怨他这些弟子和提拔重用之人不晓得“知恩图报”。

领导听了子质的“抱怨“,然后开导他说:春天种下桃李,夏天可以纳凉,到了秋天还可以吃上青脆的果子。

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不但夏天没有纳凉休闲的地方,而且到了秋天,你更没可口的果子可以食用。弄不好,你还会被蒺藜果上那个尖尖的硬刺,刺得你满身都是伤痕。

图片25~26):蒺藜植株

君子选拔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要先“精准”选择人才再培养,回报就大不一样了。

子质听了领导的“训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这个故事中的“蒺藜”是不是与《楚辞》中的“蒺藜”有“异曲同工”之妙。

“藏”在诗词之中的“蒺藜”: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载: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图片27~28):蒺藜果子

释义:诗中的“茨”就是我们今天的蒺藜,它是一年生或者二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夏日开五瓣黄色小花,秋天结果子。其果由五颗小干果合成,满身都是刺,坚锐硬利得狠。

古人认为“茨”亦即蒺藜是“不吉祥”之物,应该铲除才是。所以,“茨”就成了《楚辞》之中的“恶”木。

写在最后面的结语:

蒺藜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杂草,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还承载着与人类文化相深厚的联系。

图片29~30):蒺藜果与花

通过深入了解蒺藜这些方面的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这种植物,还能够重新审视这些植草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珍视这些生命体为我们带来的丰富和多彩。

0 阅读:3

吴江野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