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上世纪中国援越始末,及1979年对越反击战背后中美苏的博弈

历史文史道 2024-10-21 19:03:02

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国在面临无法再忍的边境挑衅与威胁之下,被迫采取的一次果断行动。

最终以我国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那场冲突之所以被冠以“自卫反击”之名,其根源在于中国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对越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慷慨援助。

无论是在物资、技术还是人力上,中国的支持力度都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越南的援助。

时至今日,从援助的深度、广度及资金投入来看,中国依然是越南历史上接受援助最多、最全面的国家之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中国给予了如此巨大的帮助,越南非但没有对此表示感激。

反而转而对中国采取了敌对态度,甚至诉诸武力,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安全和主权尊严。

在此背景下,1979年2月17日,我国在忍无可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迫集结了包括10个军、29个步兵师在内的约40万大军。

从云南、广西两地边境同时出击,对越南北部发起了迅猛而有力的反击。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至3月16日,我国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占领了越南北部的20多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和县镇。

面对我国的凌厉攻势,越南方面不得不承认失败,而中国则在取得胜利后,基于国家发展经济、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局考虑,主动撤出了越南领土。

在那场战争中,越南方面的死亡人数接近10万,而我国也付出了约1.9万人的牺牲(包括失踪、因伤病逝等)的沉重代价。

然而,当我们审视那场冲突的深远影响时,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也并非表面战绩所能简单评判的。

中国援越始末

历史上,越南曾一度是我国的藩属国,尤其是清朝时期与我国保持着密切关系。

19世纪中叶,大约1850年左右,越南遭遇了法国的侵略,其主权与独立受到了严重威胁。

面对法国的强势扩张,大清虽有心干预,但碍于国际形势与自身实力,不便直接出面。

于是,大清通过支持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间接地与法军进行了顽强的对抗,展现了维护越南稳定的决心。

法国的殖民并未持续太久,随后越南又陷入了日本的铁蹄之下。

直到1945年,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无条件投降,越南才终于迎来了名义上的独立。

那一年,曾在中国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的胡志明,在越南的巴亭广场庄严宣读了《独立宣言》,那一刻标志着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正式成立。

然而,越南的独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新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不甘失败的法国殖民者再次卷土重来,试图重新夺回对越南的控制。

1946年3月,法国登陆越南西贡,越南再次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在这危急关头,胡志明向中国发出了求助信号。

当时,中国作为越南的友好邻邦,对越南的困境深表关切。

1950年7月,由陈赓、韦国清率领的军事顾问团踏上了越南的土地,他们不仅为越南提供了宝贵的军事指导,还协助越南人民军对抗法国侵略者。

同时,大量的军用物资也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越南,为越南的抗法斗争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

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战,1954年,越南人民军终于击败了法国,取得了抗法战争的伟大胜利。

随后,法国在日内瓦与越南签订了《印度停战协定》,越南北部因此获得了完全的解放。

然而,越南的和平并未持续太久。

在法国刚刚撤离后没多久,美国又开始在越南捣乱。

他们扶持越南南方的傀儡皇帝,企图通过分裂越南来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这一举动再次将越南推向了战争的深渊,也为后续的越南战争埋下了伏笔。

1957年,随着美国对南越吴廷琰的支持日益加强,南北越之间的紧张局势终于演变成了全面的战争。

在南越的强势进攻下,北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面对这样的危机,胡志明再次向中国发出了求救信号,希望中国能够伸出援手,帮助北越度过难关。

中国,作为北越的坚定支持者,出于战略缓冲的考虑,毫不吝啬地向北越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

数据显示,从1956年到1962年的六年时间里,新中国向北越输送了惊人的军事援助:

27万多支各种枪械,近2亿发子弹,1万多门各种火炮,以及200多万发炮弹。

此外,还有1000多辆汽车、28艘舰船和15架飞机,以及大量的其他军用设备。这些物资的到来,为北越军队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

在如此庞大的军用设备加持下,北越军队很快就在战场上占了上风,对南越军队形成了压制。

然而,就在北越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美国却直接出兵干涉了越南战争。

1964年,美国看到南越军队的战斗力不堪一击,于是决定亲自下场,试图扭转战局。

面对美国的直接干涉,胡志明再次向中国求援。

中国作为越南的坚强后盾,再次毫不犹豫地加大了对越南的援助力度。

从中越建交到1974年底的这段时间里,中国向越南提供的军事物资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各种枪支213万余支,火炮7万多门,枪弹12.4亿发,炮弹1800多万发,舰艇176艘,坦克和装甲车872辆,飞机170多架,汽车1.6万多辆。

这些物资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几乎涵盖了战争所需的所有装备。

除了提供物资援助外,中国还先后派出了32万志愿军入越参战。

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美军很快就招架不住,最终不得不认输并撤出越南。

中美苏背后的博弈

美国撤出越南后,我国对越南的援助依然没有停止,反而进一步加深了。

当时我国不仅信守承诺,为越南建设了数百个成套项目,还持续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与技术支持。

据统计,到1978年,在承诺建设的450个项目中,已经完成了339个。

甚至在越南公路两边的电线杆和电线,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也都是中国提供的援助。

接着再说美国。

抗美援朝与抗美援越两次战争,美国被彻底打服了,那时起随着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开始发现曾经占据上风的自己,开始落后于苏联。

为此,为了制约苏联,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与我国的关系,并有意与我国冰释前嫌。

从1971年基辛格的秘密访华,到次年尼克松的正式访华,中美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彻底结束了长期的对抗状态。

而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北方的苏联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已经陷入了紧张状态,彼此间的信任基础被严重侵蚀。

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开始寻找机会来制衡中国的影响力。

越南,作为苏联在中国南部的重要棋子,被精心策划地卷入了一场复杂的地区博弈之中。

苏联一边积极鼓动南越黎笋政权非法侵占南海的部分岛屿,同时在中越边境频繁制造事端,恶意挑衅,甚至恶意射杀中国的边防人员。

更可甚的,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野心膨胀,出现了大面积的反华情绪,还扬言要入侵柬埔寨,试图进一步扩大其在地区的影响力。

苏联的这一系列动作,实质上是在试图通过越南的力量来围堵中国,试图构建一个以苏联为后盾、越南为前沿的防御体系。

一旦越南在苏联的持续支持下成功掌控整个中南半岛,那么苏联和越南将形成对中国的夹击之势,这无疑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考虑到苏联一贯的扩张主义倾向,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在包括南海在内的关键区域增加驻军,这将极大地加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面对越南在苏联支持下的持续挑衅与扩张行为,以及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在多次警告无效后,不得不做出坚决回应。

其实,早在1978年12月初,我国就已经制定了对越发起作战的详细预案,并迅速调集了30多万兵力在中越边境完成集结。

同时,当时中国也在等待一个关键的时机,那就是中美建交的确认。

一旦中美建交完成,中国的国际地位将更加稳固,苏联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将受到一定制约,不敢再为所欲为。

终于,在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正式签订,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而就在中美建交后不久,1979年2月17日,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

那场战争不仅是中国对越南侵略行为的正义回应,也是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捍卫国家利益方面所做出的坚定努力。

读者们,关于“对越反击战背后真相”,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