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军世】今天这艘驱逐舰,第一眼看上去,它更像是一艘电子战舰,主要是其舰桥上方的那个巨大雷达罩,在现代战舰中,一般只有需要多部大型雷达的电子侦察船或者遥测船只才会有,而作为一艘军舰,这个雷达罩确实有些大的“过分”了。
巨丑的驱逐舰:“大头无比”,比45型顶的“球”要大得多
现代战舰中,用“头上顶个球”这句话用来形容英国新型的45型驱逐舰并不过分,因为其主桅杆上顶着的雷达,确实是个“球”,这在现代海军中已经很少见,因为现代海军中的“正经”相控阵雷达都是4面阵,固定于舰体的上层建筑上的,而45型的雷达因为“面数”不够,所以需要这颗“球”和传统雷达一样进行旋转,不过对比今天要说的这型驱逐舰,那就真的是“大头”了。
该舰是法国 “絮弗伦”级驱逐舰,因为法国海军中并没有驱逐舰的分类,所以该舰被法国海军称之为护卫舰,絮弗伦级是二战后法国的第一代防空驱逐舰,排水量为标准5335吨/满载6780吨,舰全长157.6米,宽15.54米,最大航速34节,续航可达5100海里(9445.2公里),在当时,是一艘个头很大、性能很强的驱逐舰。
1、“大头”驱逐舰,雷达罩超过舰宽三分之二
絮弗伦级的巨大雷达罩中,容纳着重要的对空搜索雷达,絮弗伦级所搭载的DRBI23型雷达是1950年代末法国研发的D频段三维对空搜索雷达,搜索距离可以达到400公里,虽然在水平方向上仍然是机械扫描,不过在垂直方向上已经做到了电扫描。
但是,在当时,雷达的性能相对有限,为了获得强大的性能,增大雷达的天线是比较简单且实惠的方式,要比研发新一代技术要容易的多,DRBI-23B雷达的卡塞格伦天线长度已经达到可10米,可以进行360度旋转,而为了保护这娇弱的雷达和天线,其外围有不得不增加了一个直径达到11米的雷达罩,要知道絮弗伦级全舰宽不过15米多,这个巨大的雷达罩的已经超过了舰宽的三分之二,于是就有了“大头”的效果。
对比之下,现代的英国45型驱逐舰和法、意的地平线级护卫舰,也都采用了圆球型雷达罩,但是与絮弗伦级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45型和地平线级并不是为了放大雷达天线,如45型是为了降低建造成本,“桑普森”相控阵雷达没有采用4面阵,因此需要这颗“球”和传统雷达一样进行旋转,以保证探测角度,不过因为雷达技术的提升,雷达小型化的发展,已经不在需要那么大的一颗“球”了。
2、后知后觉的防空需求
絮弗伦级驱逐舰是配合法国海军航空母舰所建造的,不过却并不算是“原配”,因为二战中的沦陷,法国军事技术方面的发展相对停滞,海军方面更是不能与二战后美国和英国相比,法国在1955年开工了“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首舰克莱孟梭号1961年服役,该舰是二战后欧洲第一种常规动力弹射型航母,不过对于航母编队的建设,法国的经验显然准备不足,因为此时法国发现航母编队缺少重要的防空舰艇。
此时,法国海军在防空力量方面显然准备不足,尤其是1960年开始,“冥河”反舰导弹开始装备苏联海军,世界海军也开始进入了导弹化的时代,加上航空兵也早已进入涡轮喷气式飞机时代,海军舰艇尤其是重要的航母编队面临严重的防空压力,法国海军需要为航母打造强大的防御网。
于是法国在1962年开工了絮弗伦级防空驱逐舰,首舰絮弗伦号D602到1967年服役,2号舰迪凯斯纳号D603到1970年才服役。
3、火力均衡的法国驱逐舰
在武器装备方面,絮弗伦级装备有双联装“马祖卡”(Masurca)MK1中远程舰空导弹系统,这是采用早期舰载防空系统常见的发射方式,美国提康德罗加级驱逐舰的前5艘,其实也是双联装发射器,后才改为垂发系统,“马祖卡”导弹的射高可以达到30公里,最大射程为55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3马赫,备弹数量为48枚,絮弗伦级后还搭载有4枚著名的飞鱼MM38型反舰导弹。
另外,絮弗伦级还搭载有2座100毫米舰炮,4座20毫米炮,4挺12.7毫米机枪,2具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并搭载有1座"马拉弗恩"AWS反潜作战系统,备有13枚火箭。
在舰载电子设备方面,除了巨大的DRBI23型雷达,该级舰还搭载有1座DRBV15A型对空搜索雷达,并有两部DRBR51型导弹发射控制系统以及1部ARBB33型干扰机。为了保证反潜能力,絮弗伦级除了船壳中的DUBV23型声呐,还有DUBV43型变深声呐,DSBV62C型拖曳声呐。
絮弗伦级在防空和反潜方面,能力很均衡,在当时属于高技术水平的驱逐舰,不过2艘舰服役后并没有什么战斗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