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赛季都会有外援陨落,这是CBA联赛的常态。然而,在这个赛季,这种现象似乎更加突出和令人不安。
每轮比赛就有2名外援被裁掉,这让CBA成为了目前世界篮坛上最难生存的联赛。事实上,本赛季已有21位外援遭到俱乐部”清洗”,这场景令所有关注CBA的篮球迷心寒。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一现象?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要明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CBA球队签约外援时更加谨慎和严苛。如今,大多数外援合同都是非保障性合同,这意味着只要外援无法快速适应球队,展现出色的竞技表现,就很可能会在转正期前被球队裁掉。再加上CBA对外援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场上的出色发挥,还需要他们能够很快融入球队,与队友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默契。但现实是,仅凭出色的个人表现是远远不够的,薪资优势也已经不再明显,这让许多外援在CBA难以长期立足。
此前,不少外援曾将CBA视为”人傻钱多”的捞金天堂,像当年的肯扬-马丁和阿里纳斯等大牌球星来到CBA,仅仅打个10几场比赛就能轻松赚取上百万美元。但如今随着CBA联赛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在外援合约方面的变革,如果这些外援无法做到在场上”又当爹又当妈”,积极融入球队,那么他们注定是难以在这里长期生存下去的。
不仅如此,以往CBA曾经引进过一批如马布里、哈德森、哈达迪等传奇外援明星,但如今这样的外援已经越来越少了。俱乐部更加青睐那些能够迅速适应CBA联赛,且与球队整体配合默契的外援球员。可以说,CBA已经从过去的”人傻钱多”的捞金天堂,变成了对外籍球员生存环境最为严苛的联赛之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即便是此前被认为能够在CBA立足的外援,也难逃被裁的结局。就在本次CBA俱乐部杯赛上,深圳队放弃了表现尚可的外援厄泰尔,广东队也可能会在下一阶段正式的常规赛中放弃他们此前引进的外援阿姆斯,这些都是明确的警示。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刮彩票”的方式去寻找CBA优秀外援的球队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的概率已经非常渺茫了。
可以说,在这个赛季的CBA联赛上,外籍球员的生存环境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每轮比赛就有2名外援被裁掉,这种现象令人不寒而栗。不知未来CBA联赛还会进行哪些改革,是否会进一步收紧对外援的政策,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那些想要在这里谋求发展的外籍球员来说,CBA已经成为了一个”葬身之地”。
我们不禁要问,CBA的这一”外援清洗潮”会对联赛未来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这无疑会打击外籍球员对CBA的信心,可能会影响联赛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这或许也会推动CBA在人才培养、球员培养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从而促进联赛的健康发展。
无论如何,CBA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篮球联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期待看到这个联赛能够在为国内球员提供更好舞台的同时,也能为外援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球迷奉上精彩的篮球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