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共同宣布,将推出美国史上首个1万亿美元国防预算,较2025财年国会批准的8950亿美元激增11%,远超冷战高峰期的军费水平。
这一决定引发全球震动,在“美国优先”口号下,特朗普正以关税战加军事施压,尝试重构美国的“单极霸权”。
特朗普公开宣称:“美国必须建设军队,因为外面有太多坏势力。” 赫格塞思则在社交媒体强调,这笔预算将“提升杀伤力与战备能力”。
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在这1万亿美元预算中,至少3000亿美元将用于航母舰队升级、B-21隐形轰炸机量产和高超音速武器研发,目标是应对中国崛起与中东乱局,维持美国的霸权。
但讽刺的是,美国国防工业产能已严重不足。F-35战机交付延期十多个月,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故障频发,大量的军工零部件被外包给他国企业,就连五角大楼都承认“资金难以转化为实际战力”。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痛批,特朗普的这场“军费狂欢”,背后是尖锐的社会矛盾。美国国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曾指责,美国仍有50万无家可归者,大量儿童面临饥饿,老人付不起取暖费,万亿美元军费已成军工复合体牟利工具。
不过,特朗普从来都是一意孤行。这一次,特朗普突然宣布增加军费,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针对对象。
就在军费计划公布前48小时,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逐渐逼近伊朗海岸。
美军计划在中东部署双航母打击群,“杜鲁门”号航母已于2024年12月进驻中东,配合迭戈加西亚岛的6架B-2隐形轰炸机,形成对伊朗的海空立体包围网。
然而,美国的军事威慑,正遭遇胡塞武装的“游击战”反噬。3月以来,胡塞武装使用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在红海对美军发起了频繁的袭击。
也门胡塞武装的这种非对称战术,让五角大楼陷入两难。若升级打击可能引发伊朗参战,若撤退则颜面尽失。更致命的是,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反而促成伊朗与胡塞武装深度捆绑。
与此同时,伊朗也在国际范围内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面对美军双航母压境,中俄伊迅速展开战略协同。4月8日,中国外交部证实,中俄伊三国将于莫斯科举行核问题三方磋商。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调:“美国应停止武力威胁,重回伊核协议谈判桌。”
要知道,中俄两国就算不向伊朗提供直接军事支持,也能让伊朗的经济发展得到保障。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前几日宣布,伊朗已为任何战争做好充分准备,南部岛屿驻军完成战备升级。
伊朗这种“以战止战”的姿态,迫使美国不得不考虑军事冒险的代价。如果特朗普执意发起“军事豪赌”,美国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