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徐  庄  赋

徐喵喵 2025-02-14 09:46:18

庄名闫徐,县属定襄,水源繁代,山接太行。依忻定而枕五台,衔忻雄而扼神黄。将军解甲①,躬耕陇亩之中,少年出山②,竟通陶朱之策。漆山仰止,颂三千年报国忠勇③;沱水冰消④,延五百载风云激荡。

闫徐之美,美在景物:古称三宝:苜蓿盈滩,牛茭⑤散野,沙土路无泥泞之患。今人观之,何止六珍:黄鼠⑥展狡捷之能,甘草入药石之方,胶泥可手塑玩偶,沙地育红薯之王,二月杏花红,借问酒家何处?五月荷塘艳,但看花红别样;七月稻花香,听取蛙声一片;十月飞鹤来,沱河冰上舞霓裳……

拾级河垄,如登楼阁。瞰千年玉带蜿蜒舒畅,渺万里层云心潮逐浪!穷沟壑于东西,望阡陌于南庄,恬牛羊于烟汀,恍娱游于长江。晨则山雀声脆,杜鹃声亢;午则紫燕掠水,鳅鱼隐翔;昏则蛙声如潮,雉鸡引吭。近渚鹅鸭肥,远皋牛羊壮。河映华月水流缓,霞飞长空鸟声扬。驻足其间,则气凌彭泽⑦之樽;游走其上,便情迫稼轩⑧之杖!

闫徐之胜,胜于人文:石佛古寺,朝沐灵慧之光;皇姑旧阁⑨,暮浴古道斜阳。关帝神明⑩,慨叹万历中兴;双槐并立⑾,瞩望七百年岁月流光。昌道仁厚⑿,满园西瓜悉数奉君;后裔诚和,宗室子弟争作栋梁。一怒离故土,肇创小村商旅之路;赤脚越关塞,奠定僻土富庶之乡。公堂侧目,承相贵⒀不畏鞭挞;合众据理,河地图勒石流芳。含辛茹苦,诚育阶庭芝⒁兰;殚精竭虑,遍植桃李芬芳。终年负笈⒂,怀抱通谱信念;忍病呕血,不坠联族之志。风云际会⒃,常思救国济民;临危浩气,唯念红心向党。呈祥⒄宅心,尝济一村民众;方平⒅慈目,尽医民间疾苦。厚德载物,前贤不可一一尽述;与时俱进,后辈更须个个自强!

闫徐之厚,厚于历史。二月十九,观音庙人影熙熙;三月初七,皇姑会车流攘攘。古来沱水咆哮,地瘠民贫。许村⒆因此而遽没,闫园⒇随之而日衰。幸得清廷开禁,始入蒙地谋生。西口之路,非比寻常:大漠荒原,食人恶狼,兵匪猖獗,瘟疫张狂。不甘平寂,抛家舍业以雁行;为辟新路,携妻带子而萍荡。一曲西口情,两行热泪淌。幸赖先祖眼光卓著,智略超常。筑堤坝以防洪,开荒原而自养,置畎亩以日富,创商铺而名扬,东昌永(21)号,开启祖先之勋业;独立坝(22)村,永记合族之志向。商达省亲,终致煌煌财富之地;衣锦还乡,始有奕奕冠盖之庄。由此,五大华门(23)盛极一时,八大财主(24)光耀百世。清末离土客居者纵跨五十余村,而今移居蒙地者占据十之六七,淙淙古村史,斑斑西口伤。

闫徐之德,德在宽仁。临街则垂髫欢笑,近坊则鹤发慈祥。衢路齐正,八方通畅,门庭匾额,每有点睛之笔;富商旧址,常见堡宇轩昂。合村之民,徐氏甚众,敦亲睦邻,宽宏大量;崇文尚义,尊师敬长,融合异姓,仁厚诚谅;彰显大家气派,弘扬古道热肠。

思过往物华天宝,看今朝虎跃龙骧:雄忻高铁设站,县城公路贯通;宗祠(25)款款落成,机场银翼翱翔(26)。天时蓄力,地利助航,人和添彩,民心奋扬,幽僻小村昂首阔步,世外桃源蕖红稻香。君行健,正朝阳!

注释:

①将军解甲:道光二年《徐氏家谱》记载,徐氏始祖徐盛据传来自山东,出身军旅,在明代成化年间因军屯政策在闫氏庄园解甲耕田。

②少年出山:徐氏十世祖徐海晏,因少年家贫,客居横山村姐夫家中,姐夫是教书先生,常教训海晏,海晏不胜其烦,一怒之下,矢志走口外,(徐氏祖先从八世祖成登开始就陆续有人去口外谋生)一天中午趁姐夫未放学之时便匆匆上路了。走时姐姐给穿了一双旧鞋,姐夫回来知道情况后,慌忙拿了一双新鞋去送,不想因姐夫平时对海晏管教严厉,海晏以为姐夫要追回旧鞋,将旧鞋子脱下放于路中间,赤脚踏上北行之路,姐夫见越追越远,只得作罢。几年之后,徐海晏在内蒙萨拉齐独立坝开设东昌永商号,此后不断壮大,盛极一时。

③报国忠勇:指春秋义士豫让,晋卿智瑶的家臣。春秋末期,晋国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灭智,豫让为替主报仇,藏身闫徐庄北的柏树岭,涂漆吞炭,毁容哑嗓,埋伏于桥下,行刺赵襄子,不想赵襄子过桥时马惊,豫让行刺失败,此时已行刺两次,自知行刺无望,恳求赵襄子脱衣,赵襄子感其忠烈而从之,遂刺袍三剑,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自刎而亡,留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 悦己者容”的千古名句,后柏树岭改为漆郞山。

④沱水冰消:明万历定襄县志载:“绕县冶如带,每春时南岸坚冰先泮”,景标:“沱水冰消”。清康熙定襄县志列“沱水冰消”为八景之一。

⑤ 牛茭:蔬菜名,可入药。古谚有云:闫家庄,三件宝,苜蓿当牧草,下雨滑不倒,立秋挽牛茭。

⑥黄鼠:俗称耐猴,闫徐庄沙滩上常有黄鼠、花鼠(俗称圪狸)等活动。

⑦彭泽:指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曾任彭泽县令,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

⑧稼轩  辛弃疾,号稼轩。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名句,晚年常扶杖而行。

⑨皇姑旧阁:闫徐庄村西的皇姑墓据传为春秋时赵襄子的女儿,每年农历三月初七,都会有人来这里集会(求子还愿)

⑩关帝神明:闫徐庄村南有关帝庙,据碑记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经多次修缮,至今香火不断。附近还建有古戏台,应为同期修造。

⑾双槐并立:闫徐庄村中央有两棵大槐树,据考证有七百年历史,今树上有铭牌,周围有栅栏。移居外地者回到故里总会在槐树下摄影留念。

⑿昌道仁厚:徐昌道,为徐氏九世祖,以种西瓜为生,康熙皇帝去五台山朝拜时路过闫徐庄,正值夏天酷热难耐,随行朝臣都口干舌燥,徐昌道敬献整片地的西瓜,康熙帝大喜,封徐昌道为恩赐老农,并赐八品官服一套,老人倍感恩荣,此后人丁兴旺,创立闫徐庄五大华门之一的南大门。

⒀承相贵:又名徐贡桐,谱名待献,以承相贵名行世。历史上,土地是重要的资产,周边邻村看到我村河地颇多,联合起来捏造事实以求骗取河地,承相贵一人当被告,由于没有准备,被诬告为扰乱公堂,被打得死去活来,几次休克。退堂后回村商议,收集齐所有合同证据,用铁的事实拆穿谎言,县里只得改判,并专门制作了闫家庄河地全图,立碑为凭。此后再无河地之争,此碑现存于徐氏祠堂。

⒁庭芝:指徐维淼,小名庭芝,字浩然。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先后考取黄埔军校,山西化工学院,北京高等教育学院,后献身于教育文化事业,历任季庄完小教师,横山高小校长,定襄简师教导主任,晋北专署视导组组长,忻县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等职。退休后回乡被聘为闫徐庄学校校外辅导员,在八十年代外语教学刚开始之际就义务辅导学生学习外语。一生经历了二十世纪不同年代波澜壮阔、极不寻常的风风雨雨,依然秉性如故,心怀国之大者,一脉从善如流。命运多舛,而正直善良,广结良友,助人为乐,成人之美。徐维淼一生殚精竭虑投入最多的是教育事业,退休前任定襄县第四任文化馆馆长,兢兢业业团结员工,培育学生,扶掖新人,资助贫弱,平等待人,桃李满天,深得民众敬重。

⒂终年负笈:指徐氏十五世祖水盈科,谱名则庆,光绪三十年修谱时,水盈科曾六度徒步往返晋蒙之间,为修谱一事背着家谱或铜钱来回穿梭,当时没有纸币,路上也不太平,家谱和铜钱都很沉重,最终因积劳成疾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⒃风云际会:指徐氏十五世祖徐会云烈士,乳名文歧,字庆符,1911年4月11日生于闫徐庄村,1926年考入太原进山中学,中学期间接受革命思想,1932年赴北平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入党,1934年任北平市委书记,1938年赴鄂豫皖边区工作,1946年回晋后被指定为太原地下党负责人之一,1948年10月太原战役前被杀害。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委和太原市委对徐会云的革命事迹进行了整理,并在太原双塔寺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⒄呈祥:徐海晏号呈祥太公,晚年回乡后热助乡邻,岁荒时不惜重资尽出以济一村之难,急公好义,有长者之风,历来为村民称颂。其长子占元,清嘉庆十四年加授飞骑尉;次子占鳌为嘉庆戊辰科武举人,后加授武信郎。占鳌子立仁为道光壬辰科见进士。

⒅方平:海晏之孙,清授贡生,林郞詹事府主薄,勤于读书及书法,中年染疾,即研习医学,后求医者踵门而至,公则悉心诊治,对贫苦百姓亦平易近人,岁值大荒则出己赈之,有乃祖之风。方平乃八大财主祖父。其次子孔彰公乃八大财主之父,以仲璜名行世,其意实为众还,乃因当年正值年丰,众人纷纷归还所借之钱粮的缘故。

⒆许村:一九九三年《定襄县志》记载,明代定襄城北青崇乡设三都,许村属辛安都,在今闫徐庄东南,清代许村已不复存在。

⒇闫园:闫氏庄园,闫徐庄古称闫家庄,此地原为闫氏庄园

(21)东昌永:徐氏十世祖徐海晏在内蒙古萨拉齐独立坝开设的商号。

(22)独立坝:蒙语为德力波,位于今天内蒙古大青山南麓黄河北岸。地处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县三县交汇之地,素有鸡鸣闻三县,文明汇四方之称。独立坝地处大黑河和大青山各山沟水系下游,黑河水由北向南流经托克托县河口镇汇入黄河,黄河涨水也可以倒漾到此地,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但极易被水淹,先人们要想种地就得打起坝来圈地耕作,由于是靠独家力量打坝圈地所以叫独立坝,至今这里还有徐家圈子、韩家圈子、胡玉圈子等地名。

(23)五大华门:闫徐庄徐氏家族在乾隆年间分别建立五大华门,包括后股九世祖昌定的华大门,后股九世祖昌保的北大门,东股九世祖昌业的东大门,东股九世祖昌道的南大门,西股九世祖昌高的西大门。

(24)八大财主:仲璜财主孔彰公有八个儿子,孙众二十四人,家业发达后筑有八亩大的堡城,古堡在抗日战争年代为防日寇占为据点而由抗日民众拔掉城墙外砖,现仅存内墙和北门,只有北门还是当年风貌。

(25)宗祠:指闫徐庄村的徐氏宗祠,2023年经过一年努力,在旧祠的原址上修缮完成。

(26)银翼翱翔:五台山机场在村北漆郞山下,如今开通民航,可达祖国各地,联通四海。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