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民警卧底毒窝24次,生命定格的瞬间,遗体被发现时全身白霜

元冬说娱乐人物 2024-12-04 05:03:38

1987年12月19日,云南省马关县的群众以最崇高的礼节,迎接着他们的英雄回家。可此时的英雄,已经永远定格在了25岁的年华。

四天前的那个寒冷冬日,年轻的缉毒警察陈建军,在一次卧底行动中壮烈牺牲。当战友们找到他时,那个画面让在场所有人落泪:他的头骨有三分之一的部位呈粉碎性骨折,左边的颅骨几乎全部凹陷进去,腹部有十七个大铁钉,鲜血染红了整件衣装。

他的身体已然僵硬,全身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白霜,而那双眼睛,依然倔强地睁着,仿佛在诉说着未完成的使命。

谁能想到,就在四天前,他还化名"张老板",在小坝么村和毒贩们谈笑风生。那是他第24次深入虎穴,为了打入马良明的贩毒团伙,他不得不改变形象,忍受着亲人、朋友鄙夷的目光。

"陈建军变坏啦,想不到当警察没两年就成了酒鬼赌徒。。。"这样的闲言碎语不时传到他父亲耳朵里。可老父亲虽然不解儿子的突然变化,但他清楚儿子工作的特殊性,常常无奈地对邻居说:"孩子大了,自己的路让他走吧。

他的妻子钟维维更是难以接受丈夫的改变,"陈建军成天赌场吃喝都搞上了,工资一分钱不给我,我带着女儿,他还反向我要钱,逼得我走投无路,只有离婚。。。"面对妻子声泪俱下的控诉,对毒贩心如铁石的陈建军的心也禁不住微微地颤动了。

他想解释,但又不能解释,他期望被理解,但又害怕被理解,一旦被理解了,身上的面具被揭开,那么他的工作也就到头了。

"我继承爸爸警察,这是我唯一的志愿,在缉毒工作当中粉身碎骨,我也绝不回头。"这是陈建军在《公安机关选招警察登记表》上写下的誓言。

而如今,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1987年的寒冬。根据统计,这个二十五岁的青年缉毒警察深入毒窝二十多次,抓获犯罪分子四十九人,缴获毒品五十余公斤。

这一次,他没能活着回来,但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诺言,用那双始终睁着的眼睛,凝视着他深爱的这片土地,守护着人民的安宁。

1962年8月1日,云南省马关县马关镇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恰好是建军节,老公安陈世军索性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建军"。

这个名字,仿佛注定了陈建军与警察这个职业的不解之缘。

小建军从小就对警察的职业充满了好奇,在玩耍的时候他常常学着警察叔叔那样装扮起来,腰间别着一个报废了的枪壳,装上一支木制的手枪。

"我长大了要当公安!"小建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引得几人哈哈大笑。这个童年的梦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时间一天一天地流逝,很快来到了1981年,陈建军高中毕业。在高考的志愿填报上,他果真毫不犹豫地填写了"人民警察学校"。

尽管最终的考试以几分之差落选,但小建军并未放弃自己的想法。白天他帮着父母上山摘茶、打杂,分担生活的重担,夜晚他继续自己的功课,决定第二年再战一番。

就这样,机会很快就来了。1982年中国首批缉毒警察的统考开办,陈建军毫不犹豫地报名并且以优异的成绩录取,最终被分配到了屏山县公安局缉毒队工作。

当年的小男孩,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在《公安机关选招警察登记表》上,陈建军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继承爸爸警公安,是我唯一的志愿,在缉毒工作当中粉身碎骨,我也绝不回头。

没人知道,这句话会在日后成为他用生命践行的誓言。而那个怀揣着纯真梦想的云南小伙,也将用他的热血青春,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缉毒警察是一个极为艰苦的工作,在进屏山县之前,朋友曾劝过他:"抓打、报复缉毒警察的事情时有发生。"

陈建军却笑了笑说:"做我们这一行的,不到需要的地方去,还到什么地方呢?"

他的工作是难以想象的艰苦,大山内的风吹雨淋、蚊虫叮咬、星辰伴月、走村串寨,这些已经是常人难以忍受的,更关键的是要面对着随时可能到来的生命危险与毒贩斗智斗勇。

1984年,一辆由马关镇开往昆明的客车经过平远街时被陈建军与其同事拦了下来。这是一次普通的例行检查。

"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将行李打开检查。"几名警察上了客车礼貌地说道。

在检查过程中,陈建军在过道上捡了一个小黑布包,他的手一扬,鼻子一皱,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与经验,他的心里顿时有数,这是毒贩为了避免检查时而采用的人货分离、丢货不丢人的手段。

他神色不变继续着检查工作,但是凭借直觉和经验他早已锁上了一个神色极为不自然的家伙。"这是谁丢的?"陈建军拿着黑布包,对着客车上的乘客喊道,连问几声,无人应答。

"打开看看。"同行的警察说道,"算了,这东西软软的不像是枪弹,倒像是包裹子之类的东西。"陈建军边说边将东西放回原处。

这便是陈建军的语言故事,等到客车被放行了大约五分钟,陈建军一行人骑着摩托车又迅速追了上来,猛地将客车堵住,几人一个箭步冲到车上,此时毒贩正慌忙地与把黑色布包从行李中拿出,这一下直接成了赃中之赃。

陈建军的机智能够让毒贩无处躲藏,在关键时刻还能救下众人的性命。三个月以前,陈建军的队伍收到消息,一名危险罪犯拒捕逃窜,上级要求他们尽快将其拦截代捕。

陈建军带着三个同事冒着连绵细雨堵守了三天,1986年6月16日下午,陈建军与战友们又堵下了一辆文山开往贵北的客车进行了严密的检查。

这样的惊心动魄,陈建军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每一次任务完成的背后都是在刀锋上舞蹈,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随着缉毒力度的不断加强,陈建军所面临的任务也愈加艰难。1987年的初冬,云南省广南县黑支果区坝子村的风带国火急火燎地走到了一户人家中。

这户人家正是大毒枭马良明的居所。风带国此次前来正是有笔大生意要与马良明商量。"我前几天刚从边境上弄来了一批货,真是盼到了头,事成之后,辛苦费按老规矩。

"两人商谈一番后,马良明兴奋地说道。

马良明四十几岁,而他却在黑道混迹了二十多年,经历两次劫狱,在1986年打伤一个警察逃出劫狱以后,至今逍遥法外。

化名"张老板"的陈建军也在这时悄然潜入了马良明的团伙。

"这么年轻,会不会。。。这样吧,你再亲自去一趟,把底细搞清楚。"马良明警觉地交代了风带国。为了打入贩毒团伙的内部,陈建军必须做出一副老江湖的样子。

12月15日,寒风呼啸。一辆轿车在广南镇停下,风带国热情地领着"张老板"来到一边的"贵州饭店"。不一会儿,马良明也来到了饭店。

这是他们共进的最后一餐。

马良明根据经验对"张老板"起了疑心,但陈建军依然冷静地周旋。当马良明要求查看"货物"时,他沉着地完成了每一个细节。

可就在最后收网时刻,一声枪响打破了平静。

在生死瞬间,陈建军依然坚守岗位,用对讲机发出了紧急信号。但由于毒贩狡猾地点地的原因导致战友们还没有找到他的位置,加之山高路远,对讲机功率又小,即便陈建军已经拖延了很长的时间,此时战友们却依然未联系上。

最后的激战中,马良明凭借多年的黑道经验,用木板狠狠地砸向陈建军的头部。年仅二十五岁的青年警察就这样倒在了任务中,用生命换来了毒贩的落网,也永远地守护了这片土地的安宁。

这一战,共缴获了枪支弹药,解救了众多无辜群众,但也付出了年轻生命的代价。那个时刻,陈建军用25岁的年华,完成了他的誓言:"在缉毒工作中粉身碎骨,我也绝不回头。

青山处处埋忠骨,1987年12月19日,陈建军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家乡的人民以最崇敬的礼节欢迎着自己的英雄。

英雄的墓前,屏山市公安局缉毒队的信任队长带着队友们举枪致敬,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他们也清楚,这样的仪式不会是最后一次。

1988年2月,陈建军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4月,陈建军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同年5月,被公安部追授为一级英雄模范。

陈建军的弟弟深受哥哥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陈维国、陈维江在警校毕业后相继成为人民警察,用实际行动续写着英雄的故事。

陈建军的女儿陈益林在陈建军牺牲时仅仅一岁半,多年来,在亲人的抚育下,她健康地长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农业大学并且取得了硕士学位。

"作为英烈的子女,父亲给了我一生的荣耀,我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立足社会,不给组织添麻烦,这才是对父亲最大的慰藉。

缉毒的战火在祖国大地依然延续,在无数像陈建军烈士这样的英雄无私奉献之下,中国终究会成为无毒之邦,到了那一天,烈士英魂定能够真正的安息。

0 阅读:3

元冬说娱乐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