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翀:桃花寺八景图册

人情在艺境 2025-01-19 00:18:49

张鹏翀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他的《桃花寺八景图册》是一幅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张鹏翀,生卒年:1688年~1745年,字号:字天扉,一作天飞,号抑斋、南华山人、南华散仙,人谓之漆园散仙,籍贯:江南崇明(今上海崇明)。

张鹏翀被誉为“画中十哲”之一,他的书法似苏轼,体貌苍润劲秀;绘画长于山水,继承“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画派,力主追摹古法。他的山水布置峰峦高伟,溪水幽深,笔墨清润,设色轻淡,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桃花寺八景图册》描绘了桃花寺四周的八处景致,每幅画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张鹏翀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典艺术的执着追求。

细腻的笔触:张鹏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寺周边的山水、树木、云雾等自然景观,使画面充满了生动的气息。

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中融入了古典诗词的意境,使画面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更富有文化内涵。例如,“虚窗纳万景,揽结供吟翰”等诗句,体现了张鹏翀对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追求古典艺术:张鹏翀在绘画中力主追摹古法,他的《桃花寺八景图册》正是这种艺术追求的体现。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绘画技艺,更传递了他对古典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收藏情况:该作品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桃花寺八景图册》中的每一幅画都充满了艺术魅力。例如,“澄澄汇鉴池,淙淙出乳穴”一景,描绘了清澈见底的池塘和潺潺流动的泉水,使人仿佛能听到水声潺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又如,“虚窗纳万景,揽结供吟翰”一景,通过一扇虚窗将室外的万千景色纳入画中,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体现了张鹏翀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

桃花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具体位置虽有多种说法,但张鹏翀的《桃花寺八景图册》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据史料记载,桃花寺在清代曾经历多次重修和扩建,成为当时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而张鹏翀的这幅作品,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得以领略清代画坛的辉煌成就。

总结来看,《桃花寺八景图册》是张鹏翀的代表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张鹏翀高超的绘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传递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典艺术的执着追求。这幅作品不仅是艺术史上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清代画坛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澄澄汇鉴池,淙淙出乳穴。

始讶古琴鸣,乍惜明珠裂。

声色摐摐地,坐对两清绝。

积素在高峰,是复涌晴雪。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涌晴雪

曾闻峰有鹫,不数溪称霅。

洗钵走白龙,之而振髯鬛。

复如延津剑,騞然出其匣。

底须忆匡庐,爱兹小九叠。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小九叠

倚松架三楹,屏风抱其外。

山灵茯苓润,风古笙簧会。

偶来坐白画,为我吹解带。

是地可消夏,旦夕吟清籁。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吟清籁

虚窓纳万景,揽结供吟翰。

写雾出我楹,归云入我幔。

触目契静悟,妙偈无全半。

却爱考功诗,开襟坐霄汉。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坐霄汉

有桃即武陵,何必寻源上。

忘俗即丹台,何必求方丈。

虚斋古而朴,福地萧且爽。

得彼环中妙,乐此云外赏。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云外赏

清泚呈圆照,虚明向远天。

无山遮户外,有水到阶前。

气合烟霞润,声谐竹柏传。

尘缨无可濯,坐对涤襟泉。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涤襟泉

藉松为繖盖,扫苔作茵席。

俯眺一川白,平临众皱碧。

时闻寉鹿声,而无车马迹。

得句即书之,恰有点笔石。

清 张鹏翀 桃花寺八景册 点笔石

山川果有奇,图画真难敌。

复岭翠且丹,壶天閴其寂。

消闲临晋帖,习静观周易。

物物皆达摩,面我绣云壁。

御笔。

0 阅读:0

人情在艺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