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率先提出“持久抗战”论,为何毛主席借此成名?大有门道!

星光追梦者 2024-12-14 14:47:16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论持久战》作为毛主席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军事理论专著,对中国革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本著作不仅进一步奠定了毛主席在党内核心领导地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定基础。

可以说,没有这本著作的产生,中华民族能否顺利延续,中国革命能否胜利都是一个未知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理论,却在某些国民党人嘴里成了自己嘴里的功劳,成了国民党军事理论专家蒋百里、陈诚率先提出的理论,而毛主席反而成了冒名者。

“持久战”理论到底是谁提出的?国民党方面所谓的“持久战”理论与毛主席的有何不同呢?

国民党持久战论

《论持久战》作为毛主席的经典著作,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知。绝大多数人也是从这里,了解到“持久战”的相关概念。国民党人以及某些希望否定毛主席之人,自然对此十分不满。

为了能够否定毛主席及其重要军事著作,这才费尽心力抬出了蒋百里与陈诚两位国民党人。

那么这两位是否真的率先提出了“持久战”理论,被毛主席意外盖过了光辉,我们不妨一起来探究一下。

作为国民党方面少数拿得出手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的军事理论基础和眼界,是相当值得肯定的。在中国近代军事历史上,这位国民党上将也绝对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由于其早年间的学习经历,蒋百里在中西军事理论上都有很深的研究。在彼时国内,恐怕少有人能够在军事理论上战胜他。

也正是这种深厚的军事理论底蕴,让反对毛主席的人们找到了救星,将“持久战”理论发明者的身份,安到了蒋百里的身上。

蒋百里是否提出了所谓的“持久战”理论呢?这确实是存在的。包括后面要提及的陈诚也是一样,他们都有公开发布与“持久战”相关的军事理论研究,且面世时间均较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更早。

既然如此,难道“持久战”概念还真是国民党提出的不成。

倒也并非如此,我们还需要认真分析蒋百里、陈诚二人的军事理论后才能得出最终答案。

蒋百里的“持久战”理论,可见于其1937年发布的军事著作《国防论》中。该书籍收录记载了蒋百里自1913年开始,至书籍出版的1937年间所有军事论文、讲稿,基本可以代表其一生的军事成就。

在这本书中,总共有三处谈及了“持久战”相关概念。但这三处均是从国防建设角度或作战精神角度出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持久战”军事理论。

例如该书中“持久战”第一次与第二次出现,实际上是在详细描述国防部署。其根本意思是希望早早建立完备持久的国防,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保障国家的安全。

其“持久”概念的最终落点都是国防建设,跟毛主席的“持久战”军事理论根本就不沾边儿。

即便是《国防论》中提及与紧邻国家,也就是日本之间的军事斗争需要以“持久”为指导,但也不等同于真正的“持久战”军事理论。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蒋百里这里只是给出了“持久作战”的构想,具体怎么做根本没有展开。其“持久”理念只是空中楼阁,构不成相应体系。最关键的是,蒋百里将“持久作战”的核心总结为一个字——“拖”。

这种不顾现实,只是拖延时间等待战局改变,是与真正的“持久战”理论相去甚远的。

而陈诚作为国民党内并不突出的军事家,其“持久战”理论则更加不堪。其1937年出版的《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并非是其个人军事理论,而是杂糅多人思想的合集,涉及其本身军事想法的相关文字仅有20页。

而这20页冗长文字,将其简化下来实际上就还是一个字——拖。

在陈诚看来,只要能够牺牲上千万,将日本成功拖个好几年,那日本必然会因为资源消耗、经济崩溃等原因停战,那时国民党将会“不胜而胜”,夺取胜利的果实。

这样的主旨对不对?不得不说,当然尤其正确的方面。

但还是那句话,国民党方面的“持久战”始终只是个讲究持久的直觉判断。到底怎么进行持久作战,怎么让日本陷入持久作战最终崩溃,国民党方面没有成体系的理论指导,更没有完备的战略战术支撑。

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相比,国民党两人的理论根本称不上什么“持久战”军事理论。那么毛主席的“持久战”到底有何高妙之处呢?

毛主席的持久战

作为真正的“持久战”理论创始人,毛主席在“持久战”概念上的认识和思考,远比国民党二人更加深入。

其最为重大的特点,便是以“对日持久作战”为核心,构建出了一套完备的军事理论体系和相关战略战术。

彼时的中国人口数亿,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不在少数。能够想到与日本进行持久抗战,进而取得胜利的也自然不只有毛主席。但毛主席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这个“持久抗战”概念之下,建设出一套完备的理论,并将其付诸实践。

其余如国民党人推崇的蒋百里、陈诚等人,虽然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却始终流于口头,从未真正想过将其结合到实践之中。

毛主席的“持久战”理论,仅是在理论体系上便分为三个层次维度。

首先主席科学分析了彼时中日之间的国家军事力量对比,得出了两国强中有弱、弱中有强的现状。那么什么是强中有弱,弱中有强呢?

这实际上是指彼时的日本虽然国力军力属于毫无疑问的强国,但其也存在弱项。中国虽然国力军力孱弱,但也存在强项。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席从日本整体的国力和海陆空军实力出发,充分论证了日本军事力量的强大,有利论证了“中国不可于抗日战争速胜”的事实。

同时,主席又从国土和人力等方面入手,证明了日本自然和人口资源的天然缺陷,不足以支持长期战争。其对外侵略战争行为,也终将引起世界各国的反抗。

由此可以得出,其侵略战争必然迎接失败的结局。

而中国相对于日本,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制的关系,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能力都无法与日本正面抗衡。但中国作为天然的“大国”,战略纵深和自然资源、人口资源的优势是日本绝对不能够比拟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逐渐觉醒的中国人民,势必将利用这些优势逆转抗日战局。

而想要实现这种优势逆转,中国必须要实现的便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国所有抗日力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扭成一股绳,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一点,是国民党所谓的“持久战”发明者们从未提到的,也是他们绝对无法认识到的。

其次,毛主席的第二个理论维度深度讨论了“正义、和平、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这里不便赘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毛主席针对“持久战”做出了详尽的战略战术指导。

其持久抗日战略战术,主要体现为一句话,即“战略上的内线持久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战”。

什么意思呢?大概就是说中华民族抗日在战略上,要保持内线防御作战,不要妄图以盲目进攻来打退敌人、夺取最终胜利。

在战术上,中国军队应该在整体防御作战体系之下,坚持战役和战斗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积极抗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简单的说,我们要在防守的大战略下保持进攻,尽可能保存力量的同时持续不断为敌人放血,直到其彻底失去抵抗能力。

对比国民党方面一味讲求消极防守的“拖”字诀,这不知高出了多少。

也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差异,注定了毛主席才是“持久战”军事理论真正的提出者。

话说到这儿,可能依旧有人好奇,国民党方面有关“持久战”的理论出现更早,是否能够说他们影响启发了毛主席,从而催生了伟大的《论持久战》一书呢?

独一无二的《论持久战》

尽管蒋百里、陈诚二人所谓的“持久战”理论出版时间,较之毛主席更早,但也仅仅是在出版时间上占到优势而已。

毛主席对于“持久抗日”概念的产生,最早的相关记录实际上可以追溯到1936年。

彼时,美国记者斯诺不远万里,前往陕北记录毛主席和中国红军的伟大事迹。在陕北的窑洞里,斯诺采访了主席,并从那里收获了大量的宝贵思想。

在这一时期的采访中,斯诺便明确记载有主席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一些看法。其中,主席明确提到了“抗日战争应当是持久战”,批评了国民党一直以来坚持的整体进攻战略和阵地战战术。

在此基础上,毛主席初步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战术方针。

这些重要文件,都被记录在了斯诺1937年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之上。一年多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其中心主旨与斯诺的相关采访可谓是一脉相承,只是进行了一些详细的补充阐述。

除此之外,毛主席自立足陕北开始,实际上便已经开始了对“持久抗日”的思考。尽管彼时全面抗日战争还处于酝酿阶段,主席却已经考虑到了未来。

在1935年至1937年10月之间,主席就中日之间的战争关系发表了数篇文章。这些文章之中,多多少少都能够找到“持久战”军事理论的某些影子。

较之国民党方面1937年出版的两本理论书籍,这些文章立意和深度恐怕都还有胜过。

由此可见,毛主席实际上只不过是吃了书籍整理出版稍晚的亏罢了,这才让国民党方面有了对他进行诋毁和污蔑的机会。

但作为“持久战”理论的真正提出者,毛主席对这份殊荣实际上并没有过于在意。在其著作开篇,毛主席便十分大方地写道:“很多人都说持久战……”

可以说,毛主席是给足了同时代军事理论家们的面子,认可了他们在“持久战”理论中的贡献。但这种认可,实际上还是毛主席出于维护团结所作出的让步。

毕竟,在彼时的中国,能够提出“持久战”概念的人屈指可数。国民党方面搜肠刮肚找出两人,意图夺取毛主席的功劳,也都不过是有名无实罢了。

而在这些人之外,更多的中国人实际上对抗日战争时持有严重的悲观态度的。

1937年7月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先后丢失,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了日本人的铁蹄之下。

大片国土轻易沦丧,对于彼时的国人而言,其悲观程度可想而知。亡国灭种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可能来临的事实。

而就在这样的举国沉沦时刻,毛主席带来了《论持久战》。

这本著作的诞生,不仅进一步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内的绝对核心地位,还丰富了我党的理论基础。

在1937年前的十年时间里,我党发展始终都缺乏一套自己的理论,始终都在自主探索和照搬马列主义之间徘徊。

《论持久战》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打开了一条新的理论路径,为此后结合中国实际独立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

最关键的是,这本巨著的出现成功为中国亿万民众指明了未来,给了身处黑暗中的他们一个奋斗的方向。

无论是我党还是国民党方面,都将《论持久战》视为重要的精神法宝,带领着他们坚持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刻。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