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梦天试验舱”送入太空,意味着中国天宫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终于组装完成,中国在践行航天梦的征程上再次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梦天实验舱,又被称为梦天舱,它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第3个舱段,也是天宫空间站组建的最后一环,其整体由四大舱室构成,翼展56米,在轨寿命不低于10年,起飞重量在23吨上下,配有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所需的实验柜,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什么是微重力科学,它对人类的发展有何作用吗?
微重力,是太空赠予地球人类的珍贵礼物。由于空间站身处宇宙,重力作用几乎为零,所以基本能够消除沉降、自然对流(由浮力导致的流动失稳进而发生的对流现象)和静压梯度(关井后,油井井底压力恢复到稳定时,每米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的影响。
许多地面上被掩盖的本征(排除传质、传热、传动等因素)过程,可以变得更为纯粹,而这对人类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直白地说,就是人类能够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开展大量地面难以进行的生物、科学实验,研发出更多新型高精尖材料和昂贵的药物。
以材料科学领域举例,通常情况下材料的制备需要经过加热、熔融成流体两大环节,但在地球上该过程会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在空间站,人类就能研究各种材料在失重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反过来推动地面材料的加工和科研技术。例如,利用失重,就能制造出呈“绝对球形”的滚珠等特殊工业材料。
生物技术领域,经验证被送入空间站的人体免疫细胞,会出现功能衰退现象,但细菌却恰恰相反,它们的抗衰、抗炎、致病以及繁殖能力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增强。由此,科学家们就大胆猜想,细菌可能更喜欢微重力环境!诸如此类有关空间生命科学的谜题还有很多,它对改善人体健康意义非凡。
值得自豪的是,和美国不同,中国天宫空间站面向“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现在,已经有意大利、德国、瑞士和波兰等17个国家的多个科学实验项目入选,中国空间站将造福的是全人类。
英国《自然》杂志也对此刊发文章称,未来10年,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会在中国“天宫”空间站进行超1000多项科研实验。而当前,中国航天员已经把包含燕麦、苜蓿和真菌种子在内的1.2万枚种子带到天宫,接下来这些种子会在充满宇宙辐射的外太空度过6个月的时间,而后被送回地球播种。
另外,《自然》网站还指出:中国天宫分设有数十个科研实验室,配有离心机、激光器、光学原子钟、冷却室(可达零下80摄氏度)和高温炉。美国国际空间站能操作的实验,天宫照样也可以进行。不得不说,由百废待兴到现在的腾飞,祖国着实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一室一厅 将来两室一厅
期待登月挖矿!
空间站本身就是模块化的,如果定期退役更换舱室,空间站是不是能永久存在,除非觉得原有架构不能满足,准备重新设计!
还没发射吧!
啥时候能在外太空采矿并建造太空船?有生之年能看到不。
美国评价,别太得瑟了,那天给你弄下来[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