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维权反击键盘侠遗照恶搞者崩溃道歉法院硬刚捍卫底线

翟哥把话讲 2025-01-12 21:23:32

你有没有试过,在社交媒体上随手发一张照片,却因为某个陌生人的一句“太丑了,别发了”,搞得心情跌到谷底?这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它真的无害吗?换个视角想,如果你是那个被嘲讽甚至恶意侮辱的人,这句话的分量是不是变了?

就在最近,明星杨洋胜诉了一起网络暴力案件。事件的起因很简单:一个网友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发布了恶意P图,把杨洋的照片做成遗照,还附上侮辱性文字。这位网友,也就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键盘侠”,用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把自己的恶意放大到了全网可见的尺度。

杨洋随即以侵犯名誉权和肖像权起诉,最终法院一审判决网友公开致歉并赔偿,二审驳回上诉。尽管案件的结果对杨洋有利,但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络暴力的深层次问题:哪怕明星这样的公众人物,也未必能轻松摆脱网络恶意的伤害。更别提普通人了。

说实话,杨洋赢了官司,确实是一种鼓舞。因为它表明,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哪怕你是明星,在网络上被攻击了,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换个角度,这起案件也让人更清醒地看到一个问题:网络暴力并不是明星的专属痛点,而是所有普通人的隐形威胁。杨洋的胜诉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整个社会网络环境的失控。我们总觉得网络是自由的,但言论自由从来不是用来伤人的“挡箭牌”。杨洋的案子,只不过是这片“战场”中的冰山一角。

案件背后的另一个有趣点是,很多网络暴力的行为者都喜欢搬出“言论自由”这张挡箭牌:“我只是发表看法,又没干什么!”看似理直气壮,但真相是,言论自由并不等于毫无边界。法官在杨洋的案件中明确指出:言论自由的前提是合法,而恶意攻击别人的名誉、使用侮辱性语言,就已经超出了法律的保护范围。换句话说,“言论自由”不是你伤害别人的挡箭牌。

有意思的是,这种“自由”的误解并不罕见。在杨洋案件之前,赵丽颖也曾起诉某网友捏造她的家庭矛盾,说她“当妈不称职”。最终赵丽颖胜诉,对方被迫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但类似的网络攻击却从未停止。有人说,明星本来就暴露在聚光灯下,被人议论是职业风险。但这种逻辑真的站得住脚吗?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们同样有脆弱和界限。别忘了,赵丽颖的案件背后是母亲身份被恶意攻击,而杨洋的案件更是直指人格侮辱。如果连明星都无法阻挡这些恶意,那么我们普通人是不是更加无路可退?

相比明星的“有力反击”,普通人面对网络暴力时,维权的难度就大得多。大家还记得崔雪莉吗?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韩国女星,最终却因为无法承受网络暴力而自杀。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崔雪莉受害是因为韩国的舆论环境太恶劣,或者说她是明星,承受了更多关注。但别忘了,普通人同样会因为网络暴力陷入困境。

比如2017年的“杭州女教师跳楼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这位女教师因为家庭纠纷从高楼一跃而下,可网络舆论却没有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反而对她和她的家庭展开了大规模的谩骂。有人说她“活该”,有人甚至对她的家人进行人肉搜索。最终,这位女教师的家人不得不搬离原本的生活圈,完全与外界隔绝。这种群体性的攻击背后,藏着的正是网络暴力的核心问题:匿名环境让恶意变得毫无代价。而普通人面对这些伤害,往往无处申诉。

为什么人们在网络上这么容易“爆发恶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行为加上匿名环境,会极大降低个人的同理心。

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隐身”了,就很容易释放平时不会表露的情绪。

杨洋案中的“笨鸟”就是一个例子:他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在网上发点恶搞图没人会追究。可一旦被起诉,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越过了法律的红线。

这种心理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屡见不鲜。甚至有人研究发现,越是平时压抑自己情绪的人,在匿名环境下越容易“发泄”到别人身上。网络暴力,不是一个“恶人”的问题,而是隐藏在所有人心中的潜在危险。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键盘侠,只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控制得住自己。

杨洋案的胜诉,虽然让人看到希望,但解决网络暴力显然不是靠一两个案件就能完成的。其实,国外在这方面的探索比我们要走得更远。比如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DSA),就明确要求社交媒体平台对有害内容进行严格管理,甚至要为平台上的网络暴力内容承担部分责任。也就是说,平台如果不作为,就可能被罚款。这种法律上的推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恶意的传播。

而国内也在这方面逐渐进步。比如最近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平台优化内容推荐,减少负面信息的传播。这些法律和政策的推动,都是为了让网络变得更健康。不过,法律再完善,也需要所有人一起参与才能真正起效。

杨洋的胜诉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网络环境的清洁,不是靠明星一个个打官司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当你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恶意评论时,选择举报而不是冷眼旁观,就是对法律和环境建设的支持。别忘了,网络环境的边界,是靠每个人的行动筑起来的。

网络暴力从来都不只是别人的事,别让自己的冷漠成为下一次伤害的帮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6

翟哥把话讲

简介:影如人生,人生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