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在近日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记者问到:据外媒报道,11月上旬,中美举行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系列会议。请介绍有关情况。吴谦表示:11月6日至8日,中美两军位青岛举行2024年度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第二次工作小组会暨年会。此次会议旨在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推动两军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方认为,此类沟通有助于中美两军一线部队更加专业、安全地开展互动,降低误解误判风险。同时,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危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将继续依法依规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今年10月初,中国在南海区域直接来了场大规模军事演习。这场演习的信号非常清晰——不管国际上的舆论怎么转,中方在主权问题上绝不会让步。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对美方“航行自由行动”的直接反制。美国一直以“自由”为幌子,插手南海局势。这种喊着和平,却不断秀肌肉的操作,显然中方不可能无视。根据一些专家透露,青岛会议上提到的磋商重点之一,就是如何避免类似行动升级为军事冲突。看似大家都捏准了这根“底线”,一旦一次误判或者擦枪走火,这根底线还能守得住吗?
然而,从美方最近的举动来看,他们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近期,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正访问太平洋地区的台“邦交”,期间还计划经美国,先在夏威夷停留两晚,再在关岛待一晚。赖清德还打算借此机会,与所谓对台“友善”的美国政界人士会面。台当局对美国的“援助”表示感谢。美方默许接待赖清德的行为,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有力挑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在军事高层的交流,可必然会遭遇更多的障碍。美方无权对中方进行反击。
尽管中美被视为“战略对手”,但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地位举足轻重,特朗普也不可能完全忽视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双边关系之一的客观事实。一旦外交沟通出现障碍,中美军事交流的恢复也将变得困难重重。近日,中方已断然拒绝了美防长提出的在老挝会晤的请求,这足以表明中方不会轻易恢复与美军的军事互动。在外交和军事互动均面临障碍的情况下,特朗普仍坚持对华主打贸易战,这无疑给中美关系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近期的军事动作已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自信。例如,解放军火箭军试射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并通过低调的方式对外发布消息。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恰恰体现了中国对自身战略核力量的高度信心。相比之下,美国的核威慑信号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中俄两国在面对美国挑衅时展现了高度的政治互信与战略协作。最近,中俄两国空军共同实施了一次战略轰炸机联合巡航行动,飞越亚太多个关键海域。这不仅是一次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对美方咄咄逼人态势的明确回应。
美国将中俄视为挑战自身霸权的主要对手,而依据其军方人士透露,美国难以同时应对中俄双线作战。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已见端倪,尽管西方国家投入大量军事资源,却未能显著改变战场局势,若再加上中国这样的强劲对手,美国的压力可想而知。然而,美西方的疑虑似乎源自一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思维模式。中俄早已多次声明,两国关系基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双方的合作纯属双边事务,与其他国家无关,即使美西方媒体大肆炒作,也不过是无稽之谈。
普京的讲话无疑是这次事件的点睛之笔。他在俄罗斯国内的一次会议上坦言,俄罗斯的经济复苏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而中国的快速发展同样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他还强调,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和互利基础上的,绝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搞“零和博弈”。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此依然忧心忡忡。他们担心,这种频繁的互动会进一步削弱他们对中俄的制衡能力。然而,对于中俄两国来说,这种忧虑不过是西方惯有的“冷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