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2001》究竟是什么?

红魔 2025-02-17 05:14:31

作者:Nighthawk

译者:覃天

校对:易二三

来源:wong-kar-wais-love-odysseys.blogspot.com(2017年9月28日)

今天我想谈谈王家卫的一部短片。虽然他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长片作品,但王家卫在职业生涯中也执导了不少短片。其中,观众最熟悉的可能是2004年《爱神》中的第一部分——《手》。此外,还有一些较少被提及的短片,比如2000年的《花样的年华》。

《花样的年华》(2000)

这部短片基本上是由中国老电影片段剪接而成,而这些老电影曾一度被认为已经遗失,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加州的一个仓库里发现了硝酸胶片拷贝。《手》、《花样的年华》以及其他短片(例如《跟踪》、《穿越九千公里献给你》)都可以轻松地通过家庭影像或网络观看。然而,还有一部短片较为神秘难寻,它的名字是《花样年华2001》。

要了解《花样年华2001》是如何开始的,我们需要回到1997年。当年4月,王家卫接受香港《电影双周刊》杂志采访时,他提到了一个新项目,名为《北京之夏》。他还提到,他原本希望在7月1日香港回归前完成这部电影。但在采访中,他也明确表示,在此之前拍完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北京之夏》成为了王家卫在香港回归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花样的年华》(2000)

关于《北京之夏》的内容,存在一些矛盾的说法。汤尼·雷恩称,这个项目与《春光乍泄》同时策划。因此,它们本应成为姊妹片,就像《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一样。《春光乍泄》讲述的是去阿根廷的故事,而《北京之夏》则是姊妹片轻松的第二章,故事发生在祖国的心脏——北京。

而电影学者张建德则认为,《北京之夏》是王家卫的电影《2046》的根源,他写道:「在创作过程中,项目逐渐转变成了一个关于北京的未来故事,并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2046》。」

虽然《北京之夏》故事的起源和演变尚不完全清晰,但它初版的命运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证明,事情并没有按计划进行。尽管王家卫能在香港——在没有剧本甚至没有拍摄许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重庆森林》和《堕落天使》的拍摄,但他的这种工作方式在大陆并不受欢迎。负责审批电影拍摄的电影局并不会批准任何没有剧本的影片。

《重庆森林》(1994)

最终,这个项目被放弃并带回香港。现在,《北京之夏》留给我们的痕迹,只有一些海报,海报上梁朝伟站在天安门广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前。有趣的是,不仅梁朝伟和张曼玉宣布将出演这部电影,连金城武也在其中,而我们知道,自1995年的《堕落天使》以来,金城武就再未在王家卫的长片中出现过。

《堕落天使》(1995)

此时你可能会问,这一切与《花样年华2001》有什么关系。别着急。由于无法继续按原计划推进《北京之夏》,王家卫开始构思一些新的想法。最终,显然在张曼玉的帮助下,他提出了一个名为《三个关于食物的故事》的项目:

「我当时在巴黎为《春光乍泄》做宣传,和张曼玉一起吃晚饭……自从《东邪西毒》以来,我们就没有再合作过,而她也有一段时间没在香港工作了。晚餐时,她说『我们应该一起拍部电影。』她想和梁朝伟合作,梁朝伟是她出道之后最早合作男明星之一。」

《东邪西毒》(1994)

我说:「我们为什么不拍一部短片合集,让你们两个人饰演所有角色?」她问:「那主题是什么?」我说:「食物怎么样?」当时,我正在读一本书——法国美食家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的《味觉生理学》。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告诉我你爱吃什么,我就能告诉你你是谁。」

书中还有另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食物的欢愉属于所有年龄、所有阶层、所有国家和所有地域;它与所有其他快感交融,并在最后安慰我们,弥补它们的消逝。」这正是我们项目的完美主题,我们给它取了一个工作片名:《三个关于食物的故事》。

在2001年戛纳电影节上,王家卫在接受制片人吉勒斯·西蒙采访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项目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个想法是通过三个故事来讲述食物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故事发生在华人社区,讲述的就是华人的故事。自从1970年代以来,我认为有两个发明改变了中国乃至亚洲人的生活。第一个是电饭煲;第二个是泡面。过去,女性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家里为家人做饭。如果没有电饭煲,她们可能得花上几个小时在厨房里。自从有了电饭煲之后,女性们有了更多的个人时间。」

「就像《花样年华》中的情节一样,人们曾经会出去吃面。这就像是一次家庭外出,因为他们住在狭小的空间里。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借口在晚上出去吃一碗面。其实,面条并不是重点,他们想要出去透透气。自从有了泡面后,人们就不再去外面吃面了。

于是,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快餐店。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再用心做饭。他们更喜欢出去吃。这三个故事发生在不同时期的香港,我们可以通过男女主人公饮食习惯的变化,来感受他们生活的起伏。」

如果这个项目完成的话,电影的三个故事将分别是:(a)一个绑架犯和被绑架者。(b)一对男女邻居,他们的配偶有外遇。(c)一个快餐店老板和他的顾客。如果第二个故事听起来有些耳熟,那并不奇怪。它后面变成了电影《花样年华》。在拍摄第二部电影时,「电影越来越长,最终我们决定放弃三部故事的构想,只专注于这个故事。」王家卫说。

但事实上,在他决定将第二个故事扩展为长片时,王家卫已经完成了第三个故事。最终,这个故事以《花样年华2001》的片名在2001年戛纳电影节上亮相。王家卫在上述2001年的采访中,以及2016年接受影评人约翰·鲍尔斯采访时,进一步详细讲述了这一片段的缘起故事:

「……我们刚才看到的短片应该是最后一部分。它有点像餐后甜点。我们在拍摄的前两天就拍了这部短片。所以它只用了两晚就完成了,然后我们开始着手拍主要部分,也就是《花样年华》。但不知为何,《花样年华》越来越长,里面既有面条,也有电饭煲,但它最终变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

实际上,当戛纳电影节告诉我,我必须来这里讲点什么时,我并没有什么要讲。我没有什么可以教给大家的,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榜样。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所以我想分享我的感受,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展示我们拍完的电影以及我们经历的过程。所以我们在电影节上放了这部短片。」

「我们在中环一家24小时便利店拍摄了第一个故事。深夜,那是破碎的心灵和迷失的灵魂的栖息地。这个地方让我想起了爱德华·霍珀的画作《夜游者》。梁朝伟饰演的店主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顾客留下的钥匙——承诺的碎片。张曼玉饰演的女人曾经留下过她的钥匙,但这次她气冲冲地回到店里,她喝醉了,想吃店里剩下的任何食物。店主只有蛋糕了,她一个接一个地吃完。

吃完最后一块蛋糕后,她嘴角沾着一点奶油晕了过去。这让店主很不舒服,他是个非常讲究的人,餐馆要收拾的一尘不染。他想把她脸上的奶油擦掉,但他没有用纸巾——而是用了一种很私密的方式。我们用了10天拍完了整个故事,然后开始准备下一个故事。我在2003年我的大师班上再次放了这部短片,标题是《花样年华2001》,几年前,这个故事变成了我的长片《蓝莓之夜》。」

《蓝莓之夜》(2007)

王家卫的两次叙述显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拍摄的时间到底是两天还是十天,他们拍的是第一个故事还是最后一个故事?我认为,他的意思是,快餐店的部分是第一个拍摄的,尽管它一直是计划中的「甜点」,是短片集的尾声。

总的来说,凭借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回溯《花样年华2001》的缘起和内容。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王家卫没有让更多观众看到这部影片?显然,这本可以作为《花样年华》甚至《蓝莓之夜》影碟中特别收录的一部分——这两部电影都是受这部短片启发。虽然没有确凿的答案,但有两种猜测。第一个来自参加戛纳放映的汤尼·雷恩。

他怀疑王家卫从未获得使用布赖恩·费瑞的歌曲《花样年华》翻唱版的版权(显然这首歌在短片中出现过)。我也觉得是这样,因为这首歌的录音是电影《花样年华》宣传物料的一部分,预告片和原声大碟里也有它。我的猜测是,王家卫认为《花样年华2001》是一个未完成的项目。它可能无法与《花样年华》相比。

因此,我理解他在2001年采访中提到的,关于电影制作中犯了许多错误的评论。也许他在电影节上放这部短片的目的是讨论电影制作的过程,给观众一个窥视的机会,看到一个已经完成但随后被放弃的项目——这只是过程中的一步。

我想用三卷《花样年华2001》的胶片来结束这篇文章,它们出现了在约翰·鲍尔斯的著作《王家卫的电影》中。它们是我所知道的唯一来自这部短片的视听资料。

0 阅读:0

红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