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是个精致女孩啊?带你看看千年前的“名媛PO照”《捣练图》

一笑聊知 2025-04-01 14:59:12

现在网上女孩子自己发出来的照片你最多只能信一半——P图开滤镜那是常规操作,做造型租场地摆拍也算寻常。一笑上次的文章就告诉了各位,这样的操作在唐朝就有了,那就是传世名画《捣练图》。今天一笑再带大家正经八百的赏析一下这幅名画,让你学学老祖宗的审美。

小贴士:

《捣练图》,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145.3厘米。“练”是一种白色的丝绢,而“捣”则是指制作丝绢的工艺过程,《捣练图》就是描绘唐代妇女制作丝绢的一幅工笔重彩画。现存《捣练图》为宋徽宗摹本。

原作者张萱(生卒年不详),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画家,以善绘贵族仕女、宫苑鞍马著称,常与周昉相并提。

请看,画卷采用长卷式构图,巧妙分成捣练、缝衣、熨烫三组,就像系列 vlog ,依次记录了12位人物的劳作过程。

但这12个人并不是平行排列、均匀分布,而是有高有低,错落有致。你如果按照画中人物的个头画一条线的话,你会发现这条线同样是一条优美的连续弧线,让画面节奏张弛有度。尤其是熨烫组,加入了一个小女孩在绢下好奇窥视,更是打破了四人站位的沉闷,给严肃的劳动场景增添了不少趣味。

按照《捣练图》构图的速写练习

再看线条。张萱的用笔堪称一绝,细劲圆浑的线条,把人物的发丝和服饰纹理都勾勒得清晰分明。

这幅画人物头身比例合理,动态抓得十分准确——在没有学过解剖的基础下,能画得如此写实,显现了画家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当然,手部、侧面的眼睛等还是有问题的)

《宣和画谱》说张萱“又能写婴儿,此尤为难。”因为婴儿不会听你摆布,定在那里不动,所以对画家速写的要求非常高。而张萱画婴儿既得童稚形貌,又有活泼神采。

你看扇火的小丫头扭头避烟,白练下的女娃仰首回顾,天真稚气,跃然纸上。

色彩上,《捣练图》大胆又和谐。女子们身着朱红、绯红、橙黄、草绿等艳丽服饰,就像一场时尚穿搭秀。画家还巧妙运用 “随类赋彩”,根据人物身份和年龄搭配颜色,中年女性服饰颜色偏深,沉稳大气;女童则穿着浅亮色衣服,活泼可爱。

除了艺术价值,《捣练图》还是研究唐代社会的宝藏资料。画作本身就是唐代纺织业的工作记录。画中人身着齐胸襦裙,披着帔子,额头上还贴着花钿,这可是盛唐装扮 “三件套”。画里涉及的龟背瑞花纹、团窠瑞花纹等,见证了唐代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

在美术史上,张萱开创的 “丰肥体” 改变了汉魏晋时期仕女画 “秀骨清相” 的风格。

在《捣练图》之前,仕女画多以后妃、烈女、孝妇为题材,旨在宣扬封建伦常。张萱突破了这个旧套,描绘了许多家常琐事,如游春、赏雪、乞巧、藏迷、扑蝶、烹茶、吹箫、听琴等等,极大的扩展了仕女画的题材。让仕女画从人物画中独立出来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明代画家仇英在《汉宫春晓图》中对《捣练图》的致敬

这幅《捣练图》,就像从千年前穿越而来的 “朋友圈 PO 照”,不仅展示了唐代绘画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百态与审美风尚。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