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不到半年,特朗普的几句话,就把高高在上的美国从神坛上给拉了下来,让外界看清楚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虚弱现实”。
尽管在一开始,全球多个国家都被特朗普的“对等关税”给吓了一跳,并且实施了“零关税”作为安抚美国的手段,但随后美债美元美股的“三连跌”却证明了一件事:美国的投资者们比其他国家更怕特朗普的关税,因为美国是一个拥有3亿人口的庞大高级市场,且自身工业能力有限,若是将所有国家的产品都拒之门外,美国的人民又该吃什么,用什么呢?
结果就是特朗普宣布了90天的关税豁免,但却依旧嘴硬,向中国加收125%的关税,试图通过孤立中国的方式,来给自己“找回场子”。但中国的回击同样强硬,也一并将关税加到了125%,并表示,鉴于125%关税之下美国产品已经不存在输华可能,特朗普若是再加码,中国就“不跟了”。
这一表态无疑无疑算得上是这次关税战的“绝杀”,因为如此畸高关税已经不是正常的贸易行为,更像是孩子之间的“赌气”。
同一时刻,海内外互联网之上的一些人则言之凿凿地声称,中国的“不跟”表态,意味着中方已经这次关税大战宣告失败,提前开“开香槟”,但特朗普接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01.特朗普承认美国形势艰难?
根据多家媒体的报道称,在中美关税战进入最后时刻之际,特朗普承认美国如今处于“过渡时期”,并且存在许多的“困难”,还主动希望能够与中国达成一些新的协议,让一切都“重回正轨”。
这一番表态,与特朗普先前强硬的加税举动完全相反,要知道在几天之前,特朗普还言之凿凿地声称:“大量的国家想与美国进行谈判”,真可谓是此一时彼一时。
无独有偶,美国白宫也在4月12日迅速公布了关税豁免清单,对原产自中国的近20项商品停止征收145%关税,算是向中国抛出了橄榄枝,让这次螺旋上升的关税战,第一次出现了缓和的迹象。
从这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不断向中国征收关税的行为并非“上头之举”,而是他外交风格的一部分。他本人写的畅销书《交易的艺术》当中就曾提到这种策略,即一开始就“漫天要价”,随后再逐步进行“让步”,最终达成对自己有利的目标。
02.中国该不该和美国谈?
或许有人会认为,在特朗普释放这一信号之后,中方也应该同步做出姿态,并开启双方的贸易谈判。但这不仅完全是一种误判,更是对美式外交的一种无知。
因为从底层逻辑上来看,特朗普发起这次贸易战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平衡美国巨大的对外贸易逆差,加征关税的行为只是“手段”。一旦在这个时候与美国开始谈判,即便最终能够达成条件相对有利的协议,也严重违背了自由市场经济原则。
更何况,这次特朗普所推出的“对等关税”,计算逻辑极其粗暴,征收方式极其离谱,收不收、收多少,全凭特朗普的一张嘴来断定,本身就是一种“凭空造牌”,从根子上就不存在任何的妥协余地。
而且我们退一万步讲,这次特朗普如果成功地完成了空手套白狼,逼迫其他国家签署了产品进口协议,又或者逼迫他们全面放开关税,接受美国产品的“倾销”,那么又有谁能保证特朗普会不会“反悔”呢?若是这一次就让特朗普尝到了“甜头”,那么下一次特朗普再故技重施,是不是又要对美国进行妥协?
因此,对于特朗普这次所发起的贸易霸凌,中国看似有很多选择,实际上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坚决反对,坚决反制,给予特朗普以当头棒喝,真正让美国意识到:和中国打贸易战,美国的损失要远远大于中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子上杜绝这种扰乱全球市场的行为继续出现。
03.关税大战下一步会发展成什么样?
另一方面,从行为上看,特朗普显然是想把中国用来“树典型”,希望通过90天的关税豁免来让其他国家心怀感激,并通过人为手段打造出一个“环中国经济带”,重整美国的制造业。
如果是放在20世纪80年代,特朗普的举措或许会得逞,但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如今的美国“接不下”剥离中国所产生的市场真空,美国的共和党人再怎么高呼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也改变不了超市上的货架需要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客观现实。
更何况,特朗普自己就是一名孤立主义者,对美国赖以为继的盟友体系嗤之以鼻。甚至认为这些美国的盟友都蹭了美国的好处,如今应该好好地“算账”了,进一步加剧了美国联盟的裂痕,例如特朗普向日本、韩国以及欧盟国家征收更多的军费,就是重要体现。
而在这一前提之下,特朗普继续追加关税扰乱市场,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会逼迫其他的亲美国家远离美国,美国虽然实力强大惹不起,但他们至少“躲得起”。最终演变的结果,就是美国遭到全世界的孤立,反而让自己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或许有人会觉得此举天方夜谭,毕竟如今的世界自由市场可是由美国亲手打造的,但这已经成为了现实。就在特朗普还在关税问题上不断咆哮的时刻,中国已经迅速与欧盟开始谈判,针对极其关键的电动车出口问题重新定价。
一旦成功,几乎就是全面推翻了欧盟委员会的接触路线,让中国电车以一个更有竞争力的方式进入欧洲市场,实现双赢。在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眼中,特朗普或许会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拥抱中国一定会让全球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