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自瑞金的平安家信

东亚二战经典探秘 2024-11-12 13:26:37

作者:孙集量

2024年的秋天,我探访前辈足迹来到当年的红都瑞金,在红井参观苏维埃邮局旧址时,想起了我家九十年前的一件往事,于是讲给年轻的工作人员听。

1929年,外公李克农(我们叫他爹爹)被反动派通缉后,离开家乡芜湖来到上海,参加中共特科工作。1931年顾顺章叛变,在上海的中央领导机关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爹爹得到钱壮飞送来的紧急情报后,瞬即行动争分夺秒安排中央机关转移。在上海掩护爹爹身份的姥姥带着两个年幼的舅舅在最后关头跑出家门幸免于难,在街头流浪多日后被组织收容转危为安。当年仅有九岁的大舅李治留下了这样的记忆,爹爹在离开上海奔赴苏区前,一家人夜里在一个桥头匆匆见了一面,他深深记住了父亲转身离去的背影,从此杳无音讯。

此后,姥姥带着两个孩子返回芜湖,从此艰难度日开始了漫长的等待。那时家里时常有军警上门盘查,也时有爹爹被捕杀的消息传来,每当这时姥姥总是镇定地对孩子们说:“别听他们的,你们老父活着呢!”其实那时姥姥根本不知道爹爹是否还在人间,但“他还活着”这四个字如同黑暗中微弱的烛光,支撑着姥姥扶老携幼在漫漫长夜里等待天明。

1934的一天,李家收到了江西瑞金一家商号的来信,打开一看竟然是爹爹寄来的平安家信!全家喜极而泣,他真的还活着!爹爹的来信内容很简单,内容也没有留下来,应该就是一封简单的平安家信,但这已经让全家欣喜若狂了。姥姥马上写了回信报平安,同时叫最小的儿子润修(我的三舅,后改名叫李伦)也给爸爸写封信。三舅在信中对爸爸说:我很想你,我上学了,我好好读书。别的同学有爸爸送上学,我没有。家里没有钱,买不起纸笔,只能捡别人的铅笔头给你写信等等。回信寄出后没有回音,全家又开始了新的等待。那封信所传递的“他还活着”这四个字,成为家人战胜苦难继续熬下去的精神支柱。直到两年后红军到达陕北,又收到爹爹通过东北军军邮寄来的第二封信,那封信比瑞金的第一封长的多,大舅李治牢牢记住了信中的最后一句话: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思念家人之情,你们可以想象到。再后来三舅随爹爹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李涛同志(1955年授上将)见到三舅,说你就是那个叫你父亲哭鼻子的小鬼啊!他告诉三舅,收到家里的回信时,爹爹哭了。在场的同志们也都落泪,为李克农能收到平安家信高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九十年前那封家书虽然早已不存,但这件事早已成为李家的集体记忆,它告诉我们前辈经历过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一对革命夫妻。至于那封信是怎样通过重重封锁寄到家人手中的已不可考,但相信一定另有一段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

孙集量写于2024年11月11日

【作者:孙集量,李克农部长外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