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翠荣 来源:《爱周之家》
题图:周恩来题写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手迹(1964年2月)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牺牲,距离今天94周年了。
前不久,看到一篇介绍邓颖超参观杨开慧故居的文章,其中提到:邓颖超说自己和杨开慧只见过一次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邓颖超和杨开慧两人有过直接的见面吗?
查找追踪这篇文章的最初来源,是否在纸质出版物上发表过。
在《湖南党史月刊》1987年第11期查到了《深沉的怀念——邓颖超同志访问杨开慧烈士故居》。作者言浩生是陪同邓颖超参观的亲历者。这篇文章中说:
1977年5月8日,……车抵达板仓,邓颖超同志一行先来到开慧烈士故居休息室,听取工作人员介绍开慧烈士故居和她跟随毛主席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况。邓大姐仔细倾听,频频点首,不时还插问一些详细情况。邓大姐深情地说:访问开慧烈士故居,是我多年来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我和开慧同志仅仅见过一次面,那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和恩来同志在广州,一次,毛主席和开慧同志一道来我家看望总理,我们谈了很多话,很亲切。……
邓颖超在杨开慧烈士墓前留影
上述内容,印证了邓颖超和杨开慧有过见面的事实,同时还引出另一个话题:周恩来和杨开慧也有过见面。
从杨开慧的相关传记资料中,捕捉到周恩来和杨开慧接触的信息。
在长沙县开慧纪念馆和湖南省图书馆联合编辑的《杨开慧烈士传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版)中,有一段文字:
一九二五年秋,毛泽东同志为了革命的需要前往广州。开慧同志于同年冬离开韶山前往广州,住在东山。开慧同志到广州后,积极协助毛泽东同志开展革命工作,并参加市妇联的活动,还到我党领导的为北伐战争培养政治干部的“政治讲习班”学习。在这期间,开慧同志积极协助毛泽东同志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文稿。她继续担任联络工作,有时同周恩来同志联系,常去市中心同在工会的邓中夏等同志联系,也常去西堤同恽代英、林伯渠、李富春等在北伐军部队工作的同志联系,每次都很好地完成了毛泽东同志交给她的任务。
接下来要探寻的就是邓颖超所说的“我和开慧同志仅仅见过一次面”,也就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和毛泽东杨开慧夫妇这四位唯一的同时在场见面是什么时间?不能精确到具体日期,那现有考证,能把时间段压缩到多大的范围内呢?
我们来梳理一下四人的生命轨迹:
周恩来,1924年9月从欧洲回国到达广州;(中略);1925年11月8日参加东征结束,在潮汕地区工作;1926年3月17日由汕头回到广州,4月23日返抵汕头,5月初回到广州;7月、9月、10月曾三次去上海;12月由广东调上海。
邓颖超,1925年8月7日到广州;(中略);1926年3月10日到梅县,月底到广州;1927年4月15日后离开广州。
毛泽东,1925年8月底从韶山到长沙又转赴广州;1926年7月曾去韶关;8月曾去海丰;11月上旬离开广州到上海。
杨开慧,1925年12月16日离开韶山,经长沙去广州,住东山;1926年11月上旬,由广州回到湖南。
根据上述信息综合,毛杨周邓四人同时在广州的唯一见面时间,目前只能压缩在1926年3月底至11月上旬。
周恩来和杨开慧的接触则非仅有一次。1926年5月至7月,周恩来在国民革命军举办的训练班上讲授《反吴与反帝国主义》《中国政治军事的观察》《政治工作的设施及运用》《国民革命及军事政治工作》等;5月3日至9月11日,周恩来在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运动与军事活动》。这与《杨开慧烈士传略》的“到我党领导的为北伐战争培养政治干部的‘政治讲习班’学习”“担任联络工作,有时同周恩来同志联系”记载相契合。
周恩来非常钦佩杨开慧烈士的革命精神,高度评价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
1957年5月11日,毛泽东主席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纪念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
1961年,周恩来审看上海评弹团用评弹曲调演出《蝶恋花·答李淑一》,并亲切地接见了作曲者和演员。周恩来高兴地说:你们唱得很好。为了帮助演员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深刻含义,周恩来还对“泪飞顿作倾盆雨”一句作了分析,指出这“泪”不是一般的泪,而是革命先烈的“热泪”和“喜泪”,并且帮助演员矫正表演动作,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和表现《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主题思想。
1963年,我国一个文艺团体即将到日本去访问演出。周恩来在审定文艺节目时,亲自决定要带上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和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同年,周恩来听了昆明部队歌舞团一位演员演唱评弹《蝶恋花·答李淑一》,立即把这位演员找来,问她是什么时候学会唱的,是哪里人,能不能理解毛主席这首词的深刻含义。周恩来说:《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的作品,表达了毛主席缅怀革命先烈、热情歌颂革命先烈的奋斗牺牲精神,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前赴后继的革命力量已经把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先烈们的英灵也得到慰藉,同我们一起洒着激动的泪花,欢庆人民革命胜利。毛主席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词中用得非常好。唱这首词曲,要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革命热情,才能表现得好。
1964年2月,周恩来在荣宝斋的请柬上书写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词。(见题图)
1966年5月21日,周恩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时说:毛主席的一家,毛泽民、毛泽覃,毛主席的爱人杨开慧烈士,这些人是真正的烈士,这才是领袖的家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971年8月10日,周恩来在广州观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颂歌》的演出后发表讲话。周恩来援引毛主席诗词来说明贯彻“两结合”创作方法的重要。他说:主席的《蝶恋花》是从革命的现实主义到革命的浪漫主义。如“我失骄杨君失柳”、“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这就是从现实到浪漫。周恩来还风趣地说:你们就不敢写这样的句子,怕说迷信。革命浪漫主义可以用嘛,你们《农讲所颂歌》写的是革命回忆,就是要从革命的现实主义到革命的浪漫主义,这是难一点,但是还是可以写好的!
附录
材料1: 《深沉的怀念——邓颖超同志访问杨开慧烈士故居》
附件2 《杨开慧烈士传略》节录
附件3 杨开慧烈士故居图片资料
致谢:危春勇、孙伟强提供部分图片
【作者:陈翠荣 来源:《爱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