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博主甲亢哥的中国之旅近期引发广泛关注,所到之处不仅掀起话题热潮,更让世界通过真实镜头看见中国的繁荣图景。然而这场备受瞩目的行程中,一位百万粉网红的 “双面” 行径却格外刺眼 —— 靠 “爱国” 人设爆红的美越混血博主李美越,最终因一系列争议言行,沦为 “人设崩塌” 的典型案例。
一、符号包装下的流量算计从 2015 年在脱口秀中塑造 “宠妻暖男” 形象,到抖音账号里身着东北大花袄环游世界,李美越的走红路径充满精准营销痕迹。那些收获百万点赞的视频,表面看似在传播中国元素,实则将民族符号异化为吸睛工具。当获得甲亢哥随行翻译的机会时,他迎来流量巅峰,却也为后续崩塌埋下隐患。
二、三幕场景撕开真实面目在担任翻译期间,李美越的言行多次暴露对中国和粉丝的傲慢:
扭曲沟通:理发店中,理发师说明 “脏辫造型复杂难以复原”,他却故意翻译为 “嫌弃顾客邋遢”,人为制造误会;
态度轻蔑:面对热情粉丝,转身对甲亢哥低语 “这些人不像正常人”,字里行间满是不屑;
语言冒犯:介绍中国女性时,使用带有歧视意味的 “chick in china”(美式俚语中含轻慢色彩),彻底暴露对华人的隐性偏见。
这些被直播完整记录的片段,成为央视对其画面进行特殊处理的直接原因,也让 “文化大使” 的人设彻底破碎。
三、错上加错的危机应对面对爱国博主伦敦 KJ 的公开质疑,李美越不仅没有反思,反而变本加厉:先私信发送大量侮辱性词汇,再以 “侵犯隐私” 要挟对方删视频,甚至放言将采取法律手段。这种倒打一耙的操作,与其 “道歉声明” 如出一辙 —— 对因自己错误翻译导致客流暴跌 30% 的理发店毫无歉意,反而指责同行 “曲解意图”,暗含对官方报道的不满。一句 “以后会注意措辞”,更坐实了 “道歉只为保住流量” 的功利心态。
四、流量生意的崩塌速度据权威媒体披露,李美越巅峰时期单条 60 秒视频报价高达 60 万元,堪称网红经济中的 “顶流价位”。但虚假人设终究经不起检验:翻车后 10 日内,其账号粉丝量锐减 40 万,用数据印证了 “靠伪装爱国捞金终会破产” 的网络铁律。更有网友扒出,其 2021 年便因出轨粉丝被妻子曝光,所谓 “深情人设” 早有裂痕。
结语李美越的案例揭开了一场流量骗局的真相:有人试图用符号拼接、人设包装打造 “爱国网红”,却在真实言行中暴露对本土文化的轻慢。从东北花袄的视觉消费,到歧视性语言的脱口而出,再到威胁同行时的嚣张跋扈,每个细节都在解构 “文化传播” 的虚伪面具。这场闹剧警示我们:真正的文化自信,从来不需要靠表演支撑;任何将爱国情怀异化为生意的行为,终将在大众审视下现出原形。
也是真面目暴露了[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