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隐藏剧情:正史关羽斩颜良的猛料,罗贯中都不敢这么写

无根树花正孤 2025-04-21 12:51:31

自从火器时代来临之后,古代中国武将的万人敌时代就结束了。回忆起来冷兵器时代,万人敌武将的那种勇气真的是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经常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改变几十万人的战场格局,是英雄的化身,是无敌的代言词,强大的几乎让后人不敢想象这是真的,但历史之中就有这么些人物,正史之中的形象比演义还要勇猛无敌。

三国演义之中的关羽形象

《三国演义》之中的关羽形象描写非常多,有温酒斩华雄的初露头角;有过五关斩六将的义薄云天。说不完,挑出来关羽斩杀袁绍大将文丑来讲事情,关羽对战文丑的这一战,是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冷兵器时代的万人敌。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原文节选:**

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曹军乘势攻击,死者不可胜数,马匹器械,抢夺极多。

演义之中对于关羽的形象描写的更加具体了,谁也没有讲到过关羽真人,这种形象是千百年来大家集体想象的结果,演义之中的关羽能够成功斩杀关羽其实主要还是出自于两个原因,罗贯中描写的是很清楚的。

赤兔马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演义之中说赤兔马速度快到颜良根本反应不过来,这样就一刀被关羽斩杀,赤兔马的速度之快让袁绍士兵根本不敢阻拦,就像是红色飓风一样。

第二个原因就是关羽的突袭战,在罗贯中演义之中描写是非常具体的,关羽冲过来的时候没有按照武将单挑的惯例自报姓名和家门,颜良搞不好是在等关羽自报家门,根本没有准备,就被关羽斩于马下。

通过罗贯中演义的描写,我们对于关羽的想象的确是更加的形象化了。但其实对于关羽个人的武力值是更加的贬低的,这和正史之中有很大的出入,演义一般都是有夸大成分,但这次带着好意去夸大关羽,最后造成实际意义上的贬低却是非常让人意外的。

正史之中的关羽形象

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关羽传原文:「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正史之中的关羽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和解白马之围其实可以看出来了,当时袁绍派遣自己的心腹大将颜良攻打曹操任命的东郡太守,将之围困在了白马这个地方,曹操的应对方法是派遣张辽和关羽作为自己大军先锋去攻击。

张辽在整个过程之中没有什么戏份,关羽视力很好,一眼就看见了袁绍大将颜良的仪仗,随后的动作就直接惊为天人了,骑马 直接冲过去,在数万大军众目睽睽之下将颜良刺于马下,还顺手将颜良头颅带回来了。

袁绍大军其他将领看见主将被杀,第一反应不是逃跑,而是抵抗,但没有一个是关于的对手,所以正史之中说:“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之围”。袁绍军队直接就崩盘了,剩下就是张辽带着军队乘胜追击了,凶险万分的白马之围就这样轻松被关羽解决。

整个过程来看,曹操是派遣张辽和关羽一起去的,对颜良是非常的重视,但从正史之中可以看到张辽是没有什么动作的,完全就是关羽一个人的主场,关羽的骚操作在主导节奏,张辽是跟在关羽后面混功劳的。

正史之中的关羽形象明显比演义之中的还要厉害,主要还是表现在几个地方,一个是关羽的坐骑并不是天下第一的赤兔,只是普通战马,这样一来,外在有利因素不足为道,主要还是关羽的个人能力超凡脱俗。

第二个表现就是袁绍大军不像是罗贯中说的那样差劲,颜良一死就全部逃跑了,袁绍军队其他将领在颜良死后是作了对抗的,但可惜的是没有一个是关羽的对手,这个时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关羽瞬间秒杀颜良之后,又行云流水般的砍杀了袁绍其他将领,袁绍方面的小兵看到曹军有如此神人,一人冲进万军之中单挑,不仅单杀了己方主将,还以一对多的掠杀了其他将领,这个时候全部被看呆了,吓得失去战斗力。

结语

关羽的形象在正史之中非常的勇猛,是当得起万人敌这个名称的。他应该是整部三国历史之中,极少数这种冲进数万大军之中砍瓜切菜一样取得胜利的名将,演义对于外在因素的描写,想要突出关羽的无敌,殊不知却弄巧成拙,关羽本身的实力是最强的,其他都是次要的,不然也赢不来武圣这个称号。|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 2025-04-22 13:20

    要么人家怎么是武圣呢,前有因后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