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娃娃再次发生,人性的黑暗,让人一身冷汗

真假话 2020-05-15 00:51:12

之前看过一部惊悚电影叫《黑暗面》。其中有个片段,一个女生发现有人被锁在了密室里。经过调查,她发现这个人是她男友失踪的前任。因为怕他们重归于好,他就选择了隐瞒,没有救她,要活活把她饿死在里面。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黑暗面”,只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光明之下,你也许未曾发觉……

提起“大头娃娃”,很多为人父母者仍然心有余悸。那场十几年前发生在安徽阜阳的食品安全事件,导致大量婴幼儿食用劣质奶粉后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其恶劣影响至今仍不能完全消除。如今“大头娃娃”重现了:在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发现自己孩子身体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这些患儿被医院确诊为“佝偻病”,且都食用了一款名为“倍氨敏”的“特医奶粉”。

《黑暗面》剧照

之所以给孩子食用这款奶粉,是因为他孩子喝牛奶过敏,无法食用正常奶粉,所以,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他们知道了这家店,并且在店里导购的引导下购买了此款奶粉。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认为是牛奶呢?也不是。有一位家长在购买时发现罐底标明有“固体蛋白饮料”几个字,产生了怀疑,于是询问导购,固体蛋白饮料是否等同于奶粉。导购的回答很简单:“固体蛋白饮料”就是奶粉的别称,并称这款奶粉销售非常好。于是,本来可以发现的问题,在导购的专业回答中被消解了。

也许,应该提醒一下宝爸宝妈们,事关孩子饮食,安全问题还是要放在心上的。最起码,购买大品牌的奶粉是最基本的操作,即便是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靠谱的解答。问题是,涉及专业领域,信息鸿沟总是有的,指望家长发现问题再出招破解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大部分家长,对特医奶粉的辨识度,只能依赖医生的专业意见及职业道德,还有母婴店人员的良知。

只是,所依赖的东西,并非坚若磐石,而是在利益面前患上了软骨病。

这家店面的店长在初次接受采访时承认”倍氨敏“为特殊奶粉,在得知食用奶粉的儿童出现问题后,又立即否定了此前的说法,称”倍氨敏“是一款“固体蛋白饮料”,婴儿可以食用,但不可以代替奶粉。这种前后不一的回答,自然是趋利避害,撇清责任。而在当时的推荐中,导购人员为何还要强力推荐这款固体饮料呢,为何还要当特医奶粉来卖呢?无外乎,为了利益。因为,只有她们卖出去了,才会有提成,收入才会高。

医生推荐新生儿的“第一口奶”背后的金钱交易,早在多年前就被曝光过。2013年,多美滋被曝假借“学术交流”赞助费的名义贿赂医生护士,在利诱下,医生护士强行给孩子喂多美滋奶粉,让新生儿产生依赖,排斥母乳。多美滋贿赂事件后,国家进行了整改,不让推荐了,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医生会在利益面前冒险推销 。出现医生给家长推荐奶粉的现象,是因为医生可获得的提成很高,一桶最少百元以上,而且人们很信任医生。

涉事奶粉

回过头看,“冒充特医奶粉”事件,恐怕不是商家单纯的虚假宣传,而是有一条成熟的作恶链条:母婴店虚假宣传、将饮料卖给过敏孩子,赚取销售利润,为了达到多销售的目的,采用专业的销售话术洗脑家长,而医院和医生也或许是这个链条上的施恶者——正式因为她们这些专业人员的推荐,家长才会去买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特医奶粉。

所有行业“潜规则”盛行的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两点要素:第一,某种利益的诱导;第二,法规和监管的纰漏。显然,无论医生是否被挖坑,但其推荐奶粉的事实是真的,其就有获得提成的可能性。而店家的销售,更是以销售业绩为纲,至于喝得是否健康、是否有后遗症,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我也相信,有良知的导购会认识到这一问题,会拒绝推荐而辞职离开,但挡不住对利益的追逐,势必有人可劲推销、黑心赚钱。

在郴州,类似的事件并非首次发生。早在2019年7月,媒体就曾曝光过该地区的一起固体饮料冒充特医奶粉事件。如今,又发生“倍氨敏”风波,套用导演北野武的话来说,灾难并不是发生了两起违法操作事件,而是近乎同一种违法操作发生了两次。在这个闭环里,监管无疑是缺失的。如果能够卡住这当中的某一环,类似“大头娃娃”的事件或许就可以避免。但是,即便监管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触及到导购的销售上,产品合格才是关键。

黑暗面

一发生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就要下意识地各方寻找原因——家长心大、不责任,监管缺失,店家黑心,弄来弄去,各方都有责任,各方又都没有责任。问题仍在,却无人对此负责。当我们把舆论的矛头指向店家或者某个人,简单给其贴上“无良”的标签,可能就看不到背后系统性的问题了——为什么这样的恶性事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是一件需要去发问、去探寻、去全面整治的事情。

虽然此次郴州“大头娃娃”事件与三鹿奶粉事件不同,但性质同样极为恶劣,对婴幼儿的成长产生了极其严重且不可逆的后果。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彻查母婴店及其他相关企业背后是否存在非法利益交换,更应当警醒,对食品药品监管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谁坑害孩子就对谁依法严惩,决不能姑息!依靠人性去约束市场,那是痴人说梦。

作者:城沣,专栏作家,情怀写作者,传媒老炮儿。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
  • 2020-05-15 07:29

    我们是否应该再支持国产?他们到底有没有把人命当回事儿?为啥就不能让进口奶粉流进来?这个行业的背后有多大的巨头大腕儿控制着小孩子的“加油站”?

  • 2020-05-15 13:33

    毒婴奶粉事件再现,充分暴露出了市场的残忍;人性的黑暗和社会的堕落。

  • 2020-05-15 15:42

    官方怎么沉默了

  • 2020-05-15 19:42

    丧尽天良的湖南人,报应啊

  • 2020-05-15 08:51

    小孩牛奶过敏,医生建议使用分解后的奶粉,没推荐什么,家属自己根据当地名气找到这个店,店员没有医疗知识,把包装成奶粉样子的饮料当奶粉卖给患者!有访谈记录的!厂家包装问题和店员的责任问题,绝对存在,但记者的工作是实事求是,而不是往大咯和稀泥!使用各种卑鄙的伎俩,各种大帽子,各种“据说”,挑起矛盾,煽风点火来赚取点击量来盈利!人性的黑暗?呵呵,谁敢在你们记者媒体自媒体面前谈黑暗!看看就这个事的报道,那题目大的,那仇恨煽动的,那内容诱导的,太多的“据说”“某某家属反应某个医生”,全是这个套路!

真假话

简介:提供新视觉,汇聚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