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人物改写了历史,外来人口暂住证为何因他而取消?

wq布丁姐姐 2025-02-15 10:40:39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故事会!

2003年,南方经济活跃,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孙志刚跳槽到广州的一家服装公司做平面设计师。那个时候网吧刚刚流行,是很多年轻人喜爱的娱乐活动。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出门上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日常活动,一个遵纪守法的年轻人当街被带走调查,在此后的三天中,他去了这辈子从没有去过的地方,最后家人看到他的时候,他躺在医院的太平间里,留下了满身的伤痕。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死将荒唐的收容制度拉入了公共议程……,

因为他的死,户籍制度管理条例中关于<流浪人口管制条例>全部废除。

(1)

2003年3月20号,孙禄松在湖北黄冈接到大儿子孙志刚一个同学的电话, 电话里说:“叔叔,孙志刚在广州出了点事,他不知道怎么被派出所抓去了,又送到收容所,现在医院,你们快来吧!”孙禄松很好奇,为什么会是他的同学打来电话?在进一步追问下,同学突然“哇”的一声说:“叔叔,孙志刚死了”。

中年汉子怎么也不敢相信20多天前还见过的儿子怎么会死了,他似信非信的瞒着妻子,与在武汉打工的小儿子会合,再叫上了几个亲戚,连夜坐火车赶去广州。

在火车上,孙禄松禁不住老泪纵横,乘警问清楚他的原因,安慰他说:“不会的,真是你儿子出事了,公安局会打电话给你的,怎么会是同学打电话呢?”孙禄松多么愿意相信乘警所说的话呀,心里忐忑不安得下了火车,被儿子的同学接上直接带去了殡仪馆。

在殡仪馆里,孙禄松看着白布蒙着的大儿子尸体,他悲痛无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没有一个人告诉家属,在死者发生了什么?殡仪馆的人催着他们赶快火化尸体,说是放不住了。问工作人员到底什么原因?只得到一句话:猝死,心血管破裂,心脏病突发。

27岁的儿子身强体壮,从未有听过心脏病,更让这个老父亲伤心的是,白布下儿子的尸体上有很多的伤痕,他相信自己的儿子背后一定有见不得人的隐情。

(2)

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孙禄松坚决不同意火化尸体,一定要查出这背后的原因,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孙志刚的死,只能依靠他的同学讲述,拼凑出一个完整经过。

3月17号那天晚上,孙志刚离开住所去网吧,来广州20多天,还没有办暂住证,也没有带身份证,半路上被联防队员带去询问,没有任何身份证明孙志刚是个有合法身份的人,被警方以三无人员名义带走。孙志刚在派出所打电话给同住的同学,带着身份证和钱去保释他,当同学半夜赶到派出所,警察没有放孙志刚,只说:“这个人不行”。

同学隔着窗口问孙志刚是怎么回事?孙志刚说自己和警察顶嘴了,保释不成功,同学就只能离开派出所了,他没有想到再见孙志刚已是阴阳两隔。

18号那天,有另外一个朋友也接到了孙志刚的电话,他那个时候在收容站里,电话里速度很快,说话结结巴巴,状态很恐慌的样子。

19号同学想去收容站把孙志刚保出来,才知道,他已经在前一天晚上23点30分被送到了离市中心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这个医院原本属于市精神病院,后来为了配合收容遣送工作,就划出了一栋楼作为特殊病区。

这里有许多精神病患者,也有社会上惹下祸端的闲散人员,负责治疗这200多名病人的只有四名医生,这个医院设备陈旧,拥挤不堪,工作人院能力不强,素质低下,几乎没有什么规章制度可言。当他们想去保孙志刚时,医生说人不能见,必须家属来才能保人。

20日,同学再一次打电话给救助站,询问要怎么样才能把孙志刚弄出来,这一次他们得到的不是拒绝,而是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孙志刚死了,同学朋友口中拼凑出来的经过就是这样。

一个大活人,怎么就突然死了?接下来的几天,家属们跑了派出所,收容站,去了医院,也去了检察院法院和一些执法部门,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没有人把他们当回事,求人把孙志刚死亡的事情解释清楚,身上的伤痕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死在医院?冷冷的给了一个理由,出具的医生写的报告,你必须得接受。

(3)

就在家属们跑断腿毫无头绪时,两个人的出现事情有了反转,两个人是广州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其中一个记者在网友的微博里,听到他的同学莫名其妙死在了广州,他的家人正在四处奔波,想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的职业的敏锐性觉得这事不简单。

记者找到孙志刚的家属,把他们请到报社了解情况。当记者听家属讲完事情的经过,感到里面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这里面可能有大事情,错综复杂的关系可能会相当的棘手。

记者对孙志刚的家属说,我们会尽力,但是不一定能够报道,并给他们建议去找一个律师,尽快做法医鉴定,继续上公检法机关进行投诉。

原本以为两位记者可以伸来援助之手,听了记者说的话,家属失望的离开了,但是他们记住了记者陈峰说的话,借钱凑了4000元,为孙志刚做了法医鉴定。

4月18号,法医鉴定中心的尸检报告出来了,尸检报告详细的描述了孙志刚遗体的伤痕,多处有用火烫的圆形黑影,左胸有拳头那么大的红肿,整个背部的血凝结成坨,血块又大又厚,这样的出血法就是被钝器打击的后果,而且还不止一次。医生诊断为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用通俗的话讲,孙志刚是被打死的。

这一份有理有据的报告,让孙志刚的冤案即将于大白天下,有了一块坚石。两位记者拿到法医的鉴定结果后,向报社领导做汇报请示,看看孙志刚的案能不能报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位有正义感的记者,甚知这样一篇丑闻公之于众,会带来狂风暴雨。

接下来两位记者坐着采访车去了这三个地方,医院去了两回,医生根本不搭理,保安拽他们,他们想尽办法进入医院找到负责人说明来意后,对方“嗖”的站起来,把他们轰出去,三个部门都把自己推得干干净净的。两位记者做了该做的,努力掌握了能掌握的材料,不知道凶手是谁,但是敢100%的肯定,孙志刚是被打死的,就在这三个地方,其中有人必须受到惩罚。

不敢有任何懈怠,每字每句每个标点符号精敲细作,用事实说话,容不下一丝一毫差错。

(4)

后来在《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两位记者的报道,大字标题是《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两人写稿三个多小时,凌晨看到版面大样,回到家半夜睡不着,不知道明天见报以后会发生什么?

第二天早上还未睁开眼,电话铃就响了,来到报社以后,看到新浪网上有几千条评论,报社的热线电话都被打爆了,这篇报道它引爆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

网上一片倒戈:我们外来打工的人遵纪守法,热爱国家,依法纳税,却多次体会过被收容抓进去的恐惧与无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孙志刚是怎么死的?想一想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孙志刚?

人民的舆论让孙志刚案不得不成为广州市公安局的头等大事,有政府参与,事情总是很快调查清楚。十几名涉案人员被拘捕,有些人逃往外地,也被捕归案。

在抓到这些案犯以后,那一晚,孙志刚在收容所经历的可怕的一夜才被揭开,事情比你想象的更黑暗。

治疗区很多病房都关有精神不太正常的人,精神病人一般不打人。但有个206非常出名,因为那里关的基本上是社会上犯过事的人,206有两名“仓头”,是由护工指定的,救治站每一个新来者都要挨打,这个规矩叫“过仓规”。

孙志刚起初关的是另外一个房间,已经挨过两次打了,大学本科学历的服装设计师孙志刚当然不甘心自己的命运,20号凌晨的时候有病人出院,孙志刚摇动着铁窗呼喊,向外求救,说自己在里面挨打。

这样的求救行为并没有奏效,反而招来了杀身之祸。有一名山西籍护工乔艳琴,一惯霸道,脾气暴躁,医院的护工都惧怕她三分。当天晚上,乔燕琴来到了206门外,对着“仓头”说:“孙志刚太闹了,待会儿把他弄过来,让你们玩玩,并且告诉他们给我狠狠的打,不要打头,不要打出血,反正打死也没事,这里死一个人杀死一个蚂蚁一样”

孙志刚被护工乔燕琴和保安拖进了206,被打的抱着头蹲在地上,在地上求绕,哭喊着别打了,他受不了。有护士要阻止这一切,但是跟上来的乔燕琴拦着她别管,并说道:“继续打,打的还不够狠,”听到这话,孙志刚就被206的一群人持续打了十几分钟,病人们听到孙志刚的叫喊声非常的凄惨。大约凌晨一点半左右,乔燕琴吃完了玉米,像事情没发生一样,上楼回宿舍睡觉了,此后再没有听到孙志刚的动静。

当天晚上,另一名值班护士在值班的记录本上写道:孙志刚本班睡眠六小时。20早上,护士查房发现,孙志刚趴在水泥床上一动不动,呼吸微弱,脸色发紫,连忙把他送到救治室,医生做了一般的常规抢救,十分钟后宣布孙志刚死亡。

(5)

医院领导向区长报告此事,医生在死亡证明书上填写了脑血管破裂,心脏病猝死,并且声明:孙志刚除脚趾部有异样外,没有明显伤痕,这份报告就是当时搪塞孙志刚父亲的那份理由。

这些殴打者被抓捕后,问他们与孙志刚无冤无仇的,为什么要打人家?他们有人在法庭上说我也不愿意打人啊,因为我们也是受害者,与孙志刚无冤无仇,为什么要打他,但是我们是被逼的,我们不打护工就要打我们,我们就可能成为第二个孙志刚。在法庭上指出了乔燕琴护士曾经告诉他们:这里随时可以让不听话的人站着进来,抬着出去。

这谁也不管的法外地,一个护士就成了这里的王,肆无忌惮的行凶,活活把孙志刚给打死了。

杀人偿命,主犯死罪,从犯做牢,判决书下来,有一位还是九个月儿子的父亲,听到自己被判有期徒刑15年时,失声痛哭:“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进了监狱,一家人都完了,”施暴者也是普通的打工族,成了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下的牺牲品。

在孙志刚事件报道以后,老百性质疑暂住证制度的合理性,批评收容遣送制度,孙志刚用自己的死改变了律法,消除户籍歧视,1982年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全国实行居住证制度,外来人口凭居住证可享受就业,教育,公共服务,孙志刚家属依法获得赔偿,这起案件至今成为司法案中典型的“救助案例”。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