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克超级奖励看金融之异化

马姐谈投 2025-01-22 09:18:32

新闻报道,特斯拉给马斯克“460亿”美元奖金(附1),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常识和逻辑出发,论证一下金融的异化!

考虑到阅读的流畅性,佐证资料附在文章末尾。本文试图用最少的文字来批判西方的金融模式,警示美国模式是亡国之路。其目标读者不是投资人,简化了细节末梢。

如今的金融市场已经严重的违背了金融工具之初心,成为不折不扣的赌具。然而,多数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从业者利欲熏心、财迷心窍、见怪不怪、狼狈为奸,金融市场逐步演化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中美网民大对账,有一句话很幽默且真实。

美国网民问:在中国哪个城市最安全?

中国网民回答:只要不进股市,哪个城市都安全。

网民的调侃证明了,从常理出发来证明全球金融大崩溃的必然性并不难,难预测的是when。然而去金融市场火中取栗,其信念是 :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

个人非常尊敬马斯克,本文以特斯拉为例,因为大家尊敬特斯拉,因为特斯拉是个”好学生“,用特斯拉做例子具有普遍性意义。公平的说,特斯拉的财务报表比较干净,这样的财务报告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稀缺品。

一、常识与逻辑

常识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理。

逻辑,是以专业视角,依据事实进行推理(附2)。

基本事实:

附件3——特斯拉2010~2023的基本财务数据摘要。

二、解读特斯拉

了解特斯拉,本文从2010-2023年的财务数字切入,用财务数据来佐证一些民间的说法。

1、是不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助力特斯拉扭亏为赢?

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一:

特斯拉2020年Model 3开始投产;

2021 年年中 Model Y 投产,2022 年中达产;

2022年8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一期)第二阶段的A、B、C三个阶段均已完工并投入生产。

事实二(附4):产能。特斯拉2023年产能证明了上海工厂对特斯拉的产能贡献。

事实三(附3):盈亏数字

2020年之前,特斯拉累计亏损65亿美元,

2010年-2023年实现累计盈利338亿美元。

特斯拉的盈利业绩证明了上海工厂为其扭亏为盈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2、解析巨额奖励计划

说明一下,这个奖励计划虽然两次获得得股东大会通过,但因為小股东反对,没获得法庭通过, 马斯克至今沒拿到一分钱。马斯克团队表示将向特拉华州高等法院上诉。法官的裁决理由如下:

1、马斯克操纵了董事会的投票进程,投票结果有利益冲突。

2、董事会就奖励计划表决时有虚假陈述。

3、奖金数额巨大,极不合理,对股东不公平。

尽管这个奖励计划还没兑现,并不影响我们通过解读这个超级奖励方案,一窥美国的高管奖励制度对企业长远发展之利弊。

(马斯克奖励计划细节(〖附件5〗)

本文试图用最少的文字来解析,假设读者具有股票期权和解读财务数字的基础。

奖励计划从2018-2028,奖励条件分12段,业绩达标要求逐段提高。在2028年之前,达标任何一段指标,该段的奖励股票数量就生效。目前,企业的业绩已经满足了股东的最高期望值。马斯克可以拿到的奖励股权价值如下:

绩效股票期权为2026万股,换算为分拆后股票是3亿股。每股需支付$23.33成本。

按照某时点股价428.22来计算,其奖金价值为1230亿美元。

(428.22-23.33 =404.89 x 3.0396 亿股 = 1230.7 亿美元)

奖励价值达1230亿美元,特斯拉有赚这么多钱吗?

1、理论上,企业可用于分红奖励的资金,源自企业创造的自由现金流。2010-2023,特斯拉14年累计自由现金流为114亿美元。

2、特斯拉从未给股东分红,期间一直不断的发新股集资(附3)

3、1230亿美元为按照股票价格计算的价值。是交易价值,不是会计含义的内在价值。且仅仅是估算价值,马斯克卖股变现之前,其价值分分钟在变。

4、奖励资金来源,增发3亿新股。

5、增发新股对股东权益的影响。

从每股净资产角度看

有偿新股,被奖励人需支付每股$23.33。会计上,发行价大于每股净资产,不仅不会稀释每股净资产,还会增加每股净资产价值。2023年末每股净资产为$19.97(附7),发行价$23.33,所以这个超级奖励计划不会稀释每股净资产。

从每股盈利来看

假设利润总额不变的话,增发新股意味着稀释每股盈利。如果未来利润下滑,将是长期持股股东的巨大损失。

评估企业投资价值是个分子与分母的跷跷板游戏。

比如说,市场买特斯拉就是博增长,投资人赌业绩向好,股价继续上涨,股价上涨,会不断的推高市净率。在高市净率的条件下,增发大量新股奖励CEO,只要利润能持续的增长,股东不亏。

我是投资人,有一个简单的发问:电动车市场这么卷,特斯拉如何保持利润不停的增长?

苹果则是另外的场景。苹果已经增长乏力,管理团队为了推高股价而持续回购股票,回购需要钱,从而将资产负债率推到85%。

在会计上,回购股票有美化业绩的效果。股数减少,推高了每股净收益。结果是:提高了负债率,美化了净资产收益率。

不可否认,苹果的确很赚钱,其资产回报率26.1%,净资产收益率达到了157.4%。现在大家是不是理解了

为啥苹果产品卖的这麽贵?

为啥苹果不敢造车?

为啥苹果代工在海外?

理由很简单,要保持市净率61倍以上、市盈率34倍,苹果管理层必须守住生命线——奇高的利润率(附8)。

股票估值比胆量,估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想象力永远追不上市场的孤注一掷!

回到特斯拉,其奖励计划与业绩的关系是这样的:业绩在某个时点达标就能拿到股权奖励,可是奖励计划没有考量企业业绩的可持续性。

说白了,股市的估值逻辑,从管理团队到投资人,大家集体押注股价上涨。这就是为什么美股估值泡沫越来越大。

大量的事实印证了西方左翼对金融资本主义的一句经典批判:

奖励私有化,风险社会化。

三、现代金融本质:奖励私有化,风险社会化

从特斯拉给马斯克的奖励方案可以看出,在某个时点业绩达标,CEO就可以拿到一笔巨额股权奖励。至于这个业绩是不是可持续,这样的奖励计划会不会牺牲企业的未来,都无需考虑。当然,企业财务报告也不会告诉你会计美容术的诀窍。

奖励的诱惑、泡沫化的财富价值,的确能铸就短期繁荣。从大股东到企业高管,从股票投资人到债券投资人,集体追逐短期利益,没人在乎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没人在乎企业债务及国家债务的偿还能力。一句话: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实际上,美国不乏有识之士,他们一直在警告美国走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克尔·哈德森教授早在50年前就阐明了超级帝国主义、金融帝国主义的本质。

除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连卢比奥这样的政客也多次猛烈批评美国设计、主导的全球化体系。

2023年卢比奥在国会的演讲最近又冲上了热搜。他说,冷战后轮换当政的两党总统们狂妄自大,以为中国加入了WTO,就可以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改造中国。结果呢,却是中国改造了资本主义。产业链全球化让美国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而美国的工人阶级却输的一塌糊涂。美国社会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美国的问题,是制度问题,是体系化的问题。毋庸置疑,美国已经输了全球化竞争。

追根溯源,美国输掉全球化竞争的祸根是经济金融化。经济金融化必然导致工业空心化。其实,伟大导师马克思列宁早就论证过,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由工业资本主义走向金融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

卢比奥坦言美国政府是为资本服务,而不是为国家利益服务。这不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吗?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说了算,政府的服务对象当然是资本。看看川普就职典礼,谁在头排C位,卢比奥坐在了哪里?

市场经济理论的底层逻辑,就是支持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而放任资本一定会导致工业空心化、金融泡沫化。道理很简单,金融资本赚钱的速度不仅远远的高于GDP增速,也高于制造业利润的增速,聪明的钱自然涌向金融领域。

看看中美实践的结果。中国房地产的一地鸡毛,美国的股市泡沫,哪个不是放任“市场无形之手”的杰作?

金融泡沫化与工业空心化是手心手背的关系。二者合体,就是一条亡国之路。美国在这条亡国之路上已经走了太久、太远,哪有回头路?

四、股市改革的核心是让金融回归初心

什么是股市的初心?早期的金融市场是众筹资金发展经济。在资本主义起步阶段,股票、债券这些金融工具都起到过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今天的金融市场已经彻底的异化了。由工业资本主义走向金融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赌博资本主义。

经济社会被金融资本把控后,广大民众变成金融资本的债务奴隶。

金融资本引领美国走到了无解的死局。谁也救不了美国。中国是共产党当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老一辈革命家的实践经验,完全有能力通过金融改革来走出当下的困境。

难点在于,我们能不能抛弃债务经济模式,回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法则: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发展。以信贷改革为抓手,通过系统化的经济改革,摆脱债务束缚,让股市成为初次财富的分配工具,引领中国经济走向健康可持续的道路。

结束语

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增长,一个产业有朝阳夕阳,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也不可能永远增长。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能主动停止生长,那它就窥得了“天道”……

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回归天道,回归常识。而不是穿着金融资本的红舞鞋,一直跳到爬不起来。

马霞

2025年1月21日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奖励方案

附件6

附件7

附件8:苹果市净率

0 阅读:19

马姐谈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