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的最终结局不会太坏,虽然「金陵十二钗」属于薄命司,虽然薄命司的女儿都薄命,但妙玉属于另外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薄命」。
高鹗续书对妙玉的作践也太狠了点,说她被强盗闯入迷晕,一番猥亵后被带走,从此不知所终。
小说中妙玉出场的次数不多,所以对其结局的推测依据也少,所以包括高鹗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对于妙玉结局的推测都走错了方向。
关于妙玉的判词,之前的文章已经分析过了,这里不多赘述。
妙玉的最终结局,关键在于“违心愿”三个字,她的薄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薄命。
本文,我们从作者创作结构上来分析这一点。
01“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作者在第一回就点出来了,小说中提到“梦”、“幻”等字时,就是此书作者的「立意本旨」。
这句话,相当于作者为我们提供的阅读指南,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去获取这本书中的关键信息。
而小说当中,与“梦”、“幻”二字紧密联系且频繁出现的两个角色,就是那一僧一道——也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他们是从太虚幻境「挂号」而来,将来又要到太虚幻境中「销号」。
所以,小说中提到一僧一道的地方,其实就是需要我们仔细留意的地方。
一僧一道「下世」以后,第一个想要点化的人,是甄英莲,那癞头和尚说道:
“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接着又说道:
“舍我罢,舍我罢!”
此时的甄士隐尚未顿悟,认为那癞头和尚说的都是些「疯话」,所以就没有理睬他,转身抱着英莲就要离开。这时,只听那和尚嘴里念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甲侧:为天下父母痴心一哭],
菱花空对雪澌澌 [甲侧:生不遇时。遇又非偶]。
好防佳节元宵后 [甲侧:前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
便是烟消火灭时 [甲侧:伏后文]。
四句诗文对应四句批文,作者与批书人一唱一和,把甄英莲一生的命运都揭示出来了。
而甄英莲的悲剧一生,在小说的设定当中,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
因为甄士隐没有顿悟,所以不愿让甄英莲出家,所以才导致甄英莲悲剧的命运,这是小说中的因果设定。
当然,作者并非是在宣扬出家,作者只是在借用俗世中的出家,来象征心灵上的「入化」。
02癞头和尚的第二次出场,是为了点化林黛玉。
林黛玉从小就有「不足之症」,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贾母问起她的病,黛玉说道:
“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癞头和尚点化甄英莲的时候,甄英莲是三岁,点化林黛玉的时候,黛玉同样也是三岁。
甄士隐没有顿悟,不愿意让甄英莲出家,从而导致了英莲一生的悲剧命运。
林如海夫妇没有顿悟,不愿意让林黛玉出家,结果导致了黛玉的悲剧命运。
二人同属于「薄命司」,黛玉是正册之首,英莲(香菱)是副册之首,二人悲剧命运的因果关系是相同的。
癞头和尚之所以选择她们两个来点化,实际上已经代表了整个「金陵十二钗」,对于其他人的点化或许不是这种形式,但一定是会有的。
所以,对于林黛玉和甄英莲,我们需要对照着来看的。
作者其实也一直在暗示我们,二人命运的关联,秦可卿小名“兼美”,是兼具薛宝钗、林黛玉之美,而甄英莲又有“东府蓉大奶奶的品格”。
03对照着她们两个,我们再来看妙玉,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命运视角。
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的身世,说道:
“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
苏州人氏、仕宦之家、自小多病,这俨然就是另一个版本的林黛玉。
从林之孝家的介绍来看,妙玉小时候自然也当有人点化出家,这个人或许就是癞头和尚也未可知。即便不是癞头和尚,其点化的意义和癞头和尚是一致的。
只不过,妙玉的父母和林如海、甄英莲不同,他们没有把点化者的话当作「疯话」,而是很认真的去执行了。
只不过他们舍不得妙玉年幼出家,所以买了很多替身儿来代替她出家,只不过没有用。
在这种情况之下,妙玉的父母不认为是点化者说谎,而坚持认为是妙玉没有亲自出家的缘故,于是便让妙玉亲自出家、带发修行,所以妙玉的病方才好了。
三者对照来看,妙玉的父母是颇具「慧根」的。
所以,妙玉的命运,应该打破了「薄命司」的悲剧因果。
甄英莲没有出家,所以一生的命运都是悲剧;林黛玉没有出家,所以病“一生也不能好”。
而妙玉出家了,病也「好了」,其命运自然不应该像英莲、黛玉一样,所以她的悲剧,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悲剧」。
不仅如此,妙玉的师父也是一位高人,书中说“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
这里我们要和马道婆对照着看,书中提到的两个有特殊神通的人,一个是马道婆,另一个就是妙玉的师父。
马道婆的神通是假的,我们以前分析过了,而妙玉师父的神通却是真的,真真假假是作者常用的写作手法。
说她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目的是为了告诉我们,她师父的话可以作为谶语。
妙玉的师父在圆寂之前对妙玉说道:
“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
这就告诉我们,妙玉将来是有「结果」的,不可能太过悲剧的命运,更不会是被强盗掳走。
04妙玉之所以入「薄命司」,并不是因为她的命运有多么悲剧,她的薄命是另外一种「薄命」,跟其他人是不同的。
因为妙玉首先是有「结果」的,不会是像黛玉、晴雯那样没有结果,也不会像迎春、凤姐那样不得善终。
所以,妙玉的命运结局,关键在于判词中的「违心愿」三个字。
也就是说,妙玉的结局,在世俗的眼光看来是很好的,只不过妙玉性格孤高,所谓“过洁世同嫌”,所以她对于别人看来很光鲜的归宿并不满意。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从这一句判词来推测,妙玉在贾府被抄家之后,很有可能被豪门权贵趁机夺走,可能成为了某位王侯的妾。
这种身份,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是求之不得了,但是对于妙玉来说,却是「违心愿」的。
再加上她“太高人愈妒”,因为她容貌冠绝,性格孤傲,可能会受到了别人的妒忌和排挤。
最终,“青灯古殿人将老”,她从为治病而出家,转变为勘破红尘而出家,伴随着青灯古殿而终,这边是她真正的「结果」。
《红楼梦》的主旨有十六字真言:
“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
这十六个字是整部《红楼梦》的大纲,每个在册的女儿,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最终都是要「自色悟空」的,也就是石头所说的:“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
只有经历了这样一番「梦幻」,才能真正理解到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如果妙玉一直是在庙中,是不可能「自色悟空」的。
总结小说中,「自色悟空」的结局有两种:
一种是临终之前的顿悟,如秦可卿、王熙凤;另一种是被顿悟而「入化」,最后决定出家。
妙玉自然是属于第二种。
早先的出家,只是为了治病,并非是顿悟的结果。在“富贵场、温柔乡”里消磨几年,才能真正的看破虚幻,达到内心的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