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而言,「四大名著」之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水浒》。
《水浒传》打打杀杀的背后,体现的是最真实的弱肉强食逻辑,以及作为底层人的无奈与挣扎。
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林冲。看透林冲,也就看透了这个社会,也就看透了蝇营狗苟、无所适从的我们。
01雪夜本不该有火,但雪夜的「山神庙」却燃起了熊熊大火。
「上火下水」是《易》卦之「未济」,预示着水火不能交泰,预示着天之为「天」已不能带给受难者以希望。
夫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然而,生活在一个善恶难辨的时代,一忍再忍的最后往往是被彻底的毁灭。
林冲无疑是个“有本事”的人,文质彬彬,武艺超群,若生逢其时,颇有「儒将」的风度。
可一个昏暗腐朽的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有本事”的人,如同美人以美貌而招祸,一个人的“本事”往往也会成为被践踏的理由。
林冲深陷「体制」的泥潭,总想着“出淤泥而不染”,对下和睦、待上谦恭,遇事能让则让、能忍则忍,勉强苟活于高俅等人的淫威之下。
能“苟全性命”已是不易,何曾敢妄想“闻达于诸侯”,饶是如此,加害者还是要得寸进尺,越发连“有个漂亮老婆”都成了罪过。
换做是你,你会怎么样?
肯定有什么要说“咁他嬢的”,但很遗憾,那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是,一边说着“咁他嬢的”,一边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就好像林冲一样,高衙内调戏他的娘子,鲁智深要帮忙上前厮打,他作为受害人反而要劝解:
“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看似有了面子,实则内心的酸楚只有自己最清楚。
然而,面对迫害,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这是用血换来的教训。
本以为高衙内会就此罢手,但林冲低估了高衙内的色心,也高估了自己那微不足道的面子——在权力面前,一切“本事”都是狗屁。
于是,再一便有了再二,世界上不乏喜欢踩着别人向上爬的人,比如《一捧雪》里的汤勤,比如《水浒传》里的陆谦。朋友,难道不就是被用来出卖的吗?
最了解你的人莫过于朋友,最懂得如何害你的人也莫过于朋友,无事可以「两肋插刀」,有事随时插朋友两刀,这就是陆虞侯的进取之道。
于是,便有了第二次变本加厉的故意设计,林娘子显然被高衙内强行玷污。
是可忍孰不可忍,更何况林冲堂堂血腥男子,然而,林冲却再一次忍了。
弱者,总是习惯为自己的怯懦找借口的。
一来林娘子未被玷污,二来陆谦家被打得稀烂,三来陆谦已经藏了起来。
有此三者,似乎可以对自己有个交待了,但自始至终,林冲对于罪魁祸首高衙内,从来都不敢生问罪之心。
他何曾想过,高衙内既然敢明目张胆设计林娘子,又岂会把区区一个林冲放在眼中?
此次不得手,焉能没有下一次?
02饶是能躲过高衙内的千次暗算,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林冲还是没有半点招架之力。
还是李斯说得好,人的见识,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
高俅一个泼皮帮闲出身,一朝踏入庙堂,便对弄权杀人的那套把戏玩得炉火纯青。
相比于富安、陆谦的「调虎离山」之计,「白虎节堂」之计则是破绽百出,基本上就是赤裸裸的诬陷。
然而,对于高俅来说,杀你,只需要一个理由而已,至于什么理由——无所谓。
不愧是高太尉,懂得斩草除根、釜底抽薪的硬道理,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障碍是林冲,只要除掉了林冲,林娘子唾手可得,这是有权人的思维模式。
好在林冲命大,遇到了一位正直的孔目“孙佛儿”,这才侥幸捡回了一条命,孙定向府尹争辩道:
“这南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舍得一身剐,敢将皇帝拉下马,别人谋我性命,这难道还能忍吗?
林冲又忍了,他不但忍了,还执意要休妻,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不耽误林娘子,实际上是想借此摆脱高俅的迫害。
“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
高衙门为了林娘子,已然是不择手段,可林冲刺配沧州,不想着让林娘子逃走,第一件事却是执意要休妻。
可见,林冲是「好人思维」设限,他认为高衙内要的是林娘子,只要林娘子跟他没有关系了,高俅自然就不会再找他的麻烦。
他想不到对于当权者来说,除掉一切潜在的威胁,只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而已。
所以,在他多次为林娘子遭到暗害以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摆脱和林娘子之间的关系。
然而,他出卖娘子,出卖尊严,直到退无可退。最后换来的却是董超、薛霸的暗害,换来的是草料场的一把大火。
林娘子的悲剧,是林冲一手酿成的,林冲的悲剧,也是他一手酿成的。
同样是东京禁军教头,同样是高俅的下属,王进预知到危险之后,果断带着老娘避走他乡,而林冲却贪恋「体制」权位,最后落得家破人亡。
林冲虽然有错,但他毕竟是受害者,谁来为他的不幸负责?
除了高俅,最应该负责的是宋徽宗,时代的昏聩必然会出现高俅这样的人物,即便没有高俅也有李俅、王俅。
在一个无处可以伸冤的社会,逼上梁山,是“有本事”之人最后的归宿,这是林冲的不幸,更是大宋王朝的不幸。
最后然而,这又能怎样?
一忍再忍的林冲,一心想在「体制」中开花结果的林冲,到头来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自己最后也没能得到善终。
而坏事坐尽、弄权害人的高俅、高衙内,最后却是荣贵而终,不管林冲如何恨得咬牙切齿,即便是举起了反旗,也不能撼动高俅父子分毫。
这就是权力的力量,这就是普罗大众的悲哀,走向梁山的草莽们,哪一个不是报国无门、走投无路,这是《水浒》影射现实之处。
林冲总在失望和绝望中抱着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