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肆意挥舞关税大棒,没想到踢到了中国这块铁板,据美媒透露,特朗普政府一些官员私下表示,他们承认误判了中国的反应,鉴于中国对美出口规模巨大,认为中国会在首批“请求关税豁免”的国家队列中。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中国非但没有主动打电话给特朗普,相反还展开了精准反击。
即使特朗普多次释放希望与中国谈判的风声,还暗示可以降低对华关税,中国依旧不为所动。
关键问题迎刃而出,这一次特朗普为什么怂了?中国面对美国的“服软”为何置之不理?是要将关税战进行到底吗?
特朗普眨眼了
中美关税战对峙至今,已被外界描述成“眨眼游戏”。
特朗普悍然发动的这轮关税战,在历经数周的虚张声势以及不断升级局势后,愈发透露了美国纸老虎的本质。
沃尔玛等美国大型零售商相关进口商品价格飙升,货架空空如也的现状将特朗普拉回现状,表示对中国征收145%关税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将会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而美国资本市场的哀鸿遍野,迫使特朗普对自己很想解雇的鲍威尔说出违心的话语。
为何一向我行我素的特朗普,屡次让步?
大家都知道,美国最擅长拱火,热爱煽动代理人战争,就拿此次特朗普主导的关税政策来说,其原本计划,是要将贸易争端从中美矛盾转移为世界各国与中国的贸易矛盾。
比如通过关税谈判施压各国以此来孤立中国。
实际上,美国最不擅长的就是在美国“本土作战”,不管是金融还是贸易亦或是热武器领域。
就拿这次关税战来说,刚开始宣布的时候,特朗普的气焰可谓是异常嚣张,尤其在对华关税上,从最初的20%到54%再到125%再到145%,越到后面,越透露出特朗普意气用事的姿态,其目的也非常明显,就是希望以此逼迫中国妥协。
而特朗普之所以如此迷之自信,正是因为中国对美出口总额远远大于美国对华出口。
只不过现实并未按照特朗普编排的剧本走,中国非但没有在首批“请求豁免关税”的国家行列中,相反还对美国的对等关税,展开了反击。
换句话说,特朗普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欺负别人,被别人还手的滋味。
这种滋味于特朗普而言,非常不好受,所以你会看到白宫刚开始的说辞一直是,中国想与美国谈判,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
然而当越来越多国家都开始在关税问题上强硬,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都明确拒绝与中国脱钩,全球资本加速撤离美国市场,就连美债都突然遭到大规模抛售时,特朗普政府才不得不面对事实,这轮关税战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美国显现的速度远快于在中国显现的速度。
沃尔玛、塔吉特百货公司以及家得宝公司三家零售巨头CEO与特朗普开会,货架空空,商品价格飙升让特朗普意识到,如此下去,势必会在美国内部引起更大的动荡。
此前,特朗普票仓中,有不少美国底层民众,他们希冀特朗普能带领美国再次走向强大,因此当特朗普对华关税层层加码时,他们依旧支持特朗普,只是因为他们还未感到痛点。
然而随着中美关税风波愈演愈烈,沃尔玛等零售公司货架上商品越来越少或者价格飙升,底层民众发现自己买不起东西时,将是最快跳水的一批。
而根据美国2024年统计的数据,有近40%的美国成年人连400美元的应急现金都拿不出。
从这个角度出发,一旦中美关税战真的要持续,将会在美国本土引起严重的后果。
所以特朗普为什么认怂那么快?
就是因为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一旦要自己承受关税战后果时,不用中国给予致命一击,美国国内就能将特朗普统治颠覆。
中国为何不为所动?
因此,特朗普看似掌握了主动权,实际上,其急于与中国达成协议的想法,早就暴露在全球视野之下。
戏剧性的是,特朗普政府还大言不惭的表示,中美之间目前已经进入谈判的流程,并且很快会达成协议。
哪知道遭到了我国的迅速打脸。
“这些都是假消息”硬生生拆穿了美国拙劣的谎言。
截至目前,中国面对美国想尽快达成协议的想法,总是重复着这样的一句话“谈,敞开门谈;打,奉陪到底”。
那为什么中美还没有坐到谈判桌上呢?
事实上,这轮关税战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要回归到谈判桌上,因为其影响的不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更是对全球贸易结构的重塑。
而中国的态度一直没变,“解铃还须系铃人”。
中国早就给了美国一条明路,要谈就先把对华恶意关税降为零,然而美国虽然几次软化对中国商品态度,却丝毫没有谈判诚意,话语行间,都是赤裸裸的美国优先主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没有必要与美国斡旋,一旦中国低头,那么中国的反击以及准备都将前功尽弃。
越是抗压局,越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大不了最后和美国打到底,中国14亿人口永远是中国最硬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