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野战军各旅均由地方武装混编而成,为何唯独17旅清一色

木艺人的历史 2024-11-18 16:00:42

《晋冀鲁豫野战军各旅均由地方武装混编而成,为何唯独17旅清一色》

世人皆知晋冀鲁豫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但鲜有人知道在其12个主力旅中,唯独第17旅是一支清一色的本地部队。1947年,当这支英勇的队伍踏上挺进大别山的征程时,17旅的特殊性更加凸显。与其他由各地武装混编而成的兄弟部队不同,17旅保持着独特的上党本色。这支部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机缘?为何能在统一混编的大趋势下,保持如此特殊的建制?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上党烽火

1940年的上党地区,群山环抱,沟壑纵横。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世代以务农为生,过着平静的生活。然而这一年的深秋,日寇的铁蹄踏破了这片宁静。

9月15日,一支日军精锐部队从太原出发,沿着太焦铁路一路南下,妄图打通平汉线与正太线的联系。消息传来,上党百姓闻讯色变。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就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129师派出了一支精干队伍,进驻上党地区。这支队伍由刘伯承亲自挑选,成员多为太行山区的能征善战之士。他们白天隐藏在山林,夜晚出没于村寨,很快就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

上党一带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对于熟悉本地地形的八路军战士来说,却是天然的屏障。他们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当地百姓也纷纷参与其中,有的当向导,有的送情报,有的运送粮草,形成了一张严密的抗日网络。

1940年9月28日,在上党地区的壶关县,成立了中共太行第4地委。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标志着上党抗日根据地的正式建立。紧接着,太行第4专署、八路军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也相继成立。

第4军分区成立之初,只有三百多人,装备简陋,但他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群众的支持,很快就在上党地区站稳了脚跟。他们采取"山林游击"的战术,利用上党地区的特殊地形,与敌人周旋。

1941年春,军分区在黎城县创建了第一个游击队。这支游击队以当地农民为主,他们熟悉每一条山路,了解每一个村庄。白天,他们化整为零,隐藏在百姓家中;夜晚,他们又聚集起来,袭击敌人据点。

到了1942年底,第4军分区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千人的武装力量。他们在上党地区建立了多个县级抗日政权,形成了一个个互相呼应的抗日据点。这些据点就像星星之火,在上党大地上渐成燎原之势。

1943年,军分区在上党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整编。他们将分散在各地的游击队进行整合,组建了第32团。这支部队成为了日后17旅的骨干力量。第32团成立后,在上党地区连续打了几次漂亮仗,声名鹊起。

至1944年,上党根据地已经发展成为太行山区最重要的抗日基地之一。军分区的队伍不断壮大,先后组建了46团和52团。这三支主力部队,都是由上党子弟组成,他们对这片土地怀着深厚的感情。

二、危急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中国大地。然而,对于上党地区来说,这个喜讯却伴随着一场新的危机。

8月16日凌晨,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部传出一份紧急军令。阎锡山迅速调动其嫡系部队第8集团军,命令副总司令史泽波率领17000余人向上党地区进军。这支部队装备精良,不仅配备了美式装备,还拥有大量重炮和机械化部队。

史泽波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他的部队分三路推进:主力沿太焦铁路南下直取长治,另两路分别从东西两翼包抄。更令人意外的是,沿途的日伪军不但没有抵抗,反而主动为国民党军队让路,有的甚至提供情报和补给支援。

8月17日清晨,史泽波的先头部队就已经抵达长治城外。当时驻守在长治的八路军部队正在准备接收日军投降事宜,面对突如其来的国民党军队,一时难以组织有效抵抗。到当天下午,长治城就落入了史泽波部队手中。

紧接着的三天内,长子、壶关、屯留、襄垣、潞城等五座城市相继被国民党军队占领。这六座城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切断了太行山区八路军各部之间的联系。

阎锡山的这一手段可谓是打了八路军一个措手不及。他利用日军投降的时机,在八路军还没来得及接收这些城市之前,抢先占领了战略要地。这六座城市不仅地理位置重要,更是上党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史泽波此次行动并非临时起意。早在8月初,阎锡山就开始秘密调动军队。他让部分部队化装成普通百姓,分批渗透到上党地区,为主力部队的进军做准备。同时,他还通过特务网络,收买了一些日伪军军官,确保其部队进军时不会受到阻碍。

更为严重的是,这次突袭不仅占领了城市,还切断了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与外界的联系。第4军分区的部队被分割成数块,通讯联络一度中断。当地的地方武装和地下党组织也遭受重创,有些地方的抗日政权被迫转入地下。

此时的上党地区局势危急。国民党军队占领城市后,立即开始清剿行动。他们搜查村庄,抓捕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一些原本在八路军区域的百姓被迫离开家园,躲进山区。

史泽波的部队占领城市后,立即开始构筑防御工事。他们利用原有的城墙,加固工事,布置火力点。同时,派出侦察部队,搜集八路军的动向。这些举动表明,他们已经做好了持久作战的准备。

在上党地区的制高点老爷岭上,史泽波部队设立了观察哨,严密监视着周围的动静。他们还在各个要道设立检查站,企图切断八路军与群众的联系。这种"蚕食"战术,使得上党地区的局势日益严峻。

三、浴火重生

1945年8月底,面对国民党的突然袭击,太行军区第4军分区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他们将分散的部队重新整编,将32团、46团和52团的主力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规模达到5000余人的作战部队。

9月1日,在军分区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这支部队首先对潞城发起进攻。他们选择在夜间行动,避开了敌人的空中侦察。战斗从凌晨开始,到天亮时分就收复了潞城城区。这次战斗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其中包括美式步枪300余支,轻重机枪20余挺。

潞城的胜利给了军分区极大的鼓舞。9月3日,他们又对屯留发起攻击。这次战斗采取了迂回包抄的战术,派出一支部队佯攻正面,主力则从侧翼突击。国民党军队没有预料到会遭到如此猛烈的攻击,仅仅抵抗了半天就撤出了屯留。

随后的半个月里,军分区的部队连续作战,先后收复了襄垣和长子两座城市。这些胜利不仅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也让军分区的部队获得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他们发现,只要充分发挥本地作战的优势,即使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也能取得胜利。

10月初,军分区对部队进行了重要调整。他们将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干部提拔使用,补充了新的战士,使部队的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他们还加强了政治工作,通过战场总结会等形式,提高部队的思想觉悟。

10月15日,军分区发起了收复长治的战役。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战斗,参战部队达到7000余人。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最终攻克了长治城。在这次战斗中,军分区的部队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特别是在巷战中,他们充分发挥了熟悉地形的优势。

到11月中旬,除了壶关之外,上党地区的主要城市都重新回到了军分区的控制之下。这时的军分区部队,已经成长为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他们不仅装备得到了改善,战术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段时期,军分区的部队始终保持着本地特色。他们的干部战士大多是上党本地人,对当地的山川地理了如指掌。这种特点在后来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上级决定对太行军区进行整编。考虑到第4军分区部队的特殊性和战斗表现,上级决定保持其建制不变,并将其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7旅。这个决定,使得这支部队成为野战军中唯一一支清一色的本地部队。

1946年初,第17旅进行了最后一次整编。他们保留了原有的骨干力量,补充了一批新的战士,使部队的总人数达到9000余人。这次整编不仅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也为后来转战大别山做好了准备。

四、独特优势

1946年春,第17旅在整编完成后展现出独特的战斗优势。这支由上党子弟组成的部队,在多场战役中表现出了与其他部队明显不同的特点。

首先体现在战术运用上。3月,在黎城战役中,17旅充分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分进合击"战法。他们将部队分成若干小组,从不同方向渗透进入敌人防线。这些小组都由当地战士带队,他们能够准确找到每一条山间小路,每一处隐蔽通道。最终,这次战役歼敌600余人,创造了以小部队打赢大战役的范例。

其次是在情报收集方面。17旅的战士与当地百姓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人的亲戚朋友都分布在各个村庄。4月的襄垣战役前,旅部通过这种特殊的关系网,准确掌握了敌人的部署情况。敌军的一举一动,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传到指挥部。这种情报优势,是其他部队难以具备的。

在作战指挥上,17旅也形成了独特的方式。由于官兵都操着同样的上党方言,即使在激烈的战斗中,也能快速准确地传达命令。5月的长治反击战中,敌人发动了一次突然袭击,情况十分危急。旅部用方言下达的一系列命令,使各部队能够迅速调整部署,最终化险为夷。

补给工作也是17旅的一大特色。当地百姓视17旅为自己的子弟兵,所以在物资补给上总是倾其所有。6月,部队在壶关地区作战时遇到补给困难,当地群众立即组织起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为部队运送粮草。这种军民一体的优势,在其他部队中是很难找到的。

训练方式上,17旅也别具一格。他们的训练场地往往选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中,这些地方正是战士们从小熟悉的环境。7月的一次夜间训练中,全旅官兵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穿越了四道山梁,完成了50公里的行军,创造了野战军的训练记录。

在政治工作方面,17旅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官兵都来自同一地区,彼此之间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8月的一次政治教育中,他们就地取材,用上党梆子的形式来宣传政策,效果远比一般的说教要好得多。

武器装备的使用上,17旅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们善于将缴获的各种武器改装成适合山地作战的形式。9月,他们将缴获的重机枪改装成便携式,大大提高了在山地作战中的机动性。这种创新精神,成为了17旅的又一特色。

伤员救治也是17旅的一大优势。当地的许多中医世家都与部队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医疗网络。10月的一次战斗中,部队有多名重伤员,正是依靠这个网络,才使伤员得到了及时救治。

这些独特优势的形成,使17旅在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他们不仅保持了本地部队的特色,更将这种特色发展成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历史印记

1947年初,第17旅接到南下命令。这支诞生于上党大地的部队,即将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奔赴新的战场。然而,他们在上党地区留下的印记,却深深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1月15日,17旅举行了最后一次战地誓师。来自各村各寨的百姓自发组织欢送仪式,他们带来了自家酿的米酒,煮的杂粮饭,要给即将远行的子弟兵送行。当天夜里,沿途村庄的篝火一直燃到天明,目送部队远去的身影。

这支部队在上党地区的战斗经验,后来成为当地民兵队伍的重要教材。他们创造的"地道战"战术,被整理成册,在各地推广。特别是他们利用地形优势的作战方法,成为后来山地作战的典范。

2月,17旅离开时在长治城外的将军岭上留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子弟兵永远不忘家乡"。这块石碑虽然在后来的战火中损毁,但当地百姓又重新立了一块,一直保存至今。石碑周围,还有当年战士们种下的松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

17旅在上党期间建立的军民鱼水关系,对当地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帮助农民修建的水利工程,组织的医疗队,以及创办的夜校,都在他们离开后继续发挥作用。壶关县的"子弟沟"水渠,就是当年17旅战士们帮助村民修建的,至今仍在使用。

部队的战斗故事在当地流传很广。襄垣县的农民们创作了一首名为《子弟兵之歌》的民谣,歌词中详细记录了17旅的战斗历程。这首民谣经过多年传唱,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长子县的革命纪念馆里,至今保存着17旅使用过的武器装备和生活用品。其中包括一面弹痕累累的战旗,几本记录作战经过的笔记本,还有战士们自制的工具。这些实物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17旅的组建方式,也对后来的部队建设产生了影响。他们证明了一支由本地战士组成的部队,能够发挥出独特的战斗力。这种经验被其他地区借鉴,形成了一种重要的军队建设思路。

屯留县的老百姓在17旅驻地旧址上建立了一座纪念园。园内种满了当年战士们最爱吃的杏树,每到春天,杏花盛开时节,老人们就会给孩子们讲述那段历史。

潞城的群众还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习俗。每年春节,当地人都会在自家门前挂上红灯笼,这是当年为了给17旅的战士们指引方向而形成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7旅虽然离开了上党,但他们的足迹遍布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黎城的山间小路上,壶关的古城墙下,长治的田间地头,处处都留下了这支部队的故事。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人们传诵,成为了上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阅读: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