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 作为全球广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在用户体验、生态系统、性能和设计方面表现出色,但仍存在一些短板。锋数码整理了相关资料,细数它的四大短板:
硬件设计问题
1. 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
• 即便最新机型支持 30W 快充,但相比安卓阵营的百瓦快充,iPhone 的充电速度仍显保守。
• 基础款电池容量较小,续航表现中规中矩,重度使用时需一天多充。
2. 屏幕配置差异化
• 高刷新率屏幕(ProMotion)仅限 Pro 系列,标准版仍为 60Hz,而同价位安卓机型普遍标配高刷屏。

3. 存储扩展限制
• 不支持 MicroSD 卡扩展,用户需直接购买更高存储版本,成本大幅增加。
4. 散热设计不足
• 长时间游戏或高负载运行时易发热,导致降频、屏幕变暗等问题,影响性能稳定性。

5. 信号不佳
• 普遍存在信号弱、网络不稳定的问题,尽管改用高通基带后有所改善,但与安卓旗舰相比仍有差距。
6.相机功能局限
• 部分场景下(如长焦、夜景、微距)硬件规格落后于安卓旗舰机型,算法优化有时过于追求“真实”而牺牲观感。

7. 维修成本高
• 官方维修价格昂贵(如屏幕、电池更换),第三方维修可能触发系统警告(如“非原装配件”提示),影响用户体验。
软件和系统限制
1. 系统自由度较低
• iOS 系统封闭性强,自定义功能有限(如无法全局更换图标、主题,文件管理不够灵活)。
2. 应用侧载限制
• 虽然从 iOS 17 开始允许侧载,但仅限欧盟地区,普通用户仍需依赖 App Store,自由度远低于安卓。
3. 通知管理不够高效
• iOS 的通知逻辑(如分组、优先级)曾被用户吐槽不如安卓直观,虽在改进但仍存差距。
性价比不高
1. 起售价偏高
• 基础版起售价较高,且低存储版本(如 128GB)难以满足长期需求,用户升级存储开销较大,衍生出 iPhone 扩容产业。
2. 配件需额外购买
•购机时不再附赠充电器和耳机,用户需单独购买,增加了隐性成本。

1. 跨平台兼容性差
• 与安卓/Windows 设备互联不便(如文件传输、消息同步等),依赖苹果全家桶(如 Mac、iPad)才能发挥完整体验。
2. 服务绑定性强
• 部分功能(如 AirTag、Apple Watch)需搭配 iPhone 使用,限制用户选择其他品牌设备的自由度。

iPhone 的短板主要集中在硬件创新速度、系统自由度、价格策略以及部分功能缺失上。然而,这些缺点往往被其流畅的生态体验、长期系统支持和品牌价值所平衡。用户是否选择 iPhone,更多取决于对上述短板的容忍度以及对苹果生态的依赖程度。
小心买到山寨苹果手机。[得瑟]
要你这样说安卓的机器我能说出上百种,各人喜好不同,喜欢啥就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