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外国制裁犹如高悬于许多国家头顶的无形利刃。然而,面对霸权压迫,部分国家没有沉默或屈服,而是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法治化方式有力回击。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全球反制裁的战场,见证各国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维护自身权益。
中国: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正式施行,宛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照亮中国反制外国制裁的法治道路。该法律明确反对霸权主义、干涉内政的立场,设立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实施签证限制、资产冻结、交易禁令等反制措施。其系统化、法治化的反制体系,彰显中国捍卫国家尊严的决心,兼具威慑与执行效力。2025年3月24日起施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
俄罗斯:2018年6月4日,面对外部压力,俄罗斯果断通过《针对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友好行为的措施(反措施)的法律》。这部法律犹如重磅炸弹,释放出俄罗斯反制外国制裁的强烈信号。它赋予总统颁布反制措施的权力,如限制进出口、冻结资产等,同时司法系统全力支持反制,允许俄罗斯法院无视外国制裁裁决。俄罗斯以实际行动诠释“对等反制”原则,表明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态度。
欧盟:1996年颁布的《阻断条例》是欧盟保护经济利益的重要法律武器,不断更新完善。它像坚固盾牌,保护欧盟企业免受外国域外制裁法律的侵害。该条例禁止欧盟主体遵守外国域外制裁法律,否则将面临欧盟境内法律后果,还允许受害者就外国制裁裁决提起索赔诉讼,为欧盟企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分别凭借《外国域外管辖措施法》和《外国程序(过度管辖)法》,限制外国制裁的域外适用,像一道屏障阻挡外国制裁的气焰,保护本国主体合法权益。
英国的《保护贸易利益法》允许英国主体就外国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导致的损失提起索赔诉讼,展现维护贸易利益的坚定决心。
日本和韩国等国面对外国制裁时,没有盲目跟从或激进应对,而是通过修订国内立法或行政指令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应对特定国家制裁。虽无专门反制裁法律,但措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彰显高度智慧和灵活性。
德国和法国等欧盟成员国依托欧盟《阻断条例》执行反制措施,国内法也进行补充细化。这种欧盟层面统一行动与成员国配合实施的策略,既增强欧盟整体反制能力,又发挥成员国优势特长,为全球反制裁斗争提供新思路。
在全球反制裁的较量中,各国以法律为剑、智慧为盾,共同维护自身权益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