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水浒传》的结局太悲了,甚至就连作者本人都觉得梁山好汉的故事格外讽刺,这一点从原著最后一回的那首《满庭芳》就能看出来。
“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各路好汉来的时候是意气风发,走的时候怎么就只剩两行泪了?
不过梁山好汉中也有人得了不错的结局,比如宋江那混子弟弟宋清就继承了宋江的官职,还娶了娇妻,生了个儿子,他儿子甚至成了状元。
(潘金莲、玉兰剧照)
既然宋清都能有后人,作者为何没给英雄武松留个后人,当初让他在鸳鸯楼带走玉兰,不就能让武松开枝散叶了吗?
回看那段剧情,也确实有些让人不解,武松为何要把玉兰也一并杀了?而不是带着她远走高飞?
一、血溅鸳鸯楼
武松杀嫂之后落了囚,被押送去了孟州,在这里,他结识了“金眼彪”施恩,那家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好人,他待武松好,也不过是为了让武松替他从“蒋门神”蒋忠手里抢回快活林酒楼而已。
武松得了施恩的好处,自然不能不办事,于是他一出手便轻松搞定了蒋门神,同时也因此而得罪了张都监。
不过那张都监却是老谋深算,也不与武松硬来,而是有意将武松收入麾下,为自己所用,于是他许武松诸多好处,甚至还赐予武松一个媳妇,也就是玉兰,武松这人向来是吃人嘴短的性格,这一点在孙二娘、张青夫妇那儿,在施恩那儿都已经得到了证实,此时张都监对他这般好,他自然没法拒绝。
(武松、张都监剧照)
结果后来发生的一切,读过原著的人也都知道了,那张都监只是假意收买武松,实则是想借机除掉武松,武松得知自己被耍了之后,就上演了“血溅鸳鸯楼”的戏码,临走之时还在墙上留下了“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几个大字,当真是霸气无双。
但霸气之余,武松此时也做了一件让人不解的事,笔者所指即是“杀了玉兰”。
二、不该杀的玉兰
玉兰该杀吗?
有人说玉兰是张都监的同谋,自然该杀,不过你细品原著就知道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玉兰是什么身份?她初登场时,张都监就说了,她不过是自己府上的一个养娘,也就是婢女、丫鬟的意思,说白了,根本没什么地位。
张都监这种能作恶一方的地头蛇,自然是人精,他策划了这出陷害武松的戏码,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以他对武松的了解,一旦事情败露,那武松如何饶得了他?所以你觉得他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说给一个丫鬟听吗?
他送玉兰给武松是假意,这是事实,但很明显,张都监是没有必要将计划告知玉兰的,对于玉兰而言,她是真以为自己要被送给武松了,这才能让玉兰的表现让武松察觉不到半点异样,因为那就是真情实感。
(武松、玉兰剧照)
毕竟张都监将玉兰送给武松时,玉兰就唱了一曲《水调歌》,那词中尽是柔情蜜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卷珠帘,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武松这等英雄,玉兰也是真心爱了,否则以武松的机警,怎能听不出她语调中有“纠结”或者“不甘”的情绪?
显然,玉兰并没有参与张都监的计划,武松杀她,确实是多此一举了,他原本大可带着玉兰远走高飞,或许到了故事的结尾,都已经能有几个“小武松”了。
所以武松为何要这么做?仅仅只是因为杀红眼了吗?
不,这事还得从他与潘金莲那些事说起。
三、武松与潘金莲
当初武松回乡之后才发现哥哥身边已经多了个嫂嫂,武松难免纳闷,他哥哥武大郎那又矮又丑的模样,如何能娶到如此貌美的妻子?当然,他也不方便问,但他心中一定知道,这事略有蹊跷。
(武松、潘金莲剧照)
在短暂的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果真发现了这女子为人不检的一面,但他是怎么做的?
只是怒斥了潘金莲一番,说是:“武松劈手夺来,泼在地下,把手只一推,争些儿把那妇人推一跤。武松睁起眼来道:‘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带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再来休要恁地!’”
接着武松便搬出了武大郎家,哪怕潘金莲反过来污蔑武松,他也没多说什么,因为武松知道自己受点委屈不算什么,可若他把真相说出来,嫂嫂与哥哥的婚姻就算是走到尽头了,他不愿看到哥哥打光棍,所以选择了隐忍。
而这即是问题所在,武松以为自己一时的隐忍会换来嫂嫂的洗心革面,结果等来的确实嫂嫂与西门庆合谋害死他哥哥。
事后他悔恨不已,但他能做的也只是将西门庆和潘金莲杀了,将王婆送去官府,他哥哥的命却再也回不来了。
(武大郎、潘金莲剧照)
所以再看武松为何杀玉兰,也就不难理解了,他不愿再赌一次人心,那潘金莲看似弱不禁风,却也能做出杀夫之举,谁知道这玉兰表面待他深情,内心又是怎样一个人?所以杀红眼的武松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将玉兰一并杀了,只求快点结束这场闹剧。
可以说是潘金莲的无耻改变了武松的为人,让他变得更加狠心,让他从那个打虎英雄成了凶悍的行者。
可惜只是莽夫之勇[呲牙笑]不懂怜香惜玉。英雄难过美人关?在武松面前失联了,也许作者妒忌美女,自己得不到的就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