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朝廷大员当街被杀,为何上至丞相下至百姓,均为凶手求情?

江舸 2024-09-02 19:44:03

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准则。

在士大夫阶级中,他们秉持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致力于个人品德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

而儒家思想在家庭中的映射,则体现在人们对孝道的极度重视。

在我国古代,孝敬父母被视为人生的首要任务,这一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数孝子贤孙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不惜舍弃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报仇故事。

这些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众多报仇故事中,唐代张瑝、张琇兄弟为父报仇的事迹,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典范。

父亲蒙冤

张瑝、张琇兄弟是蒲州解县人,他们的父亲张审素在开元年间担任巂州都督。

巂州是唐朝的西南边境重镇,长期遭受吐蕃军队的侵扰,张审素在任期间励精图治,有效抵御了吐蕃的进攻,为唐朝边境的安全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但在开元十九年的时候,张审素手下一个叫陈纂仁的官员上书诬告张审素谎报战功,还贪墨军饷,在非作战时间调拨军士帮助自己干私活。

更重要的是,奏折中还指明了这位边境重臣和心腹大将董堂礼,有合谋造反的意图,这让唐玄宗非常担忧。

为了查明情况,皇帝派遣御史台监察御史杨汪赴巂州调查此案。

杨汪在抵达巂州后还没问清楚事情缘由,就派人将张审素囚禁起来,这令巂州顿时人心惶惶。

随着调查的进行,董堂礼也听说了自己被诬陷谋反的事情,这位将军不像张审素那样忍得住气,当即便清点人马包围了杨汪的官邸,逼迫杨汪释放张审素,并写折子证明两人无罪。

之后在气头上的董堂礼,还捉住了告发自己的陈纂仁,并当着杨汪的面将其杀死。

虽然张审素在巂州颇有威望,但是其麾下将领围困中央官员的做法,还是引发了当地民众和官员的不满。

他们迅速组织力量将杨汪解救了出来,杨汪脱身之后就立即将自己在巂州的经历一五一十的报给了玄宗,唐玄宗下令让他继续调查此案。

在先前的风波中,杨汪险些丧命,这一遭遇让他心中对董堂礼和张审素二人怀恨在心。

于是,在证据并不充分的情况下,他私下篡改了案件的卷宗,将一桩原本悬而未决的案件,巧妙地编织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铁案。

鉴于董堂礼过去的行为屡屡越矩,朝堂之上对此判决并未提出太多异议。

最终,张审素和董堂礼都被判以极刑,他们的家宅遭到了彻底的查抄,家中的财物被没收,两人的成年子女无一幸免,都被迫入官府为奴。

而张审素的两个年幼的儿子,张瑝和张琇,因年纪尚小,逃脱了为奴的厄运。

然而,他们依旧被流放到了遥远的岭南地区,那里的生活环境艰苦,条件恶劣,对于两个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磨难。

为父报仇

虽然在案发时张瑝和张琇都还是小孩子,但他们坚信自己的父亲并不是谋反之人。

他们也因此对错判案件,草菅人命的杨汪怀恨在心,发誓要为死去的父亲复仇。

在抵达岭南地区四年后,年仅十三岁的张瑝和十一岁的张琇,逃过了守卫的监视,逃离了岭南地区。

之后,两人一路跋涉来到了洛阳,准备为父亲报仇。

此时的杨汪已经升任为殿中侍御史,并且改名为杨万顷,是朝廷中的红人。

张氏兄弟并没有很好的机会下手,直到一次他们打听到杨汪晚上会经过洛阳南大门魏王池附近,那里不但住户稀少,而且地形复杂,便于伏击。

于是,张瑝和张琇兄弟二人便在魏王池的隐蔽角落设下了埋伏。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在夜色中杨汪果然独自一人骑着马,缓缓地从这条小路经过。

就在杨汪的身影逐渐靠近之时,哥哥张瑝突然从路边草丛中跃出,手中紧握的斧头在月光下闪过一道寒光,猛地砍向杨汪的坐骑。

马儿发出一声悲鸣,马腿受伤,立刻跪倒在地,杨汪也因此从马背上摔落。

他还未来得及弄清楚发生了何事,惊慌失措之际,弟弟张琇迅速冲上前去,手中的利刃毫不犹豫地挥向杨汪的胸膛。

身中数刀的杨汪瞬间失去了反抗能力,倒在在草地上抽搐了几下,便再无动静,一场复仇在夜色中悄然完成。

在杨汪的尸体倒卧于血泊之中后,张瑝和张琇兄弟并未立即逃离现场。

他们深知,这场复仇不仅仅是为了结束仇人的生命,更是为了洗刷父亲身上的不白之冤。

兄弟俩在冷静下来后,将父亲蒙受的冤屈和杀死杨汪的缘由,一一书写在一张表状上,字字句句都充满了血泪。

他们将这张表状系在斧头柄上,然后将其留在杨汪的尸体旁。

随后,兄弟二人决定继续他们的复仇之路,前往江南,寻找并杀死其他参与父亲案件审查的官员。

然而,还未等他们抵达目的地,便被官府的兵丁捕获,复仇的计划戛然而止。

被捕之后,张瑝和张琇兄弟并未否认自己的罪行,他们坦荡地承认了杀死杨汪的事实。

这一消息很快在洛阳等地传开,人们听说了他们的复仇义举,无不为他们的孝心和勇气所感动,纷纷对他们表示钦佩。

民间舆论普遍希望唐朝朝廷能够法外施恩,对这两位为父报仇的孝子网开一面,不要处死二人。

艰难的决定

除了民众的呼声之外,唐朝重臣张九龄也上书表示:张氏兄弟杀人是为了替父亲报仇,赦免二人可以体现朝廷对于孝道的忠实以及宽恕的理念,这赢得了很多官员的支持。

但与此同时李林甫、裴耀卿等人则认为,不能因为所谓孝道破坏朝廷的法治体系,这样不但会损坏法律的威严,而且可能还会助长复仇的风气。

到时候社会上可能会出现很多仇杀现象,对唐朝的治安产生不利的影响。

持有不同观点的两派官员在朝堂上争执不下,唐玄宗的意见成为了左右结果的关键。

如果在其在位初期,那么想必唐玄宗会毫不犹疑地接受张九龄的建议,这样就可以让自己明君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岸。

但此时已经是开元末年,唐朝虽然明面上依然是强大的帝国,但是背地里早已暗流涌动。

社会上土地兼并问题愈发严重,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紧张,这让唐玄宗不得不在“维稳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面对李林甫、裴耀卿关于社会治安恶化的警告,唐玄宗最终选择了听从他们的意见。

但为了安抚张九龄等臣子,他还特地向这些人说明了自己选择处死张氏兄弟的理由。

这些说辞虽然可以让臣子们放弃抗争,但却没有办法平息百姓的怒火。

在得知张氏兄弟要被处死后,全国多地百姓均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为此唐玄宗不得不下令让河南官府私下处决二人,不再公开行刑,这样既可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也能避免出现更大的乱子。

在张氏兄弟被处死后,大批洛阳百姓竟主动收殓了他们的尸骨,将他们埋葬在了附近风水最好的北邙山上。

为了防止杨汪的亲属前来破坏,他们还特地布置了多处疑冢。

此外一些洛阳商户还集资在张氏兄弟受刑的地方,挖了一口水井以示纪念,这足以看出人们对这对兄弟的敬重和不舍。

这起案件的审理之所以会引起如此轰动,除了因为杀人者是两个为父复仇的孩子之外,还因为他们将父亲蒙冤的经过公之于众。

人们对于杨汪草菅人命的做法深感不满,因此觉得张氏兄弟的行为是正义的。

在宋代,湖湘学派的奠基人胡寅对此案发表了深刻的见解。

他认为,唐玄宗对于张氏兄弟的处理明显有失公允,对于张审素的冤案,应当重新开启审理程序。

胡寅主张,只要能够证实张审素的清白,朝廷便有了充分的理由网开一面,赦免张瑝和张琇兄弟的死刑。

然而,胡寅在批评朝廷的同时,也对张氏兄弟的行为提出了批评。

他认为,兄弟俩的复仇之举未免过于极端。

在他们面对不公和冤屈时,最恰当的做法应当是搜集杨汪陷害其父的实证,通过合法的途径,如上告御状,来澄清父亲的冤屈。

胡寅指出,选择如此激烈的复仇方式,虽然一时痛快,但最终导致了二人不得不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

胡寅的这番评论,既体现了他对于法治公正的坚持,也表达了他对于孝道与正义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

他的观点在后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成为了评价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参考。

写在最后

然而,在笔者看来,胡寅的观点虽然立意良善,却似乎过于理想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唐代后期与宋代的政治环境有着天壤之别,胡寅所处的宋代,法治相对完善,而唐玄宗执政的中后期,社会法治体系实际上已处于崩溃的边缘。

张审素的案件既然是唐玄宗亲自过问,要推翻原判,就意味着要迫使唐玄宗公开承认自己的失误,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疑是难于登天的。

此外,张氏兄弟在策划复仇之时,年纪尚轻,缺乏成熟心智和长辈的指引。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暴力手段来实现复仇,几乎成了他们唯一能够想到和执行的选择。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们的行为虽然极端,但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决绝。

根据史料记载,最终弟弟张琇在面对刽子手时仍能保持神色自若,这或许表明他们早已为自己的结局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人的结局虽然令人惋惜,但也让人对他们的勇气和坚持产生敬意。

因此,我们在评价张氏兄弟的行为时,应当更加全面地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们的个人处境。

如果换做是大家,又会如何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

吴鹏:《从张氏兄弟为父复仇案看司法处置与民意》,人民法院报,2019年8月2日第006版。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