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向亚太的黑手,围堵遏制中国,美国幕后助推,搅动亚太安全局势

天天略闻 2025-01-20 08:57:34

北约这个打着防御“苏联入侵”旗号而建立的军事联盟,在冷战结束后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不断越界扩权,突破自身条约规定的地理范围,近年来更是将黑手伸向亚太。

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将北约作为推动“大国竞争”、推行“印太战略”的工具,不断推动“北约亚太化”。美国和北约的所作所为导致地区紧张局势加剧,严重威胁亚太地区来之不易的繁荣稳定局面。

北约“亚太化”布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亚太地区扩大影响力,对抗中国的崛起。这一布局与美国的“印太战略”相呼应,旨在通过战略重心的东移,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控制。

北约通过拉拢亚太地区的非成员国,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联盟关系。这些国家虽然不是北约成员国,但已成为北约重点拉拢的对象。

北约与亚太国家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在军事领域,北约与亚太国家开展了多层次的军事合作,包括提高对话层级、签署军事协定、展开联合军演等。例如,2023年北约与日韩澳三国将合作关系由IPCP升级为“量身定制的合作伙伴项目”(ITPP),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经济领域,北约国家与亚太国家也有合作,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双方就能源供应以及碳减排等相关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北约在亚洲的战略举措包括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和加强与一些亚太国家的双多边军事合作。过去几年来,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多个北约国家向亚太地区派遣军舰。此外,北约还提出了“2030年议程”,积极介入全球事务,特别是“印太事务”。

北约在亚洲的战略布局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北约的介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特别是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

另一方面,北约的布局也促使一些亚太国家在对华政策上采取更为激进的态度。例如,日本在军事化进程中不断发力,军国主义重新抬头,扩军力度不断加大。

在2019年北约伦敦峰会上,中国首次被正式列为重要议题,会议公报称中国“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在2021年北约布鲁塞尔峰会的公报中,中国被定义为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北约相关安全领域的“系统性挑战”。

2022年北约马德里峰会通过新版战略概念文件,除指责中国“危害北约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外,还首次提到“印太地区”的重要性,称该地区的事态发展可能直接影响欧洲-大西洋地区的安全。

2023年北约维尔纽斯峰会公报再次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言论挑衅,刻意渲染所谓“中国威胁”。

今年峰会上,北约发表《华盛顿峰会宣言》,继续渲染亚太地区安全威胁,其中的涉华内容充满偏见、抹黑和挑衅。

美国作为“北约亚太化”的背后推手,其主要目标就是打压中国。美国试图将其在欧洲和亚洲的安全力量整合起来以应对中国,推动北约进一步介入亚洲事务正是该计划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北约在亚洲的战略布局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旨在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并对抗中国的崛起。这一布局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值得相关国家密切关注。

0 阅读:0

天天略闻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