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水浒传》本身,似乎那句“少不读水浒”更广为流传,而当年旧版电视剧的问世之后,那首《好汉歌》的爆火则让这本名著彻底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不过梁山好汉真是如《好汉歌》中唱的一样,他们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好人吗?
倒也未必。
其实梁山之上也混入了不少奸邪之人,其中就有一位反复横跳的反复之人,宋江死后,那人便成了奸臣的走狗。
一、梁山上的小人
忠义堂前启道场,敬伸丹悃醮虚皇。精诚感得天书降,凤篆龙章仔细详。月明风冷醮坛深,鸾鹤空中送好音。地煞天罡排姓字,激昂忠义一生心。
(宋江剧照)
这即是原著第七十一回大聚义时提到的赞诗,仿佛梁山好汉个个都是忠义之士,他们在忠义堂里喝下了结义酒,就成了生死之交。
其实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梁山之上可不乏奸邪之辈。
就拿当年的梁山三元老来说,那“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可不是什么天兵天将,他们不过两个傻大个而已,那“旱地忽律”朱贵也谈不上是什么猛如鳄鱼的强者,其实从他们甘愿为“白衣秀士”王伦打下手,也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了,毕竟那家伙可是个嫉贤妒能之辈,他岂能容得下比他强的人在山上?
而杜迁、宋万、朱贵若只是弱,那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三人对王伦还不忠。
(杜迁、宋万剧照)
当林冲火并王伦时,书中就有这么一段描述:“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那里敢动?王伦那时也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里?’虽有几个身边知心腹的人,本待要来救,见了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林冲拿住王伦,骂了一顿,去心窝里只一刀,肐察地搠倒在亭上。”
王伦是将杜迁、宋万、朱贵视为心腹,可当大哥有难时,他这三位心腹也只敢在一旁观望,不敢与林冲等人拼命,事后他们更是直接认了林冲和晁盖为大哥,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在梁山当头领?这样的人如何算得上是好汉?
不过施耐庵并没有给他们反复横跳的机会,因为这三人都在征方腊的过程中死去,结局一个比一个惨,而另一位好汉则不同。
二、看似硬气的软骨头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尽管书中有“逼上梁山”的说法,但将梁山众好汉逼上梁山的也未必是那不公的世道和遍地的恶人,还有可能是后来与他们称兄道弟的这帮绿林汉子。
(秦明剧照)
比如“霹雳火”秦明就都是被这帮“兄弟”给害的,那秦明原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却因宋江的陷害而落得家人尽数被杀的结局,被强敌包围的他也只能忍气吞声,选择投敌,不过秦明的妥协也不无道理,一来是他寡不敌众,若要动粗,难免被杀,二来花荣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他,也算是给足了他体面,他会从此定下心来帮宋江卖命也说得通
而另一位好汉则似乎只是表面屈从宋江,暗地里还是对宋江心怀不服,笔者所指那人便是梁山排名第五的“大刀”关胜。
关胜是梁山五虎之首,甚至排名比早于他上山的“豹子头”林冲都高了一位,至于理由,从书中的角度来看,多半是因为他曾经的官职高于林冲,从书外的角度,则是因为他是关二爷的后人,而那林冲的外貌又如张三爷一般是豹头环眼,所以关胜才坐上了第五把交椅,压了林冲一头。
(林冲、关胜剧照)
不过无论如何,关胜似乎并没有他祖先关羽那般忠义。
比如他率军攻打梁山时,也一度十分嚣张,面对梁山将领,他只道:“兵到此,尚然抗拒!巧言令色,怎敢瞒吾!若不下马受降,着你粉骨碎身!”一副誓要拿下这帮反贼的姿态,可当他被宋江擒下,转投梁山阵营,面对当时还是朝廷一方将领的水火二将时,又是另一副嘴脸了。
书中只道:“单廷珪、魏定国大笑,指着关胜骂道:‘无才小辈,背反狂夫!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军到来,有何礼说?’关胜答道:‘你二将差矣。目今主上昏昧,奸臣弄权,非亲不用,非仇不弹。兄长宋公明仁德施恩,替天行道,特令关某等到来,招请二位将军。倘蒙不弃,便请过来,同归山寨。’”
从这里不难看出,关胜早就看穿了宋徽宗昏庸无能,否则也不至于说出“主上昏昧”这番要杀头的话,此时的他确实是没想过自己日后还能回归朝廷的。
可当宋江选择接受招安,群雄又在征方腊后得胜归朝时,关胜又变了一副嘴脸。
三、笑到最后的赢家
对于皇帝和一众奸臣们来说,梁山势力是如眼中钉肉中刺一般的存在,他们若能为朝廷所用,那自然是好事一件,可当潜在的威胁都被他们扫平之后,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成了一种威胁,皇帝要行鸟尽弓藏之事也实属正常。
后果不其然,卢俊义和宋江先后被杀,而此时让人纳闷的情况出现了,照理说关胜作为梁山五把手,也是卢俊义之下的梁山武力第一人,难道皇帝就不忌惮他?他可是做出过投敌之举的,岂能重用?
(关胜剧照)
这即是不合理的地方,你且看关胜后来的结局是什么?原著道:“关胜在北京大名府总管兵马,甚得军心,众皆钦伏。”
他居然还能当上大名府兵马总管,蔡京、高俅等人如何容得下他?只有一种解释,他早已与这些人勾结在一起,毕竟当初归顺梁山实属无奈,此时回归朝廷才是他心之所愿,他的选择可以被理解,却难以让人接受,他反复横跳的做法着实是不配被称为二爷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