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的一首诗,掷地有声,尾联更令人深受鼓舞

品诗赏词 2021-04-18 17:06:35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总是多灾多难,但炎黄子孙却一直奋发团结,英勇不屈。每当危急关头,总会涌现很多英雄豪杰。

夏完淳是明末抗清英雄、诗人,他的父亲夏允彝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其业师陈子龙也是南明抗清将领、文学家。在夏完淳还只是14岁时,清兵入关,此后明朝灭亡,他便跟随父亲和业师起兵抗清。

可惜不久兵败,他的父亲自杀。他又与陈子龙等倡议,联络太湖兵继续抗清。后来太湖兵又告失败,陈子龙也被捕,却乘敌兵不备,投水自尽。

但是夏完淳仍坚持不懈地为抗清事业奔走,直至最后被捕。下面介绍夏完淳的一首诗,掷地有声,尾联更令人深受鼓舞。

别云间

明代: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这首诗作于他被捕后押往南京之前,云间是松江(上海)的古称,别云间,就是告别故乡的意思。诗的头两句概述他三年来毁家赴国难的事实,“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诗人语速平缓,内心却显得汹涌澎湃,三年来他一直为抗清事业到处奔走,如今被捕后,却成了囚徒中的一员。

作者参加抗清起义活动,四处奔波,所以自称羁旅客。春秋时楚国人钟仪被俘,晋国国君见他戴着楚国的帽子,便问周围的人,这位戴着南冠而被挚者是谁?后世就以“南冠”,代称囚徒和俘虏。

颔联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愤恨,“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作者感慨大好山河沦于敌蹄,使人流泪不止,还有谁会说如今的天地,仍是无边无际?

当时清兵迅速南下,不仅大江以北,就是江南的许多州县也已被占领。无数爱国志士都悲愤流泪,觉得眼前的天地忽然间就变得非常狭窄了。作者看见到处是残垣断壁,遍地皆是破败不堪,他心如刀绞,泣不成声。

颈联才抒写其个人情感,“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诗人已经预料到将为国赴死,从此将永别故乡,却还是难割难舍,肠回情牵。泉路,黄泉之路;泉路近,指赴死的日子将到。

夏完淳此次被捕,下定决心要像父亲和业师那样慷慨赴死。当时他的家庭因为抗清而变得支离破碎,他固然心系家人,但又深知个人和家庭,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难”字,正是表达了他对祖国、故乡、家庭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最后诗人又从悲痛中振起,“数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诗人说,等我魂魄归来的那一天,定会看见抗清义旗高扬在半空。毅魄,专指为国死难的烈士的英魂;灵旗,指古代出征时的一种战旗。

这两句表达了夏完淳至死不灭的抗清意志,并且希望后人继续这种事业。结尾掷地有声,更彰显出诗人不息抛头颅、洒热血,也要誓死抗争的不屈精神,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不朽的榜样。

夏完淳的这首诗慷慨悲歌,更充满了壮烈豪情。作者先抒写艰难的漂泊经历,然后感慨国破家亡之悲,虽然时刻眷恋故园,更怀念亲人,但他为了完成神圣的使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不久,夏完淳就被押解到南京,他在被审时,痛骂清军主帅、那位早已投降的明朝大臣洪承畴,最后英勇就义。如今时隔多年,人们读到这首诗,依然非常怀念这位英年早逝的豪杰,更从心底对他表示无限敬仰!

5 阅读:621
评论列表
  • 2022-07-08 07:57

    2022小暑、七月七日》 小暑节气立, 炎炎盛夏中。 检查团来视, 安全不放松。 七月七日志, 倭侵宛平城。 国耻要铭记, 警钟正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