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最终到达陕甘苏区。
这段历史有着一个极其光辉的名字,长征。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长征两字的背后是不仅是不可思议,还有悲痛万分,两年多的时间里,红军所牺牲的营级以上的干部就高达430余人。
脚下所走过的那两万五千里,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光辉。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在长征中有一人与众不同,他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跟着红军一起走完了长征,后来他又回归了国民党。

只是让蒋介石想不到的是他的内心已经被革命染成了红色,以至于蒋介石对外公开宣布:
一旦抓到此人,立即就地枪毙。
此人便是国民党陆军中将张振汉。
陆军中将张振汉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一户贫困农村,他自幼受尽生活的磨难,但却一直心怀大志。
对于当时的有志之士来说,投军是为数不多能改变命运的一次会,所以他的父母倾尽所有,摆脱远方亲戚,为张振汉寻到了一个参加北洋速成武备学堂的名额。

就这样,年仅15岁的张振汉得以接受西方军事教育,张振汉学习很刻苦,后来还得以继续在已经改名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第三期继续深造,而他同期的同学有白崇禧、张治中等人。
北伐战争爆发后,张振汉提前毕业参加北伐战争,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48师第142旅第283团团长。
其后凭借军功,一路晋升为旅长、师长,还被蒋介石亲自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了国民党中冉冉升起的将星。

1935年初,追剿红军屡屡失败的蒋介石内心很是抑郁,为了将在湘鄂川黔根据地活动的红二、红六军团包围,蒋介石立即任命张振汉以第41师师长兼任第一纵队司令,全力出兵围剿。
经过数次激烈的战斗,张振汉终究不敌红军,第41师损失惨重,而张振汉也被生擒。

张振汉成了俘虏之后,本以为会被处决,可是让他没想到的却受到了我军的特别优待,甚至还让他担任了红军随营学校的教员。
跟随长征张振汉以俘虏的身份得此殊荣,着实让他受宠若惊,只是在他讲课的时候,却有学员背地里嘲笑他为败军之将。

萧克听到这种声音后,立即召开全员大会,严厉批评这种思想,还让所有人都要尊重张振汉。
而让张振汉没想到的是,他后来每次讲课,萧克等高级将领都会到课堂上认真听,这让他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震撼。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我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而张振汉也随军一起进行长征。

在长征中,张振汉又受到了更大的震撼,在过草地时,由于没有吃的,照顾张振汉的士兵,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得来不易的食物让给他吃,他生病时,我军将领立马为他找寻到了一匹青骡,驮着他走……
张振汉彻底被征服了,他内心也坚定了红军的不可战胜并不是偶然,而是民心所向的必然。
参加起义张振汉为了报答红军的恩情,将自己在军校中学习的军事知识全部倾囊相授,而他也因此成为了红军学校中公认的最高水准的教员之一。
长征结束后,张振汉已经彻底融入了红军这个大家庭,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主张。

毛主席亲自接见张振汉,劝他回到蒋介石麾下继续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
张振汉心知责任重大,立即听从安排,他先后被国民党委任为连云港市市长和驻台湾省特派员。
只是蒋介石想不到的是,他内心已经与我党紧密相连,早已经对国民党失望透顶。
随着全国解放局势欣欣向荣,张振汉立即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事反蒋活动,此举让蒋介石咬牙切齿,甚至对外发布通缉令:
一旦抓住张振汉,就地处决,立即枪毙。

张振汉毫不畏惧,积极投身湖南和平解放工作,参加和策动了湖南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张振汉一直被我党委以重任,甚至还担任了湖南省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
张振汉一直很庆幸,面对纷杂的局势,他几经波折,最终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让他得以安享晚年。
参考资料:《保定军校千名将领录》等。
(图网,侵删)